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德声怎么念

德声怎么念

来源:榕意旅游网

德声的拼音是:dé shēng。

德声的注音是:ㄉㄜˊㄕㄥ。结构是:德(左右结构)声(上下结构)。词语解释是:1.仁德的声誉。古代多用以称颂官吏治政。2.指美好的声誉。3.合乎仁德的言谈。德声[déshēng]⒈仁德的声誉。古代多用以称颂官吏治政。⒉指美好的声誉。⒊合乎仁德的言谈。基础解释是:仁德的声誉。古代多用以称颂官吏治政。指美好的声誉。3.合乎仁德的言谈。引证解释是:⒈仁德的声誉。古代多用以称颂官吏治政。引《文选·曹植<又赠丁仪王粲>诗》:“君子在末位,不能歌德声。”李善注:“德声,谓太祖令德之声也。”《隋书·百官志下》:“又有特进、左右光禄大夫……并为散官,以加文武官之德声者,并不理事。”宋叶适《修职郎吴君墓志铭》:“摄大冶县,慕其德声,不言而化。”清昭槤《啸亭杂录·武虚谷》:“﹝武虚谷﹞任山东博山县县令,有德声。”⒉指美好的声誉。引晋张华《励志诗》之七:“勉尔含弘,以隆德声。”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释僧锺》:“帝以钟有德声,敕令酬对,往復移时,言无失厝。”⒊合乎仁德的言谈。引唐韩愈《祭穆员外文》:“诲余以义,復我以诚。终日以语,无非德声。”。7、网络解释是:德声德声,汉语词汇。8、释义是:[1].遒德声望。[2].仁德的声誉。[3].指美好的声誉。[4].合乎仁德的言谈。9、汉语大词典是:(1).仁德的声誉。古代多用以称颂官吏治政。《文选·曹植〈又赠丁仪王粲〉诗》:“君子在末位,不能歌德声。”李善注:“德声,谓太祖令德之声也。”《隋书·百官志下》:“又有特进、左右光禄大夫……并为散官,以加文武官之德声者,并不理事。”宋叶适《修职郎吴君墓志铭》:“摄大冶县,慕其德声,不言而化。”清昭梿《啸亭杂录·武虚谷》:“﹝武虚谷﹞任山东博山县县令,有德声。”(2).指美好的声誉。晋张华《励志诗》之七:“勉尔含弘,以隆德声。”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释僧钟》:“帝以钟有德声,敕令酬对,往复移时,言无失厝。”(3).合乎仁德的言谈。唐韩愈《祭穆员外文》:“诲余以义,复我以诚。终日以语,无非德声。”。

德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德声详细内容】

⒈仁德的声誉。古代多用以称颂官吏治政。引《文选·曹植<又赠丁仪王粲>诗》:“君子在末位,不能歌德声。”李善注:“德声,谓太祖令德之声也。”《隋书·百官志下》:“又有特进、左右光禄大夫……并为散官,以加文武官之德声者,并不理事。”宋叶适《修职郎吴君墓志铭》:“摄大冶县,慕其德声,不言而化。”清昭槤《啸亭杂录·武虚谷》:“﹝武虚谷﹞任山东博山县县令,有德声。”⒉指美好的声誉。引晋张华《励志诗》之七:“勉尔含弘,以隆德声。”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释僧锺》:“帝以钟有德声,敕令酬对,往復移时,言无失厝。”⒊合乎仁德的言谈。引唐韩愈《祭穆员外文》:“诲余以义,復我以诚。终日以语,无非德声。”

二、网络解释

德声德声,汉语词汇。

三、释义

[1].遒德声望。[2].仁德的声誉。[3].指美好的声誉。[4].合乎仁德的言谈。

四、综合释义

仁德的声誉。古代多用以称颂官吏治政。《文选·曹植<又赠丁仪王粲>诗》:“君子在末位,不能歌德声。”李善注:“德声,谓太祖令德之声也。”《隋书·百官志下》:“又有特进、左右光禄大夫……并为散官,以加文武官之德声者,并不理事。”宋叶适《修职郎吴君墓志铭》:“摄大冶县,慕其德声,不言而化。”清昭槤《啸亭杂录·武虚谷》:“﹝武虚谷﹞任山东博山县县令,有德声。”指美好的声誉。晋张华《励志诗》之七:“勉尔含弘,以隆德声。”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释僧锺》:“帝以钟有德声,敕令酬对,往復移时,言无失厝。”合乎仁德的言谈。唐韩愈《祭穆员外文》:“诲余以义,復我以诚。终日以语,无非德声。”

五、关于德声的词语

上德不德  以德报德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六、关于德声的诗句

礼俗陶德声  礼俗陶德声  慕德声逾感  不能歌德声  保鸿名兮隆德声  令德声何已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德声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