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知子的注音是:ㄩˋㄓㄗˇ。
预知子的拼音是:yù zhī zǐ。结构是:预(左右结构)知(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词语解释是:药草名。又名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蔓生,依大树上,叶绿有三角,七八月间结实,生青,熟后呈深红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荚子,斑褐色。根亦入药。相传取子二枚缀衣领上,遇有蛊毒,则闻其有声,当预知之,故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预知子》。预知子[yùzhīzǐ]⒈药草名。又名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蔓生,依大树上,叶绿有三角,七八月间结实,生青,熟后呈深红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荚子,斑褐色。根亦入药。相传取子二枚缀衣领上,遇有蛊毒,则闻其有声,当预知之,故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预知子》。网络解释是:预知子预知子,中药名。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quinata(Thunb.)Decne、三叶木通Akebiatrifoliata(Thunb.)Koidz.或白木通Akebiatrifoliata(Thlmb.)Koidz.var.austalis(Diels)Rehd.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晒干、或切成片状晒干,也可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英语是:Akebia Fruit。7、其他释义是:1.药草名。又名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蔓生,依大树上,叶绿有三角,七八月间结实,生青,熟后呈深红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荚子,斑褐色。根亦入药。相传取子二枚缀衣领上,遇有蛊毒,则闻其有声,当预知之,故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预知子》。
预知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预知子详细内容】
药草名。又名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蔓生,依大树上,叶绿有三角,七八月间结实,生青,熟后呈深红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荚子,斑褐色。根亦入药。相传取子二枚缀衣领上,遇有蛊毒,则闻其有声,当预知之,故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预知子》。预知子[yùzhīzǐ]⒈药草名。又名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蔓生,依大树上,叶绿有三角,七八月间结实,生青,熟后呈深红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荚子,斑褐色。根亦入药。相传取子二枚缀衣领上,遇有蛊毒,则闻其有声,当预知之,故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预知子》。
二、引证解释
⒈药草名。又名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蔓生,依大树上,叶绿有三角,七八月间结实,生青,熟后呈深红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荚子,斑褐色。根亦入药。相传取子二枚缀衣领上,遇有蛊毒,则闻其有声,当预知之,故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预知子》。
三、网络解释
预知子预知子,中药名。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quinata(Thunb.)Decne、三叶木通Akebiatrifoliata(Thunb.)Koidz.或白木通Akebiatrifoliata(Thlmb.)Koidz.var.austalis(Diels)Rehd.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晒干、或切成片状晒干,也可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
四、其他释义
1.药草名。又名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蔓生,依大树上,叶绿有三角,七八月间结实,生青,熟后呈深红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荚子,斑褐色。根亦入药。相传取子二枚缀衣领上,遇有蛊毒,则闻其有声,当预知之,故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预知子》。
五、关于预知子的成语
思患预防 鲍子知我 惠子知我 知子莫若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备预不虞
六、关于预知子的英语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