密院的解释是:宋代枢密院的省称。密院[mìyuàn]⒈宋代枢密院的省称。
密院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密院详细内容】
⒈宋代枢密院的省称。引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盖国初武臣皆百战猛士,至密院多有所是非干请,故为之防微。”《宋史·职官志二》:“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四川都转运司,盖总四路财计以赡军颁﹝须﹞也,俾乘间上书,併归宣司,则是制军、制食通而为一,虽密院、户部不得如此,祖宗维持诸路之计,於此扫地。”
二、网络解释
密院西藏拉萨三大寺系统中专修密宗之学院。又称举巴。有上下两院,每院以五百人为量,上密院又称居堆,下密院又称居麦。
三、综合释义
宋代枢密院的省称。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盖国初武臣皆百战猛士,至密院多有所是非干请,故为之防微。”《宋史·职官志二》:“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四川都转运司,盖总四路财计以赡军颁﹝须﹞也,俾乘间上书,併归宣司,则是制军、制食通而为一,虽密院、户部不得如此,祖宗维持诸路之计,於此扫地。”
四、汉语大词典
宋代枢密院的省称。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盖国初武臣皆百战猛士,至密院多有所是非干请,故为之防微。”《宋史·职官志二》:“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四川都转运司,盖总四路财计以赡军颁﹝须﹞也,俾乘间上书,并归宣司,则是制军、制食通而为一,虽密院、户部不得如此,祖宗维持诸路之计,于此扫地。”
五、关于密院的诗词
<<《佥书枢密院事张公》>> <<《太尉镇洮军节度使同知枢密院事种公》>> <<《送蔡充道赴密院召》>> <<《予得罪南迁朝廷枢密院准备差遣张君送伴凡八十日予嘉其勤于其行也作诗送之》>> <<《赐枢密院楼炤》>> <<《知枢密院孙温靖公挽辞》>>
六、关于密院的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