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传染性软疣有效的方法 传染性软疣用什么药膏好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皮肤损害为主的表皮性传染性疾病。传染性软疣的潜伏期为2~7周,目前认为它是性病的一种,理由是皮损多在生殖器部位,而同性恋者的皮损多在肛门周围;在性伴侣之间发病率较高;常伴发其他性病,本病在老年人中少见。
传染性软疣初起为米粒大小的半球形丘疹,以后逐渐增至豆大,丘疹中心凹陷如脐窝,表面呈蜡样光泽的灰白色或珍珠色,挑破后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称之为软疣小体。而皮疹数目多少不等,或少数散在或多数聚集,但互不融合。成人多发生于腹部、耻骨部位、生殖器及大腿内侧出现典型皮损。自觉瘙痒,搔抓后继发细菌感染,皮疹一般经过6~9个月可消,但也有持续3~4年者,皮疹愈后不留瘢痕。
传染性软疣俗称“水猴子”,中医称之为“鼠乳”。一般数目少好治,数目多时难以治疗。若患者有其他性病,应一同治疗,并治疗其性伴侣。
◎生地黄、板蓝根、牡丹皮、赤芍、桃仁、三棱、莪术、僵蚕、银花、干蟾皮、地肤子、苦参各9克,红花6克,甘草4.5克。水煎服,每日1剂。药渣加水800毫升,煎取汁500毫升,加明矾9克,用纱布蘸药液搽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约20分钟。适用于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寻常疣、扁平疣等风湿热毒搏于肌肤之症。
按:本方为谢秋声老中医的经验方。疣多由于风湿热毒搏于肌肤,腠理闭塞,气血运行不畅,邪毒与瘀互结所致。故本方立足于散风解毒、清热利湿、祛瘀散结。方中生地黄、牡丹皮、赤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清热凉血、破瘀散结;板蓝根、金银花清热解毒;僵蚕疏风通络散结;干蟾皮、地肤子、苦参、甘草,利湿解毒,清热散结。诸药合用热清、湿除、瘀化、风散、结消,则疣脱病愈。
◎取雄黄少许,掺入白酒中,涂于疣体表面。每日1次,连用5天。
◎百部酊:百部30克,放入100毫升75%酒精中浸泡1周后,用其液涂于疣体表面。每日2次,连用10天。
◎红花30克,补骨脂10克,干姜10克,吴茱萸15克,樟脑10克,生半夏30克;用1000毫升75%酒精浸泡1周,滤渣后即可外用于患处。每日2次,连用10天。
◎马齿苋30克,苍术10克,蜂房10克,苦参10克,雄黄10克;水煎液待温,搽洗患处。这种方法适宜于皮损泛发有瘙痒者,或继发湿疹者。
◎马齿苋30克,蒲公英30克,水煎洗浴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鸦胆子40克,连壳打碎,然后装瓶,加水80毫升,煮沸,取液40毫升。用时以棉签点于疣体上。据临床观察,用100%鸦胆子液治疗传染性软疣具有疗效较好,简单易行,无不良反应之特点。涂约3天后,软疣即萎缩,随之脱落.愈后不留瘢痕。可暂时遗留色素沉着,不久即消失。
◎木贼草、大青叶、香附、千里光、马齿苋、红花各30克,每天1剂,煎汤熏洗患处。
◎百部5份,乌梅、白矾、大黄各1份,雄黄2份。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适量香醋调成软膏备用。单个软疣采取点涂法,范围较疣体大,厚2~3毫米,以胶布覆盖固定;对群体存在的软疣以本品广泛覆布,外用塑料纸或油纸遮盖。3天换药1次,经3~12天治疗的患者大多可愈。
◎药用乌梅、鸦胆子、大枫子仁、苦参、槟榔、大黄、丹参、紫草、苍术、香附、薏苡仁等按等量比例置于大磨口瓶中,加入适量75%酒精,密封。冬天100天、夏天40天,启封滤液备用。每天将上药点涂于疣体3~5次,直至脱落。
温馨提示防治传染性软疣,要注意杜绝不洁性交和其他性乱;洗澡勿用搓澡巾搓澡,以免损伤皮肤,引起病毒的感染;患病后衣服要煮沸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