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未意识到商标侵权的情况下如何处理

未意识到商标侵权的情况下如何处理

来源:榕意旅游网

商标侵权销售的处理方法及侵权情况:1、不知情销售,提供证据证明无知情,工商部门责令停售且不赔偿;2、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情况包括同类商品相同商标使用、近似商标容易混淆、销售侵权商品、伪造商标标识、未经许可更换商标并销售、帮助他人侵权、给他人商标造成损害。

法律分析

一、不知情情况下销售商标侵权产品怎么处理

1、不知道是侵犯商标权的产品进行销售,当事人能提供证据证明不知道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并且不承担赔偿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第六十四条

二、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情况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拓展延伸

应对商标侵权:未知情况下销售侵权产品的法律责任与解决方案

在未知情况下销售商标侵权产品可能涉及法律责任和解决方案。根据相关法律,即使在无意中销售侵权产品,仍可能承担法律责任。首先,建议立即停止销售侵权产品,并与权利人进行积极沟通以解决纠纷。其次,积极配合调查,提供相关证据和合作。如果确实存在侵权行为,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赔偿损失和利润等。此外,权利人还可以要求法院采取行为保全措施,如查封、扣押侵权产品。最后,建议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以确保合法权益的保护,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请注意,此为一般性建议,具体情况应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结语

销售商标侵权产品可能涉及法律责任和解决方案。即使在无意中销售侵权产品,仍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建议立即停止销售侵权产品,并与权利人积极沟通解决纠纷。如确实存在侵权行为,可能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赔偿损失和利润等。权利人可要求法院采取行为保全措施。建议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以确保合法权益的保护,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具体情况应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

本法有关商品商标的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六十三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人民法院审理商标纠纷案件,应权利人请求,对属于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除特殊情况外,责令销毁;对主要用于制造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材料、工具,责令销毁,且不予补偿;或者在特殊情况下,责令禁止前述材料、工具进入商业渠道,且不予补偿。

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得在仅去除假冒注册商标后进入商业渠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申请注册和使用商标,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商标使用人应当对其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商标管理,制止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