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研究专题通过前阶段的研究工作,考察了湖北宜昌王丰岗、长阳古城、湖南石门杨家坪和广西三江富禄等多条南华系剖面。经过研究对比,推荐湖南石门杨家坪剖面作为南华系的候选层型剖面。同时,针对震旦系—南华系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加强了对华南地区震旦系和南华系火山灰凝灰岩夹层的寻找和进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在湖北峡东地区黄陵背斜西翼秭归九曲脑震旦系剖面,贵州松桃黑水溪锰矿南华系剖面,湖南石门杨家坪震旦系—南华系剖面,浙江建德下涯埠震旦系—南华系剖面,浙江江山石龙岗震旦系—南华系剖面,新疆库尔勒西山口震旦系—南华系剖面,贵州瓮安北斗山磷矿震旦系剖面,以及开阳金中镇化工厂附近南华系剖面进行了考察和采样,发现了南华系和震旦系火山灰凝灰岩夹层或含碎屑锆石的黏土岩夹层,经过选样发现火山灰兄渗锆石,通过SHRIMP锆石U-Pb测年研究,获得了大量南华系和震旦系的SHRIMP锆石U-Pb年龄数据,基本解决了扬子地层分区内部南华系的划分和对比问题。
华南南华系的下部地层大致可划分为3个不同的沉积组合带。北带以黄陵背斜周边地区为代表,下部以滨岸带的辫状河之砂砾岩沉积为主。向上过渡为含凝灰质的粉砂岩和泥岩夹砂岩及凝灰岩薄层。中带的范围较宽,以湖北长阳-湖南石门,大庸-沅陵地区为代表。特征是下部以辫状河-河口湾坝的砂砾岩为主,向上随海水加深出现少量(数米厚)碎屑流至深浅海含锰粉砂岩和页岩及硅质岩沉积,代表以陆相-坡折-陆坡的沉积组合特征。南带以湖南安化一线以南-怀化-广西三江等地区为代表,下部以大陆斜坡碎屑流沉积为主,上部为含锰粉砂岩、页岩、硅质泥岩及含锰白云岩透镜体(富禄组),含锰粉砂岩和泥岩代表南华系的最大海泛期的沉积物。课题组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解决南带与北、中带的地层对比问题。
课题组重点考察了广西三江冠洞和贵州黎平肇兴等地的南华系剖面,采集了相关地层的古生物、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样品。同时还系统采集了峡东地区莲沱组至南沱组下部细碎屑样品,进行了化学蚀变指数研究。在前一阶段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研究密切结合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集中精力对江南分区典型南华系地层剖面进行以同位素年代地层学为主的多学科综合研究,重点研究南华系下统冰期、间冰期的沉积特征、地层格架以及关键层位的同位素年龄测定。进一步完善华南地区南华系的划分对比问题。研究目标是,通过系统野外考察和室内综合研究,提出蚂尘宏江南分区与扬子分区南华系划分对比方案,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南华系年代地层系统,为逐步与国际接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