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来源:榕意旅游网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做好我村水旱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水旱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南中村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村范围内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水旱灾害包括:大雨洪水、干旱灾害以及由洪水、地震引发的堤防决口、水闸倒塌、供水水质被侵害等衍生灾害。

  1.4工作原则

  1.4.1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防汛抗旱并举,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不断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1.4.2防汛抗旱工作实行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

  1.4.3防汛抗旱以防洪安全和城镇供水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

  1.4.4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镇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1.4.5坚持依法防汛抗旱,实行公众参与,专群结合。

  1.4.6抗旱用水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满足城镇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

  1.4.7坚持防汛抗旱统筹,在防洪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以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资源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组织指挥及职责

  2.1组织机构

  南中村设立防汛防旱指挥部 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王文全(村委副主任) 副组长:罗应昌(支部副书记) 李连城(支部书记) 成员:卢松华(支部委员)

  鲁传华(支部委员、五组组长)郑永强(村委委员、六组组长) 姚永进(村委委员) 叶林海(村委委员) 陈远红(一组组长) 王秀琼(二组组长) 王守玉(三组组长) 黄树全(四组组长)

  刘木华(禁毒办主任、七组组长) 左家棋(八组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企办,由叶林海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日常工作。

  2.2工作职责

  负责领导、组织全村的防汛抗旱工作,及时掌握全村汛情、旱情、灾情并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及抗旱减灾措施,统一调控和调度全村水利设施的水量,做好洪水管理工作,组织灾后处置,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3、预防和预警机制

  3.1预防预警信息

  3.1.1汛情信息

  结合当地气象部门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并将结果及时报送防汛指挥部和相关成员单位。当预报即将发生严重水旱灾害时,防汛指挥部应提早通知有关区域做好相关准备。发生洪水时,雨情、水情应在30分钟内报到镇防指,为适时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3.1.2洪涝灾害信息

  (1)洪涝灾害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交通运输、通信、工矿企业、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损失。

  (2)洪涝灾情发生后,防汛指挥部应及时向镇防汛指挥部报告洪涝受灾情况,对人员伤亡等重大灾情在灾害发生后,应立即将初步情况报到县防汛指挥部,并对实时灾情组织核实,核实后及时上报。

  3.1.3旱情信息

  (1)旱情信息主要包括:干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受旱范围、影响人口,以及对工农业生产、城乡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2)防汛指挥部应掌握水雨情变化、加强旱情监测,按照《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上报受旱情况。

  3.2预防预警行动

  3.2.1预防预警准备工作

  (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预防水旱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准备。

  (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组织指挥机构,落实防汛抗旱责任人、防汛抗旱队伍的监管措施,加强防汛专业机动抢险队和抗旱服务组织的建设。

  (3)工程准备。对存在病险的堤防、涵闸等各类水利工程设施实行应急除险加固;对跨汛期施工的水利工程和病险工程,要落实安全度汛方案。

  (4)预案准备。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和防御超标准洪水的应急方案,并开展预案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编制的效果,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

  (5)物资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镇防汛指挥部应储备充足的抢险物资。

  (6)通信准备。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等信息及指挥调度指令畅通。

  (7)防汛抗旱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期整改。

  4、防汛应急响应

  依照《防洪法》和《防洪条例》的规定,按照防汛工作的统一部署,实行行政首长责任制。各抢险队在队长领导下,按现场指挥制定的抢险方案,分工合作围绕抢险这一目标,进行有序的工作。

  5、防汛抢险责任制、责任人、通讯联络方式及责任目标。

  5.1抢险责任制

  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尽可能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

  5.2责任目标

  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做到遇设防标准洪水不出险,遇超标准洪水有对策。

  6、抗旱应急响应

  6.1防范措施

  基于旱灾的特殊性及发展形势,使我们认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首先要树立与旱灾作长期斗争的观念。旱灾主要由自然因素引起,而且有很大的随机性,要消灭或完全控制是不可能的,但还是可以通过一定的防御措施和手段来避免的减轻灾害。针对不同等级的干旱,我村采取如下措施:(1)轻度干旱主动到受旱区域查看现场,做好旱情监测、预报工作,随时掌握旱情变化情况,并及时收集灾情;

  (2)中度干旱

  ①加强自我旱情监测,密切注视旱情变化,每月上下旬分析旱情情况,收集灾情并严格按照报旱制度统一归口上报;

  ②采取具体行动,做好抗旱准备工作;

  ③及时向上下级通报旱情的抗旱情况;

  ④按照旱情的变化趋势,适时部署相应的抗旱工作。

  (3)严重干旱

  ①通报域内灾情的抗旱工作情况,随时掌握旱灾的发展趋势;

  ②抗旱指挥部及时召开抗旱工作会议,并部署抗旱工作方案

  ③发布通知,进一步落实各部门的抗旱职责;

  ④启动本抗旱预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