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镂的相关词语是:雕文刻镂、刻骨镂心、镂心刻骨。
刻镂的拼音是:kè lòu。注音是:ㄎㄜˋㄌㄡˋ。结构是:刻(左右结构)镂(左右结构)。
刻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刻镂详细内容】
刻镂kèlòu。(1)雕刻。(2)铭刻;铭记。
二、基础解释
∶雕刻门窗刻镂精致[engraveonone/'smind]∶铭刻;铭记那种情状,深深地刻镂在他的心头。
三、引证解释
⒈雕刻。引《礼记·少仪》:“食器不刻鏤。”宋苏轼《江上值雪效欧阳体次子由韵》:“沾裳细看巧刻鏤,岂有一一天工为。”茅盾《创造》一:“一只刻镂得很精致的象牙的兔子,斜起了红眼睛。”⒉极力描摹和修饰。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鏤无形。”明唐顺之《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铭》:“先生少尝刻鏤於诗,世絶喜其工。”⒊铭刻;铭记。引张铁珊《在非洲密林中·美丽的非洲》:“可父亲所形容的孩子临死前那种惊恐万状,转身便跑的神情,以及摇手求救的样子,深深地刻镂在他的心头。”
四、其他解释
木谓之刻,金谓之镂。《韩诗外传·卷八》:「臣闻之,虽有良玉,不刻镂,则不成器。」;《礼记·少仪》:「食器不刻镂。」;《礼记·哀公问》:「器不刻镂。」;《说文解字》金部:「镂,钢铁可以刻镂,从金娄声。」;《墨子?辞过》:「青黄刻镂之饰。」;《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荀子·富国》:「故为之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使足以辨贵贱而已。」注:「木谓之刻,金谓之镂。」;《荀子·富国》:「故为之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以藩饰之。」;《荀子·富国》:「必将錭琢刻镂,黼黻文章,以塞其目。」;《荀子·君道》:「修冠弁衣裳,黼黻文章,琱琢刻镂,皆有等差。」;《荀子·礼论》:「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鶡冠子·泰鸿》:「刻镂未萌。」解:「木曰刻,金曰镂。」;《淮南子·主术训》:「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淮南子·齐俗训》:「车舆极于雕琢,器用逐于刻镂。」;《淮南子·齐俗训》:「夫雕琢刻镂伤农事者也。」;《淮南子·本经训》:「雕琢刻镂。」;汉、贾谊《新书·瑰玮》:「夫雕文刻镂,周用之物繁多。」;《昭明文选·马融·长笛赋》:「丸挺雕琢,刻镂钻笮。」注:「《尔雅》曰:『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郭璞曰:『治器之名也。』。」;《昭明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阴奉雕琢刻镂之好,以纳其心。」
五、关于刻镂的诗词
六、关于刻镂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