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你违约了,那么不退押金是正常的;如果你没有违约行为,对方无故不退押金,那么对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维护自己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条【法律适用】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一、押金与定金的区别
(1)性质不同:定金是法定的担保方式,押金只是民间交易形式,暂时没有出现在法律明文规定中;
(2)设定人的范围不同:定金担保的设定人限于被担保的主合同之当事人,定金不得由合同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设定,定金担保是合同债务人的自己担保;对押金的设定人法律则未规定、设限。
(3)上限的法律规定不同:定金的数额由合同当事人约定,但至多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效力;而押金的数额由当事人自由约定,无数额上的限制,可以高于或者低于主合同的标的额。
(4)制裁后果不同:定金罚则适用于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有惩罚违约方的功能。而押金仅具有担保合同义务人履行合同的作用,制裁程度以押金为限。
二、定金与保证金的区别是什么
(一)保证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保证合同的履行,而留存于对方或提存于第三人的金钱。
(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流行的保证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合同当事人为保证其债权的实现而要求另一方提供的保证金。另一种形式的保证金,是双方在合同成立时候,为保证各自义务的履行而向共同认可的第三人(通常为公证机关)提存的保证金。
(三)保证金也具有类似定金一样的担保合同实现的作用,但其没有双倍返还的功能。而且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定金的作用功能(如:合同订立的保证、合同生效的条件、合同成立的证明、或者合同解除的代价)。而这些功能是保证金不具备的。
(四)保证金留存或提存的时间和数额是没有限制的。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在合同履行前、合同履行过程中皆可;保证金的数额可以相当于债务额,并不像定金那样,其总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总价款的20%,而且必须是在合同约定时或者合同签订前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