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东堂的诗句

东堂的诗句

来源:榕意旅游网

东堂的相关诗句是:东堂幸见容、晓过东堂探早梅、东堂会百神。

东堂的拼音是:dōng táng。注音是:ㄉㄨㄥㄊㄤˊ。结构是:东(独体结构)堂(上下结构)。

东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东堂详细内容】

1.东厢的殿堂或厅堂。古代多指皇宫或官舍。2.《仪礼.大射》:'公将射……一小射正授弓拂弓,皆以俟于东堂。'后因以称习射的场所。3.指晋宫的正殿。晋武帝时郄诜于东堂殿试得第,后因以为试院的代称。4.宋毛滂的号。东堂[dōngtáng]⒈东厢的殿堂或厅堂。古代多指皇宫或官舍。⒉《仪礼·大射》:“公将射……一小射正授弓拂弓,皆以俟于东堂。”后因以称习射的场所。⒊指晋宫的正殿。晋武帝时郄诜于东堂殿试得第,后因以为试院的代称。⒋宋毛滂的号。

二、引证解释

⒈东厢的殿堂或厅堂。古代多指皇宫或官舍。引《书·顾命》:“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鉞,立于西堂。”唐王维《故太子师徐公挽歌》之三:“北首辞明主,东堂哭大臣。”金蔡珪《并州无竹官舍东堂之北种碧芦以寄意用作长句》:“他日东堂慙拙政,只将此物作甘棠。”⒉后因以称习射的场所。引《仪礼·大射》:“公将射……一小射正授弓拂弓,皆以俟于东堂。”《南史·庾悦传》:“初,刘毅家在京口,酷贫,尝与乡曲士大夫往东堂共射。”⒊指晋宫的正殿。晋武帝时郤詵于东堂殿试得第,后因以为试院的代称。参见“东堂桂”、“东堂策”。引唐王建《送薛曼应举》诗:“子去东堂上,我归南涧滨。”唐李频《送友人游蜀》诗:“东堂虽不捷,西去復何愁。”宋王珪《呈永叔书事》诗:“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预东堂。”⒋宋毛滂的号。引清钮琇《觚賸·纫兰词》:“若黄子鸿所著《纫兰》别集,风流俊迈,非不可追响东堂,齐踪西麓也。”

三、释义

1、东厢的殿堂或厅堂。古代多指皇宫或官舍。2、习射的场所。3.指晋宫的正殿。晋武帝时郤诜于东堂殿试得第,后因以为试院的代称。4.宋毛滂的号。

四、汉语大词典

(1).东厢的殿堂或厅堂。古代多指皇宫或官舍。《书·顾命》:“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唐王维《故太子师徐公挽歌》之三:“北首辞明主,东堂哭大臣。”金蔡圭《并州无竹官舍东堂之北种碧芦以寄意用作长句》:“他日东堂惭拙政,只将此物作甘棠。”(2).《仪礼·大射》:“公将射……一小射正授弓拂弓,皆以俟于东堂。”后因以称习射的场所。《南史·庾悦传》:“初,刘毅家在京口,酷贫,尝与乡曲士大夫往东堂共射。”(3).指晋宫的正殿。晋武帝时郤诜于东堂殿试得第,后因以为试院的代称。唐王建《送薛曼应举》诗:“子去东堂上,我归南涧滨。”唐李频《送友人游蜀》诗:“东堂虽不捷,西去复何愁。”宋王圭《呈永叔书事》诗:“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预东堂。”参见“东堂桂”、“东堂策”。(4).宋毛滂的号。清钮琇《觚剩·纫兰词》:“若黄子鸿所著《纫兰》别集,风流俊迈,非不可追响东堂,齐踪西麓也。”

五、关于东堂的造句

1、作者经过两次实地采风,详细记录了湖北省巴东县溪丘湾乡白羊坪村堂戏保护基地的巴东堂戏生存现状。

2、该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在巴东堂戏研究领域尚属首创,对于正确认识巴东堂戏的音乐、文化价值具有启示意义。

3、为进一步探询巴东堂戏唱腔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奠定了基础。

4、一家人万分悲痛地把父亲送下了地,小家语一个人在坟前整整守了七七四十九天,这才又被外祖父王东堂老人,接到镆铘岛的家中继续上学读书。

5、那是中山纪念中学老校区中轴线最高处,左右两侧分列哲生堂、寿屏堂、鹤龄堂、皓东堂,成对称排列,典型的近代“古典复兴主义时期”建筑风格。

6、曜大悦,宴群臣于东堂,语及平生,泫然流涕,遂下书曰:盖褒德惟旧,圣后之所先;念惠录孤,明王之恒典。

六、关于东堂的诗词

<<《东堂·主人怜客置东堂》>>  <<《画堂春·东堂西畔有池塘》>>  <<《重建东堂》>>  <<《县斋东堂盆荷著花楼恪斋约客赏之时葛秋岩作》>>  <<《化光东堂赋得奕棋》>>  <<《东堂联句·金凤凉夜深》>>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东堂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