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电商、快递以及餐饮外卖等主要新经济行业的运营状况如何?后疫情时代,这些行业的复苏趋势又如何?疫情是短暂的波动还是行业转折点?带着这些问题,艾瑞细读了30多家上市公司的财报并聆听了相应的管理层业绩会,发现除了“复苏”外,“常态化”、“结构性变化”也是公司和投资者沟通中频繁使用的字眼。
疫情对电商、快递以及餐饮外卖等行业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复苏的步伐较快。除了带来短暂业绩下滑外,疫情也正推动了行业的结构性变化。大批传统线下商户开始拓展电商业务,并积极利用直播这一工具进行销售转化;众多高端餐饮品牌开始上线外卖业务,外卖供给端的升级被加速;快递价格战愈演愈烈,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或将更早到来。
在线广告行业受传统广告主削减预算的影响而增速明显下滑,但在线教育、游戏等广告主预算的提高部分抵消了这一影响。其中,前者的广告需求正在逐渐复苏,而后者则基本已回归常态化。此外,疫情也使得汽车、手机等品牌广告主对线上传播更为重视,广告预算往线上倾斜的趋势将变得更显著。
线下教育和旅游被按下暂停键,是受冲击较大且恢复进程较慢的两个行业。具备线上能力的线下教育机构在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有限,但招生受阻及迟到的复课时间表导致二季度的收入仍将承压。此外,疫情促使主要玩家将OMO战略提到了更高的高度,教培的线下线上融合趋势将更盛行。国内旅游需求被避免聚集的主张所抑制,但也在有序复苏中。此外,在疫情持续全球扩散下,高端国内度假游正替代出境游成为越来越多旅客的选择。
在线教育和生鲜杂货配送均经历了流量增长的黄金期,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热潮虽然有所退去,但大规模用户习惯的培养对这两个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疫情期间,有赞的加速增长反映了线下商户的数字化趋势。
进入第二季度,虽然总体快递业务需求快速恢复,但头部快递企业为进一步抢夺订单量并扩大市场份额优势,推动了价格战的升级。因此,预期未来两三年整个行业的竞争态势将有明显的变化,寡头垄断的格局或将更早到来。
疫情期间,餐饮外卖商家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品牌商家的占比迅速提高,众多未接入外卖平台的高端餐厅开始上线外卖业务。进入第二季度,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商家恢复营业以及高频外卖用户(白领和大学生)的复工和返校,外卖订单量实现了稳步复苏,目前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线下教育机构收入受到负面影响,但好未来和新东方等头部企业凭借线上基础设施优势,迅速将线下小班迁移至线上小班,虽然平台在线下转线上授课模式下对学生进行了补贴而牺牲了客单价,但是却将退课率控制在了远低于数字化能力差的线下机构的水平,从而较好控制了疫情对收入的影响。同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MO授课模式越来越受线下教育机构重视。
疫情期间,旅游市场进入了缓慢复苏的状态,主要旅游预订平台均表示国内机酒预订量在五月中下旬已经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70%的水平,主要连锁酒店品牌的客房出租率也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的70-80%。从旅游目的地看,低线城市的旅游复苏更快。从旅游类型看,本地/周边游及商旅恢复速度最快,长途异地游需求的复苏稍滞后,出境游则因国际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而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但是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出境游的可行性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太明朗,这部分高端旅游需求正在逐渐转化为对国内异地度假套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