庠生的拼音是:xiáng shēng。
庠生的注音是:ㄒ一ㄤˊㄕㄥ。结构是:庠(半包围结构)生(独体结构)。词语解释是:庠生xiángshēng。(1)科举时代称府州县学的生员。庠生[xiángshēng]⒈科举时代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例不才姓刘,今年二十三岁。府城益都县庠生也。——《豆棚闲话》英student。基础解释是: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的生员的别称。引证解释是:⒈科举时代称府、州、县学的生员。明清时为秀才的别称。引元柯丹邱《荆钗记·会讲》:“家无囊橐,忝列庠生之数。”清刘大櫆《吴君墓志铭》:“子一人,定,邑庠生。”。7、网络解释是:庠生庠生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等。8、综合释义是: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的生员的别称。明清时为秀才的别称。元柯丹邱《荆钗记·会讲》:“家无囊橐,忝列庠生之数。”清刘大櫆《吴君墓志铭》:“子一人,定,邑庠生。”。9、国语辞典是:旧时府县学校的生员。庠生[xiángshēng]⒈旧时府县学校的生员。10、其他释义是:科举制时称府、州、县学的生员。明清时为秀才的别称:家无囊橐,忝列庠生之数。
庠生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庠生详细内容】
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的生员的别称。
二、汉语大词典
科举时代称府、州、县学的生员。明清时为秀才的别称。元柯丹邱《荆钗记·会讲》:“家无囊橐,忝列庠生之数。”清刘大櫆《吴君墓志铭》:“子一人,定,邑庠生。”
三、国语辞典
旧时府县学校的生员。庠生[xiángshēng]⒈旧时府县学校的生员。
四、其他释义
科举制时称府、州、县学的生员。明清时为秀才的别称:家无囊橐,忝列庠生之数。
五、关于庠生的造句
1、郭庠生横目扫了一眼,没有理他,用手理了理自己头发,又拉了拉上衣下襟,昂首挺胸走出了牢门。
2、昆山县庠生胡泓时遇害,其妻陆氏21岁抱着三岁的儿子,欲跳井,被一清兵所执。
3、郭庠生横目扫了一眼,没有理他,用手理了理自己头发,又拉了拉上衣下襟,昂首挺胸走出了牢门。!
4、昆山县庠生胡泓时遇害,其妻陆氏21岁抱着三岁的儿子,欲跳井,被一清兵所执。(https://www.chazidian.com/zj-347680/查字典庠生造句)
5、郭庠生横目扫了一眼,没有理他,用手理了理自己头发,又拉了拉上衣下襟,昂首挺胸走出了牢门。【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47680/庠生造句】
六、关于庠生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