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垭地理位置在大神农架东北约35公里。燕子垭高峻横衍,苍翠如绘,海拔为2400米。其与天门垭南北相望,下临紫竹河谷,扼鄂西江汉间交通的咽喉要道。
海拔2200米,与天门垭南北相望,下临紫竹河谷。垭口西侧的半壁上有会仙桥、观景风景台、燕舞亭等建筑,会仙桥相传为炎帝神农氏与太上老君会面的地方,据说神农氏就是在这里劝太上老君将炼丹炉改为冶金炉,桥头还有一些姿态婀娜的松柏,桥下还有一片原始森林,生机盎然,景色十分优美。 沿小径登临燕舞亭,凭石栏可饱览云海佛光的壮丽景观。
著名的燕子洞即位于其峡谷右侧山壁间。洞口宽大,前为大厅,高20余米,广容千人;右为幽洞,前直后曲,渐狭渐暗;左为天洞,斜上穿壁,阳 光透射;后为里洞,几近圆形,高2米余,深不可测。洞内钟乳下垂,石笋峭立,滴水不绝,叮咚作响。更奇异的是,这里不论春夏秋冬,常年栖息着千万只燕子,其窝密布洞顶与崖壁,因以名之。 燕子垭是一海拔2200米的垭口, 209国道穿崖纵贯,崖上松杉吐翠,红桦披棉,远看山崖旁两翼山岭,似飞燕展翅,因邻近有著名的燕子洞,得名“燕子垭”。
著名的燕子洞即位于其峡谷右侧山壁间。洞口宽大,前为大厅,高20余米,广容千人;右为幽洞,前直后曲,渐狭渐暗;左为天洞,斜上穿壁,阳光透射;后为里洞,几近圆形,高2米余,深不可测。洞内钟乳下垂,石笋峭立,滴水不绝,叮咚作响。更奇异的是,这里不论春夏秋冬,常年栖息着千万只燕子,其窝密布洞顶与崖壁,因以名之。
燕子垭是人造壑口,当年为使209国道贯通,有被称为一百单八将的108个工人,每4人1组,日夜两班作业,用50多天的时间在这里打了27个爆破竖井。然后将每口竖井都灌满炸药,其中正垭口的一口竖井装入炸药7500公斤。爆破这一天,只见启爆电机一转动,顿时声震长空,岩石四分五裂,飞沙走石,呼啸而过,有排山倒海之势。之后就出现了这一人工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