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书郎的诗词有:《思归·吟诗不换校书郎》《思归(时初为校书郎)》。
校书郎的诗词有:《秋夜宴集陈翃郎中圃亭美校书郎张正元归乡》《己卯腊月七日解官离越十九日至家明年正月二日被命除秘书省校书郎卜以八日行书二十字》。 拼音是:jiào shū láng。 注音是:ㄐ一ㄠˋㄕㄨㄌㄤˊ。 结构是:校(左右结构)书(独体结构)郎(左右结构)。
校书郎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1.东汉时,征召学士至兰台或东观宫中藏书处校勘典籍,其职为郎中者,称校书郞中(亦省称校书郎);其职为郎者,则称校书郎。三国魏始置校书郎官职,司校勘宫中所藏典籍诸事。唐以后历代因之。明以后不置。
二、引证解释
⒈东汉时,征召学士至兰台或东观宫中藏书处校勘典籍,其职为郎中者,称校书郞中(亦省称校书郎);其职为郎者,则称校书郎。三国魏始置校书郎官职,司校勘宫中所藏典籍诸事。唐以后历代因之。明以后不置。参阅《通典·职官八》。引《后汉书·梁慬传》:“校书郎马融上书讼慬与护羌校尉庞参。”王先谦集解“盖中郎、侍郎、郎中,通谓之三署郎,校书郎中本可省称校书郎,犹尚书僕射之省称尚书耳。”《后汉书·杨终传》:“显宗时,徵诣兰臺,拜校书郎。”《魏书·律历志上》:“中坚将军、屯骑校尉张洪,故太史令张明豫息盪寇将军龙祥,校书郎李业兴等三家并上新历,各求申用。”唐元稹《赠三吕校书》诗:“同年同拜校书郎,触处潜行烂熳狂。”《宣和遗事》后集:“遣校书郎卫肤敏为贺生辰使。”
三、国语词典
职官名。专司典校书籍的官员。东汉时已有此官名,唐代时为文人起家的美官,由此进身,往往可达清高显要的地位。
四、网络解释
校书郎官名。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东汉朝廷藏书于东观,置校书郎中。后魏秘书省始置校书郎,唐秘书省与弘文馆皆置,宋属秘书省,辽属秘书监著作局,金、元属秘书监。元并掌鉴定书画。明清废。
关于校书郎的诗句
关于校书郎的成语
校短量长 摸金校尉 校短推长 犯而不校 潘郎鬓丝 女貌郎才 江郎才掩
关于校书郎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