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珍版的解释是:即活字版。版,也写作“板”。聚珍版[jùzhēnbǎn]⒈即活字版。版,也写作“板”。
聚珍版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聚珍版详细内容】
⒈即活字版。版,也写作“板”。宋庆历间毕昇以胶泥烧成活字。明代毗陵人用铅为字。清康熙时,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刻铜字为活版排印,其字贮于武英殿。历时既久,多有被窃者,值乾隆初钱贵,悉毁以铸钱。清乾隆开馆纂修《四库全书》,命馆臣从辑录《永乐大典》及各省呈进之书内,择其中罕见之书校正刊行,由户部侍郎金简司其事。简以枣木制活字二十五万余,用以排印,力省功多。因活字之名不雅,改名聚珍版。所印书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金简有《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卷。参见“活字版”。
二、网络解释
聚珍版“聚珍版”即活字本。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修《四库全书》时,因种类繁多,耗费巨大,主管刻书事务的大臣金简乃建议刻制枣木活字摆印书籍。乾隆准其所请,并改“活字”名为“聚珍”。为此,制成大小活字25万余枚,既经济又简便,事半而功倍。中华书局创制仿宋体铅字,排印书籍称“聚珍仿宋本”。
三、国语辞典
活字版印本。清乾隆三十八年(西元1773),诏刻《四库全书》中善本,侍郎金简请以活字版印行,高宗以活字版之名不雅,赐名「聚珍版」。聚珍版[jùzhēnbǎn]⒈活字版印本。清乾隆三十八年(西元1773),诏刻《四库全书》中善本,侍郎金简请以活字版印行,高宗以活字版之名不雅,赐名「聚珍版」。
四、其他释义
清代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用活字版印《四库全书》里一部分善本书,这种版本称为聚珍版。
五、关于聚珍版的词语
六、关于聚珍版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