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拖欠员工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员工可协商要求支付工资,如不一致可投诉调解,调解无效可向劳动部门投诉或劳动仲裁索赔,并主张解除劳动关系要求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
法律分析
只要单位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未支付员工工资,那么久属于拖欠工资的行为,拖欠工资就是属于违法行为。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为一个月。单位拖欠员工工资,一般情况下员工都需要和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单位按时支付工资,在协商不一致的情况下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调解,如果调解无效,那么员工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索赔。并且可以主张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
拓展延伸
探讨工资拖欠的法律责任和救济措施
工资拖欠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雇主应承担法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受害工人可以采取多种救济措施。首先,他们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调解或调查。如果调解无果,工人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雇主必须支付拖欠的工资。此外,工人还可以向提起诉讼,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并获得赔偿。在一些情况下,如果雇主故意拖欠工资,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因此,工人在遭遇工资拖欠时,应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
结语
工资拖欠是违法行为,受害工人有多种救济途径。首先,与雇主协商要求按时支付工资,如无进展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调解。若调解无效,可向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索赔,主张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另外,工人还可向提起诉讼,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并获得赔偿。工人应积极维护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雇主将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