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的种类有哪些?地黄在我们的生活中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了,很多药店都会看到他,那么地黄的种类有哪些?今天就和本站小编一起去看看那地黄的种类有哪些的介绍吧!
地黄的种类有哪些
生地黄:生地黄的形状: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300px,直径2~150px。
生地黄的颜色: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
生地黄的气味:气微,味微甜。
熟地黄:熟地黄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
熟地黄的颜色: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熟地黄的气味:气微,味甜。
鲜地黄:鲜地黄的形状: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600px,直径2~225px。
鲜地黄的颜色: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7L样突起及不规则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鲜地黄的气味:气微,味微甜、微苦。
鲜地黄和生地黄的区别
鲜地黄是地黄新鲜的块根,秋季采挖的时候,要除去芦头、须根和附着在块根上面的泥沙,这时直接拿去使用的鲜地黄,便是鲜地黄,易折断味道有点甜和苦交合。而如果在采挖鲜地黄的时候,把地黄用来烘培,直至它变成八成干,这种叫做生地黄,它味道微甜,不易折断有光泽。
我们可以发现,生地黄是经过鲜地黄的加工处理之后得到的了,生地黄更容易保存了哦,不过鲜地黄和生地黄的区别可不止是这样的了,还在于这两者的作用上,首先,鲜地黄清热生津,可以止血和凉血,经常是用于热病伤阴,吐血、咽喉肿痛、舌绛烦渴、发斑发疹以及衄热等病症。而生地黄是可以凉血清热,也可以生津,还可以养阴,多用于治疗阴虚内热、骨蒸劳热等问题。
不过虽然生地黄和鲜地黄是有一定区别的了,但是它们的功效都是很出色的哦,一起看看吧。
清热凉血,鲜地黄能显著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阴虚患者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的症状,使血浆cAMP含量正常。鲜地黄能抑制体温中枢,具有较好的降低体温的功效。
提高免疫力,鲜地黄能明显提高淋巴细胞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可以增强人们的免疫力,免于病毒的入侵。
利尿强心,鲜地黄有强心作用,对衰弱的心脏更为明显。鲜地黄有弱的利尿作用,其利尿机制与强心和扩张肾血管有关,其有效成分为梓醇苷及其衍生物。鲜地黄具有刺激骨髓,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作用。
这就是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几种不同种类的地黄了,这些地黄的区别其实是不小的了哦,不过它们的功效都是很强的了,对我们人体的好处都不少,尤其是对于伤寒温热不能出汗的病人,在与其他中药一起用的时候,能起到清除体内热毒的功效。
地黄怎么吃好
做法一:蜂蜜地黄粥
烹饪方法:将十月份出土的新地黄5000克,洗净捣汁,每500克汁入白蜜120 克,熬成膏状收贮,封好,每次用10克。将米约50克煮粥,粥熟,入地黄膏10克及酥油少许。
用法:于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菜肴特点:地黄气味芬芳,特别适合降火气之用。滋阴,养血,润肺。适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骨蒸劳 热,咯血,血崩,阴伤便秘等症。
做法二:姜汁地黄粥
原料:地黄汁50ml(或干地黄50g),大米50g,生姜3片。
做法:将鲜地黄洗净,切段,榨汁;或将干地黄水煎取汁备用。将大米淘净,与生姜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地黄药汁或鲜地黄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清热养阴,生津止渴。鲜地黄具有刺激骨髓,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作用。
结语:以上就是本站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想知道更多中医养生的介绍吗,请继续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