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的相关成语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公道道、地地道道。
道心的拼音是:dào xīn。注音是:ㄉㄠˋㄒ一ㄣ。结构是:道(半包围结构)心(独体结构)。
道心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道心详细内容】
指天理,义理。客观事物最基本的精神。佛教语。菩提心;悟道之心。道心[dàoxīn]⒈指天理,义理。⒉客观事物最基本的精神。⒊佛教语。菩提心;悟道之心。
二、综合释义
指天理,义理。《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蔡沉集传:“心者,人之知觉,主於中而应於外者也。指其发於形气者而言,则谓之人心,指其发於义理者而言,则谓之道心。”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道心者,喜怒哀乐之未发者也。”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大心》:“其直指人心见性,妄意天性,不知道心,而以惟危之人心为性也。”冯友兰等注:“宋儒认为道心就是天理,人心就是人欲。天理是精微的,人欲是危险的。”客观事物最基本的精神。汉王充《论衡·薄葬》:“事莫明於有效,论莫定於有证,空言虚语,难得道心,人犹不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爰自风姓,暨於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陆侃如注:“道是自然之道,那么道的心应该指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佛教语。菩提心;悟道之心。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四·释道温》:“义解足以析微,道心未易可测。”《坛经·般若品》:“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西游记》第一回:“只见那班部中忽跳出一个通臂猿猴,厉声高叫道:‘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道心[dàoxīn]发于义理之心。《书经.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求道之心。唐.王建〈题东华观〉诗:「白发道心熟,黄衣仙骨轻。」
三、辞典修订版
发于义理之心。《书经.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求道之心。唐.王建〈题东华观〉诗:「白发道心熟,黄衣仙骨轻。」
四、其他释义
1.指天理,义理。2.客观事物最基本的精神。3.佛教语。菩提心;悟道之心。
五、关于道心的造句
1、江南的天气就是这样,虽热但也凉爽,让人感觉不到那灼灼烈日的炙烤,也无乌云压顶般的闷燥。柳枝摇摆,微风习习,漫步在那河岸边,踩着脚下青石阔道,心灵不觉寂静了下来。摆脱了勾心斗角,远离了喧哗吵闹。
2、赵赋,你难道不知道什么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吗?别看他司马火风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却不知道心里有多狠。
3、邵南借坡下驴,连忙正声说道,心里暗道,妙手金仙送来的宝物,确实是老神仙救命,可是他老吗?话已至此,邵家众人明白,不能再问。
4、监狱长暗暗道,心中却有着将诈骗犯一举揭穿的快感,但是又不好立刻揭穿,又要暂时忍住,还有看着骗子继续表演,就是那种想笑又不能笑的糟蛋感觉。
5、胤祯佯做无奈的说道,心里却是暗笑,在这个皇权至上的国家,一道上谕,便可让你这什子天主教荡然无存,我还怕你传教?信教自由,这是我们的原则。
6、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修仙者,首重修心!林昂扬自小在碧云剑派修炼,道心初成之日,被派往矿脉作为常驻弟子,无意中得到破道天书。
六、关于道心的诗词
<<《人心道心·因形与理别言心》>> <<《人心道心·莫道惟危便为恶》>> <<《江神子·道心不与世心同》>> <<《沁园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和叔崇两绝·道心常要摄人心》>> <<《人心道心·自从载籍流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