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肌肉萎缩这种疾病 针灸或可治疗肌肉萎缩

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肌肉萎缩这种疾病 针灸或可治疗肌肉萎缩

来源:榕意旅游网

一、改善肌肉萎缩可以选择针灸治疗

医药前沿据Medical Xpress讯 《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JASN)的研究表示,针灸可以帮助治疗那些可能由肾脏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肌肉萎缩。这项技术可能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非药物策略,能帮助到很多病人。肌肉萎缩是一种由脊髓损伤和其他创伤,以及诸如心脏衰竭、慢性肾脏疾病(CKD)、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虽然有一些药物策略可以帮助预防或治疗肌肉萎缩,但还没有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来自艾莫利大学的王晓楠博士和李胡博士,以及他们的同事想看看,如果通过使用针灸进行电刺激,是否可能减轻肌肉萎缩与慢性肾病等相关的病情,而且这种方法是任何医生都能在仅仅3个月的培训中就学会的。调查人员用模拟抵抗运动诱导肌肉萎缩的技术对患有慢性肾病的小鼠和健康的对照组小鼠进行了15天的处理。

研究者们发现,这项治疗能够通过激活M2巨噬细胞来改善小鼠的肌肉再生功能,M2巨噬细胞是一种专门刺激抗炎反应的免疫细胞。M2巨噬细胞的激活刺激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的信号通路,这条信号通路能够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和新肌肉细胞的生长。王博士说:“我们的研究解释了针灸是怎样对肌肉萎缩产生积极影响的。”她补充道:“严重疾病患者常常禁不起例行的日常身体活动,更不用说运动治疗了。而这种治疗就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达成锻炼的效果。”

研究人员指出,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确定可能治疗肌肉萎缩的低频电的最有时间和强度。

二、有效预防肌肉萎缩该怎么做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

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缩发展。因此,生活中预防肌肉萎缩,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乐观愉快。

2、严格预防感冒,胃肠炎:

肌萎缩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或者存在着某种免疫缺陷,肌萎缩患者一旦感冒,病情加重,病程延长,肌无力,肌跳加重,特别是球麻痹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如不及时防治,预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3、劳逸结合:

肌肉萎缩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忌强行性功能锻炼,因为强行性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4、合理调配饮食结构:

生活中肌肉萎缩的治疗方法是,补充高蛋白,高能量饮食,提供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以增强肌力,增长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烟,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营养,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维护患者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

三、小腿肌肉萎缩术后注意哪些问题

1、 术后两小时内尽量卧床休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当天出院。

2、 伤口在掴窝正中横纹内,长度不超过2cm,术后使用防水贴膜不影响洗澡。出院后每隔2~3天可以自行更换防水创可贴。

3、 术后2周拆线,拆线后立即使用减张胶布,防止刀口增生和变宽。3周后开始使用抑制疤痕药物,适当使用美白护肤品可以减少色素沉着。

4、 术后立即使用弹力袜,最好穿1个月,目的是为了帮助肌肉功能的恢复和腿部塑形。

5、 由于神经阻断后小腿部分肌肉力量变弱,小腿其他肌肉负重代偿性增加,所以,在1周内小腿肌肉会感到无力、酸胀,个别人会延长到一个月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好转,不必担心。

6、 手术后小腿护理的原则:尽量减少小腿的负重,就是尽量不要长时间站立。目的是减少伤口的张力,减少小腿的肿胀。

7、 术后尽量不要穿鞋跟太高的鞋子,目的是为了让肌肉舒张平整。

8、 术后小腿的功能锻炼:如果小腿无力、酸胀明显,可以在早期主动锻炼,扶墙做垫脚尖的动作,但是一旦肌肉力量恢复立即停止(记住,如果锻炼过度会使肌肉再度肥大)。

9、 坐位或者卧位时,做使脚尖向头部移动的动作,可以帮助萎缩的肌肉平整光滑。

10、睡觉时可以侧卧,使小腿肌肉彻底放松。

11、术后复查:第一次术后7天,第二次术后14天,第三次术后30天。

四、引起肌肉萎缩的原因分类

1、神经-肌肉接头疾病。此类疾病发生肌萎缩的较少见,如出现时,肌肉萎缩分布一般无规律,重症肌无力时,多分布在上肢近端、前臂、面肌、咀嚼肌等,舌肌三条梨状纵沟型萎缩也为肌无力所致。

2、肌源性疾病。大部分肌源性肌萎缩对称性分布于四肢近端,缓慢进展,见于各类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皮肌炎【译】:是一种主要累及横纹肌,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非化脓性炎症病变,可伴有或不伴有多种皮肤损害,也可伴发各种内脏损害。)。有些肌源性疾病肌无力程度与肌萎缩并不一致,如多发性肌炎。

3、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大脑半球顶叶病变,先天性运动区发育不全,大脑肿瘤、炎症、脑血管疾病后可出现病变对侧肌肉萎缩及肌肉力弱,这被称为偏瘫性肌肉萎缩。

脊髓前角细胞及脑干脑神经运动核病变

肌肉萎缩在早期按神经节段分布,累及单侧或双侧,远端肌肉萎缩明显,并伴有肌肉束颤,这见于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脊髓型肌萎缩、脊髓空洞、脊髓前角灰质炎等疾病。

4、周围神经病变。各种原因如变性、脱鞘、外伤、炎症、中毒、肿瘤、代谢、遗传等均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肌肉萎缩按神经根段或神经干分布,萎缩范围与神经的解剖支配以致,并伴有感觉障碍。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