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缓刑对子女有影响,如报考公务员、参军等会受阻。缓刑被视为一种惩罚,案底记录会一生跟随个人。判缓刑有限制,包括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等。缓刑考验期最短2个月,最长5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普法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法律分析
一、判缓刑的人以后对子女有没有影响
判缓刑的人以后对子女有一定影响。如报考公务员考试、参军等会受到阻碍。
1.缓刑可能对子女有影响。被判缓刑也是一种惩罚,而且会有案情记录。我国目前来说是没有前科消除制度的,无论是违法前科还是犯罪前科,都会跟随当事人一生的。案底一般是指有以前有过犯罪的行为,即有前科。
2.刑事处罚记录可以在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查询。被判缓刑的人也可以在司法局找到。
二、判了缓刑有什么限制
判了缓刑的限制有: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刑法》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三、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缓刑考验期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5年,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可以宣判缓刑。拘役的缓刑考验期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得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得少于1年;自宣判缓刑之日起算。
《刑法》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免责声明】
本人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普法参考。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遇侵权,请及时与我联系删除,谢谢。
结语
判缓刑对子女可能产生影响,如报考公务员考试、参军等会受到阻碍。被判缓刑是一种惩罚,会有案情记录,这在我国目前没有前科消除制度。刑事处罚记录可以在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查询。判了缓刑的限制包括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规定报告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规定的会客规定,离开居住地需获得考察机关批准。缓刑考验期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5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本文仅供普法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八节 鉴 定 第二百五十二条 对鉴定意见,侦查人员应当进行审查。
对经审查作为证据使用的鉴定意见,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
(二)受刑事处罚;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