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赘是病毒感染所致的皮肤赘生物,可分为寻常疣、蹴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等。
1.寻常疣中医称为“千日疮”,青少年多发好发部位是手背、足背、手指、甲缘等处,为针尖至黄豆粒大小的疣赘,黄褐色圆形,表面粗糙不平。有一种好发于眼睑、颈项、颏部和头皮等处的寻常疣,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起,又称“丝状疣”。还有一种好发于头皮的寻常疣,表现为参差不齐地堆在一起的多个指状突起,其尖端为角质样,称“指状疣”。
2.跛疣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足底、趾间的受压部,为黄豆大小或更大的角化性丘疹,表面粗糙不平,除去表面角质后,下有疏松的乳白色乳头状角质露出,数目多时可融合成片,有明显压痛。需与胼胝、鸡眼鉴别。
3.扁平疣 多见于青年,好发于面部、前臂和手背等处。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淡褐色坚实扁平小丘疹,表面光滑发亮,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微痒。
4.传染性软疣 中医称为“鼠乳”,俗称“水瘊子”。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好发于躯干、四肢、阴囊及眼睑等处,也可发生在唇部。初发为粟粒大或绿豆大半球形坚实丘疹,呈灰白或灰黄色,也可呈微红或正常肤色,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凹陷似脐窝,可以从中挑出乳白色胶样物,即软疣小体,数目不等而散在,自觉微痒,病程缓慢。
疣赘用蜂毒治疗十分有效,可采用活蜂蜇刺疣体及四周,每次蜇2~3只蜂。也可用蜂毒注射于疣体之中,每次注入lrng。蜇剌疣体之外身体其他穴位无效。
治疗疣赘可配合蜂胶贴敷,用新鲜纯蜂胶2~39,捏成薄片,贴敷于疣赘表面,用橡皮膏固定。
四川省安岳县龙台缫丝厂职工花园蒋能岳先生报导1例蜂蜇治疣病例,现摘录如下:我爱人面部长了几颗比雀斑稍大、凸起、坚硬、表面平坦、边缘清楚与肤色一致的小点,有时稍有发痒感,平时无不适。过了半年整个半边脸都长满了,真是“星罗棋布”,别人一见就笑,说是脸上长了“麻雀屎”。之后另一边脸和额部、颈部也开始发生,求治于成都人民医院和本地县、区医院,诊断为“扁平疣”。用中西药物如硫磺、大蒜、蜂胶、酒精、雄黄、水牛角等,费钱近百元,历时一年,毫无效果。
我爱人为别人治风湿病捉蜂时,忽然被蜜蜂蜇于额部,被蜇处红肿,扁平疣就越发明显地在皮肤表面凸起,到第三天下午肿区发痒,扁平疣也发红,第四天肿区消失,肿区部位扁平萎缩。我当时一见心中暗喜,有疗效。接着我用3只蜜蜂分别在两边脸扁平疣稠密区蜇刺,蜇后形成新的肿区,待肿消后,脸上扁平疣全部萎缩,半个月后扁平疣全部消失,不留任何痕迹,面部皮肤与患前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