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件工作量大、 点多面广, 单块埋件重量从 0. 94kg 到 847kg 不等, 分布在梁底、梁侧、 板底、 板面及纸机柱、 纸机大梁、 设备基础面等, 其中纸机埋件技术要求高、 钢筋分布密, 给施工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是本工程的重点, 也是整个过程的核心部分, 纸机预埋件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造纸设备的安装。因此预埋件施工时, 要层层把关, 与各工种密切配合, 做到准确无误。
一、 制作安装工艺程序
下料单→加工→校正复核→运输→安装→就位→校正→固定→验收→监控
1、 预埋钢板和角钢应选用 3#钢, 当采用手工电弧焊时, Ι 级钢选用 E43 型焊条,Ⅱ 级钢选用 E506 型焊条; 当采用埋弧压力焊时, 可选用 431 焊机或其它性能相近的焊机。
2、 锚筋不得采用冷加工钢筋, 锚筋直径<Φ10 采用Ι 级钢筋。 锚筋直径≥Φ10 采用Ⅱ 级钢筋, 锚筋直径不得大于 25mm。
3、 预埋件的受力锚筋与锚筋呈 T 型垂直焊接时, 不得将锚筋弯成 L 型, 用角焊缝与锚板焊接。 当锚筋直径≥20mm 时, 应采用穿孔塞焊。 所有焊缝严格保证质量并加强检查。
4、 纸机基础埋件采用半自动切割机进行切割, 以保证长度控制在 2~3mm 左右, 锚筋焊接牢固, 并严格控制焊缝高度。 下料时不考虑割缝的缝隙。 由于焊接时埋板变形,采用千斤顶进行校平。
5、 为保证砼浇筑时振动棒所带来的移位, 要随砼的浇筑进行监控, 并采用Φ16~20钢筋与埋板焊接, 并支撑在侧面模板上加固, 并且埋板之间进行点焊。
二、 主要交叉施工顺序
1、 柱上埋件安装
柱筋绑扎→柱上埋件安装→柱封模
柱上埋件待柱筋绑扎好, 校正调直后, 用水准仪测出高点, 将埋件按位置要求点焊在钢筋上, 并在埋件背面四角加设不少于 4 根钢筋(直径同锚筋) 支撑(支撑长度为柱截面长度减埋件锚板厚度), 经自 检复核后进行验收。
2、 梁上埋件安装
梁底模→梁底埋件安装→梁筋绑扎→梁侧埋件安装→封侧模
待模板安装好, 在梁底弹线定位, 用铁钉将埋件固定在梁底模板上。 绑扎梁钢筋时注意检查, 避免钢筋施工时埋件移位。
梁侧埋件待梁筋绑扎好后, 进行安装, 配合钢筋一道梁一道梁施工。 为控制浇筑混凝土后位置准确, 用钢筋将埋件支撑在梁底及梁侧模板上。
3、 板埋件安装
板底模→板底埋件安装→板底筋绑扎→板面埋件安装
板底埋件待板模板支护好, 在模板上弹线定位, 用铁钉将埋件固定在模板上。板面埋件在板面筋绑扎前, 在模板上弹线定位, 板钢筋绑扎完成后用水准仪控制标高, 将埋件点焊在于钢筋上固定。 并保证锚筋撑到底模上, 以防浇砼时标高受影响。
4、 纸机大梁上埋件安装
待纸机大梁钢筋绑扎好, 校正后固定。 埋件开始安装, 用经纬仪定位, 进行粗校,然后整体进行精校。 标高控制在 2~3mm, 纵向位置偏差小于±2mm, 水平轴线偏差控制在±1mm.
三、 质量保证
1、 进场材料要对其规格、 型号进行严格检查, 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2、 对向加工厂提供的料单, 要由技术员对其尺寸、 型号进行审核, 确认无误方可加工。 加工好的埋件并统一进行编号摆放, 以便识别。
3、为了避免积累误差所造成的错误, 每段的距离采用钢盘尺从一个基准线量距定位。
4、 埋在砼面的埋件, 为防止砼塌落而引起的板下空鼓现象, 要经相关专业确认后,在板上适合位置开个放浆孔。
5、 安装完毕, 首先要进行自检, 合格后再由业主、 监理验收, 并填好相关资料。
6、 在砼浇筑完成, 但砼尚未终凝前, 复核预埋件的位置及标高, 如出现因砼振捣而偏差的情况, 应及时的校正。
7、 对于部分预埋件较大的部位施工, 采取在预埋件中心预钻Φ100 的孔作为振动棒的下棒孔, 同时, 对于该部分砼建议设计院及建设方同意采用掺和 HA 性微膨胀剂的膨胀砼, 同时该部分砼的塌落度应适当的减少, 以保证预埋件下砼的密实性, 避免出现空洞或预埋件与砼面分离。
8、 因本工程预埋件较多, 特别是梁上, 加之梁一般均较高, 在梁底面、 侧面、 上部均有预埋件, 而梁钢筋均较密, 给施工造成极大不便, 为确保施工, 在粱模板工程施工时, 应先支底模, 然后是梁底预埋件的施工, 再进行钢筋的绑扎, 然后进行梁侧预埋件的施工, 当所有预埋件经校核位置及标高均准确后, 最后进行梁侧模的安装。
9、 在预埋件安装时, 应拉通线进行位置和标高控制, 再砼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进行跟班看护, 并不时进行复核, 出现问题在砼凝固前进行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