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曾说过:“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的特点才能适时适地施肥浇水;治病要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方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他们有不同的天赋、情感、个性、爱好、兴趣,有特定的品质,班主任必须了解他们,深刻地研究各种类型、各种特点的学生,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以正确地教育与疏导,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此,经常、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是班主任有的放矢教育学生的基础。在了解学生方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观察的方法
观察方法是在自然条件下,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各方面表现的一种常用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便易行,直观性强。
一个学生的思想状况、道德水平、纪律观念、生活作风等各方面,都要通过动作、神态、声调、语气、脸色和体态显露出来。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利用一切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动作、感情变化等一切行为表现。为防止观察中所获得的大量的、零散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模糊不清,影响对学生的正确分析判断,班主任要建立观察学生行为的卡片,随时记录学生的各方面的表现。
2 研究书面材料的方法
研究分析反映学生情况的各种书面材料,也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分析现有的、能反映学生情况的各种资料。如学生的入学登记表,学籍卡,成绩单,品德评语,体检表,图书借阅卡及作业本,试卷等,这些材料记载着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等发展情况。二是采用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内心中有关人生、理想、道德等方面情况。为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班主任在设计问卷时,应避免提出含义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在评阅问卷时,要注意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便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
3 访问的方法
访问是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生的一种重要方法。访问有个别访问、开调查会、座谈会等形式。访问对象包括学生、家长、科任教师、原班主任、原学校等。
访问科任教师。科任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接触最多、易于从学生听课、作业、试卷以及平时谈话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纪律等方面的情况。班主任主动地与科任教师取得联系,及时从科任教师那里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就能更准确地分析学生,帮助学生进步。
访问家长。学生除在学校学习外,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他们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同时,还要接受家庭的教育和影响。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形成合力,班主任就要通过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协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做到方向一致,要求合理。
访问原班主任和原学校。学生升入新年级或新学校前,无论其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心理特点,还是学习态度、生活习惯,都和原学校、原班级紧密联系着,因此,班主任要准确地理解学生各种现实行为表现的含义,必须通过学生的母校,特别是原班主任,了解学生过去的表现,才能求得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了解学生目的在于教育学生。班主任应把了解学生和教育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了解学生,又要使了解学生的过程成为教育学生的过程。
4 谈话的方法
谈话是班主任直接了解学生的一种方法。谈话可以个别交谈,也可以集体交谈。班主任谈话采取什么形式,应依据谈话的内容来确定。为保证谈话效果,班主任谈话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认真选择谈话的方式、时间和地点。②班主任谈话时态度要认真,语言要亲切,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学生对班主任的言行是很敏感的,他们通过对教师的言行完全可以感到班主任对自己的态度,并对教师的态度做出相应的反映。所以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时,要讲究谈话的技巧和语言的艺术,既能启发学生讲真心话,又能说服学生,使之心悦诚服。③班主任在谈话时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并要联系学生的一贯表现和平时观察的印象加以综合分析。④班主任在听学生讲话时不要漫不经心,似听非听,或随意打断他们的话。学生只有从教师的神态中看到自己被理解、被信任的时候,才会把自己的心里话讲出来。⑤班主任谈话后应把掌握的主要情况以及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记录下来,积累材料,为进一步教育学生打下基础。
总之,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学校的骨干力量,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摸索新方法,创造新方法,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培养祖国合格的建设者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