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次革命网络意思

二次革命网络意思

来源:榕意旅游网

二次革命的网络解释是: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即称讨袁之役、癸丑之役、赣宁之役。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定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

二次革命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二次革命详细内容】

二次革命(又称癸丑之役或赣宁之役)发生于1913年,是以孙中山为代表反抗袁世凯的革命事件。

二、引证解释

⒈即讨袁之役。为孙中山于辛亥革命后所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的战争。引邹鲁《讨袁之役》:“此次讨袁,不匝月而败,所谓二次革命者是也。”吴玉章《哭吾妻丙莲》:“我本是一个革命的家庭。我二哥因为倒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悲愤自缢而牺牲。”

三、综合释义

二次革命即称讨袁之役、癸丑之役、赣宁之役。邹鲁《讨袁之役》:“此次讨袁,不匝月而败,所谓二次革命者是也。”吴玉章《哭吾妻丙莲》:“我本是一个革命的家庭。我二哥因为倒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悲愤自缢而牺牲。”

四、其他释义

即“讨袁之役”。继辛亥革命后爆发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的武装斗争。1913年,袁世凯派人刺死宋教仁,又大借外债,准备以武力镇压革命势力。孙中山号召讨伐袁世凯。袁罢免国民党籍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7月,国民党人在江西湖口起兵讨袁,广东、上海、安徽等地先后宣布独立,并组织讨袁军。由于国民党缺乏明确纲领,内部涣散,在袁军大举进攻下,“二次革命”最后失败。

五、关于二次革命的词语

二次革命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  

六、关于二次革命的造句

1、土地储备制度的产生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被誉为我国城市土地制度的第二次革命

2、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相继失败也说明了这一点。

3、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研究,是股份制改革的第二次革命,其战略意义重大。

4、二次革命刺杀徐宝山时,杜月笙还住在黄公馆的灶披间里,但由于他善交游,很得王柏龄赏识。

5、正是两者的这一新的融合,极大提升了预算管理等一系列管理会计方法的应有价值,迎来了会计领域的第二次革命

6、朱元璋根据狱词,照图索骥,株连蔓引,据说罹难者达到一万五千人,那几个月里,简直是杀红了眼,许多家庭遭到了血洗,蓝党之狱也成为朱元璋“二次革命”。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二次革命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