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房买卖合同有效,因为它符合民法的条件: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尽管福利性集资房在其他地方有禁止性规定,但这些规定没有法律效力,不能作为合同无效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除非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因此,集资房合同应被认定为合法有效。
法律分析
集资房买卖合同有效。
1、单位集资建房,实质上属于福利分房,在未房改前住户享受所谓半产权,尽管单位仍称之为产权人,但单位实质上失去了自由处置房屋的权利,除非得到住户的许可;
2、作为一种历史性产物,其他地方政府、有关单位甚至国家的行政规章、地方法规对福利性集资房的转让都作了不少禁止性规定,但这些规定没有法律、法规的效力,不能作为认定合同无效的依据,集资房合同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在法律规定的合同无效情形范围内,合同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应认定为合法有效。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拓展延伸
集资房买卖合同中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集资房买卖合同涉及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合同无效性、违约风险、权益保护等。首先,集资房买卖合同的有效性需符合法律规定,如合同形式、合同内容等要求。其次,买卖双方需履行合同义务,如支付款项、交付房屋等,否则可能面临违约风险。此外,买方应关注合同中的权益保护条款,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应对这些风险,买卖双方可采取以下措施:仔细审查合同条款、遵守法律法规、保留相关证据、及时寻求法律援助等。综上所述,对于集资房买卖合同中的法律风险,双方需充分了解并采取适当措施,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自身权益的保护。
结语
集资房买卖合同的有效性需符合法律规定,买卖双方应履行合同义务,避免违约风险。买方应关注权益保护条款,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双方可审查合同、遵守法律法规、保留相关证据、寻求法律援助等措施以应对法律风险。综上所述,双方需了解并采取适当措施,确保集资房买卖合同的有效性和权益的保护。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或者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期限届满后超过一年,由于出卖人的原因,导致买受人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 由于出卖人的原因,买受人在下列期限届满未能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的,除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外,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期限;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
(三)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订立之日起90日。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数额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已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四章 销售代理 第二十五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中介服务机构销售商品房的,受托机构应当是依法设立并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与受托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订立书面委托合同,委托合同应当载明委托期限、委托权限以及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权利、义务。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