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现代教学新模式应用课教案中学执教:高中地理(上、下册)题目:环境问题的探究年月日学生情况一年七班学生人数:56学生特征:活跃、自信(对“温故”与“知新”预期效果的人数和百分比分析情况)相关旧知识点新知识点知识点内容
1、环境问题的概念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知识100%100%理解100%100%掌握100%96%应用98%92%9896处理渗透于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中完成知识点内容臭氧层空洞、赤潮
1、原因公害病、温室效应
2、危害荒漠化、酸雨
3、措施知识100%100%100%理解98%98%98%掌握95%95%95%应用90%90%90%404643处理由学生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完成完成教学目标
1、学生对新知识点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是如何进行意义(指六大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和治理措施)建构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各个小组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六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危害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各小组选择中心发言人阐述其讨论结果,并且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补充。让学生知道不仅要从理论上了解环境问题,更要付诸于实践,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同时,也对相应的学习方法、获得知识的过程进行建构。
2、认知目标(1)识记:六种环境问题的概念(2)理解:六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六种环境问题的危害(3)应用:解决六种环境问题的措施
3、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在协作中提取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发散的思维品质。
4、情感目标(1)师生间民主平等关系,学生共同获得知识的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辨证的、联系的、发展的思维品质(3)了解环境问题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教育技术手段中央控制系统(含投影仪、实物展台、计算机、其他)学习环境
1、场地:实验楼201教室
5、生生之间的情感环境:团结、合作、友好
2、座位:自愿结合9或10人一组,共6组,协作型
6、协商讨论的环境:宽松自由、合作
3、硬件:电脑、课件、投影仪
7、面向全体的交互式空间预留:18分钟
4、师生之间的情感环境:民主、平等、和谐
8、个性与表现的空间预留及其他:22分钟学习资源的准备信息来源教材学校学校语言生活电子内容高中地理上下册投影仪书桌纸张环境问题的概念及产生原因六大环境问题的危害相关环境问题提供者学校学校教师教师学生教师学生获得信息的收集情况每人均有获得信息的资料处理情况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