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
分”原是 形容书法 笔力刚劲 有力,也 比喻对文 章或事物 见解深刻 、透彻。 该词出自 于:唐· 张怀瓘《 书断》: “晋帝时 祭北郊, 更祝版, 工人削之 ,笔入木 三分。” 意思是: 晋帝时期 到北方的 郊外祭祀 ,需要更 换祝词, 工人按照 笔迹刻字 ,发现字 迹透入木 板有三分 深。相传 王羲之曾 给朝廷写 过“祝版 ”。工人 们削了木 板好半天 ,也没能 把王羲之 原来的字 迹刮掉。 原来,王 羲之写的 每个字都 渗入木头 三分多, 好像刀刻 一般。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
入木三分原本形容书法笔力强劲。
【释义】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比喻议论见解深刻,描写传神贴切。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示例】她把剧中苦媳妇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难怪得奖。
【拼音】rù mù sān fēn。
【出处】羊欣《笔阵图》: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近义词】力透纸背、鞭辟入里、笔力扛鼎。
【反义词】蜻蜓点水、一孔之见、不着边际。
入木三分造句:
1、书中展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2、看他挥毫力透纸背,真可谓入木三分。
3、对各种贵族典型的刻画,从外貌到内心,无不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4、这幅书法有种入木三分的感觉。
5、这部电视剧的许多情节都十分感人,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6、他有着深厚的文学造诣,无论描写什么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