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调试设备:在正式孵化前,先对孵化器进行消毒,然后开机运行以测试其性能。在连续运行1至2天后,使用医用温度计检查显示温度与实际温度是否一致,如有差异,需调整参数并进行多次校准。
2. 设定温度:确认孵化器温度准确无误后,可将清洁消毒的鹌鹑蛋放置在水床上进行孵化。孵化器温度应分别控制在前期(1至6天)38.3℃、中期(7至14天)37.8℃以及后期(15至17天)37.5℃。
3. 定期翻蛋:在设定好温度后,每天至少需要翻蛋2次,建议在早晚各进行一次,直到孵化至出壳前2天停止翻蛋。
4. 照蛋检查:鹌鹑蛋孵化6至7天后,应进行首次照蛋,主要目的是筛选出无精蛋。在14至15天进行第二次照蛋,主要是为了淘汰死胚蛋。如果无法准确判断死胚,可以省略第二次照蛋。照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蛋的占用空间,并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以便调整孵化条件。
5. 冷却蛋体:为了使胚胎获得更多新鲜空气并刺激胚胎发育,应适时对蛋体进行冷却。将孵化器的覆盖布取下,关闭电源,让蛋体温度自然下降。可以用眼皮感受温度,感觉微凉(32℃至35℃)即可,随后再逐步恢复至孵化所需温度。
6. 增加湿度:在孵化14天后,可适当增加湿度以帮助雏鹑出壳。使用喷雾器在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