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不同的毛囊炎要注意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有效的治疗方法才能够使健康有了一个很好的保障。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脸上毛囊炎是怎样?
毛囊炎(folliculitis)为毛囊部发生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非化脓性炎症,可分为浅部和深部毛囊炎。
脸上毛囊炎初发为与毛囊一致的炎性小丘疹,周围有红晕,迅速变为脓疱,中心常有毛发贯穿,脓疱如粟粒大小,不相融合。疱壁薄,破后有少量脓性分泌物,自觉瘙痒及微痛,数天后干燥结痂而愈,不留瘢痕。多见于成人,好发于头皮、项部,也见于臀部等处。局部淋巴结可肿大。
全身治疗: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忌饮酒及食辛辣、刺激性食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等,多发者可选抗生素及维生素类。
局部治疗:原则为杀菌、消炎、干燥。可外用2.5%碘酊、5%氯化氨汞(白降汞)、10%鱼石脂软膏或1%新霉素软膏。
物理疗法:可采用紫外线或超短波照射。
对迁延不愈者可用自家菌苗或多价菌苗注射。也可给予免疫增强剂。
中医疗法:中医治则:
湿热型:法宜清热解毒利湿。方用银花15g、连翘15g、大青叶10g、公英10g、茯苓10g、薏仁15g、防己10g、车前草10g、白藓皮15g、防风10g、甘草10g。也可服用连翘败毒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