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3篇)

来源:榕意旅游网

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加强兼职心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1.进一步提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在学校里,“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也应该做到“人人是心育工作者”,因为心育是德育及其他各育的基础。要尽快形成由兼职心理教师、德育干部为骨干、班主任、为主体、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2.更好地提高每位班主任心理素养,请心理专家来校进行讲座与培训,学校也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经常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我们的班主任不但具有较好教学经验,更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好的心理素养是管理好班级的基础。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角色优势,既要当好班级管理的“行政长官”,又要当好学生的心理导师。

  3.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都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心育工作水平。通过更多更好的培训和个人学习,更进一步地提高心理咨询的水平。

  二、继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初一,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加强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的指导;

  初二,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技巧;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初三,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压力源”,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和升学观,进行应试心理的辅导与训练。

  三、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1.完善心理咨询室。学校搬入新校舍后,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室。作为个别心理咨询的专门场所,它的建立和完善,直接关系到个别辅导的效果。好的心理咨询环境能使来访的学生降低焦虑,消除疑虑,愉悦情绪,达到更好的交流与沟通。。

  2.丰富个别心理咨询的内容和途径

  咨询内容主要有学习心理辅导、情绪心理辅导、交往心理辅导、青春期心理辅导、自我意识辅导等等。

  咨询途径:一是学生自愿前往咨询; 二是班主任老师推荐; 三是辅导老师访谈。

  3.办好心理咨询信箱,使那些不愿和辅导老师见面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寻求帮助。同时,要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工作制度(如保密原则等)。

  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助于辅导教师、班主任、学校及时了解学生,有的放矢的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1.主要是面对特殊年级及未开心理课班级的学生。

  2.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确定讲座的专题,如青春期心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情绪心理辅导、人际交往心理辅导等,原则上每学期举行一至两次讲座。可请心理专家来学校为师生举行讲座。

  五、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

  1.教师结合学科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自信心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记忆、情感、意志品质;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即教师创设一种和谐、民主、平等、轻松的课堂心理氛围,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合作性更好的发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3.教师利用教材和课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六、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

  1.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要通过黑板报、宣传展板、橱窗、广播、校园网等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如心理保健常识、调节情绪的方法、教师论坛、学生论坛等等。

  2.通过教师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人文因素,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健康人格。

  3.通过创建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提高心理素质。

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基础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尽管我校已经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但在师生中未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在学生群体中,对心理健康持有不正确观念,或者知之甚少的例子还比较普遍。如何消除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正确认识,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甚至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本学期应该重视、优先解决的问题。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做法: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师一个人的事,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应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团体辅导。每个班级每月开展一节心理健康课(或活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心理咨询室。开设“阳光驿站”,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心理咨询室有专任教师负责和专门的工作计划,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环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考虑儿童的审美特点,让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在心理咨询室内设“心理咨询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进行咨询。

  (3)个案教育。以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作为个案对象,以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两种方式研究。采用跟踪研究,合作的方式进行。特别抓好学校住读生的心理咨询,让住读学生能够以平常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住读问题,让他们在住读期间所发生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倾诉与解决。

  3、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每月一节的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老师应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1)学会放松。要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2)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总之,重视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小学生心理健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我们的工作终极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计划

  大石桥市向阳小学

  徐健

  20xx年9月

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教育目的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克服职业倦怠,让每一个教师在阳光的心态下享受幸福生活、开展快乐工作;同时,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及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让他们健康发展,终身受益。

  三、组织与管理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属全员培训,培训内容和考核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系列,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

  1.组织者和责任者

  本学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由范进国校长直接领导,由檀基友副校长组织实施。

  2.教育培训工作分工

  教务处是开展本学期教育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者,具体负责包括培训教师、发放学习材料、检查考核等各项组织、检查和评价工作。学校将妥善安排好本校教师的培训教育时间,集中学习,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的关系。做到四个落实:即组织工作落实,培训计划落实,制度措施落实,考核总结落实;做到五个到位:即思想动员到位,教材到位,培训时间到位,督查措施到位,完成任务到位;建立并管理本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项业务档案,确保培训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

  四、考核评价

  考核分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两部分,各占总参值的50%。

  1.过程性评价。以学校集中培训实际活动为基础,主要通过对教师平时学习表现、学习态度、出勤等的观察记录,给出恰当的培训过程评价。

  2.成果性评价。实践能力主要考核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提高的水平和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能力。在培训结束时,每个教师都要上交心理健康教育个案一篇。

  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两部分的综合,就是该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的最终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