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可以作为遗嘱的见证人,但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且不能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根据《民法典》第1133条和1140条,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指定遗嘱执行人,也可以将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其他组织、个人。
法律分析
立遗嘱见证人是亲戚是可行的,但是作为见证人的该亲戚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且不能是继承人、受遗赠人或者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此时该亲戚可以作为遗嘱的见证人。
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条
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
(二)继承人、受遗赠人;
(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拓展延伸
亲属能否作为遗嘱见证人?
根据不同法律管辖区的规定,亲属有时可以充当遗嘱的见证人,但在其他情况下可能被禁止。在某些地方,亲属可能被视为利益相关方,因此可能无法担任见证人。这是为了确保遗嘱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因此,如果您的舅舅希望担任遗嘱的见证人,您需要咨询当地的法律专业人士,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他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为您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建议,以确保您的遗嘱合法有效。请记住,遗嘱的起草和执行涉及重要的法律事项,因此始终建议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以确保您的意愿得到充分保护。
结语
合理选取亲戚作为遗嘱见证人是可行的,前提是该亲戚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且不是继承人、受遗赠人或与其有利害关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法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指定遗嘱执行人。然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条规定了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的人员范围。因此,在选择亲戚作为见证人时,务必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遗嘱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如需更详细指导,请咨询当地法律专业人士,以确保遗嘱的合法有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 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