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7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顿首是叩头。旧时的一种礼节。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出自《史记·周本纪》:“西周君饹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
顿首是九拜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姿势和跪差不多,行顿首拜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便立即举起,只是略作停顿。
稽首是称扬之辞,顿首是请罪之辞。后来,又因其拜礼至重,人们在有重大的事情请求时也用“顿首”。如《左传》记楚人申包胥因为国家危亡,在秦适九顿首于赵宣子,以求秦国援兵。
古代的九种拜礼叫九拜。九拜是不同等级、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据《周礼・春官・大祝》载,九拜是: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前四种为正拜,即常用之拜。后五种依附于四种正拜。
其他相关内容推荐2
顿来自首,指磕头。古代汉族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常用于结尾。语出《史记·周本纪》“西周君饹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古人常用:顿首百拜,以表示尊敬。王连端祖兵至到距羲之留下的书法作品碑文内容通常为诗集和文章、书信。所以“顿首”一次出现频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