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圣的词语解释是:佛教语。谓凡夫与圣者。佛家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皆为圣者;自此而下,未断惑证理之人,皆是凡夫。凡圣[fánshèng]⒈佛教语。谓凡夫与圣者。佛家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皆为圣者;自此而下,未断惑证理之人,皆是凡夫。
凡圣的词语解释是:佛教语。谓凡夫与圣者。佛家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皆为圣者;自此而下,未断惑证理之人,皆是凡夫。凡圣[fánshèng]⒈佛教语。谓凡夫与圣者。佛家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皆为圣者;自此而下,未断惑证理之人,皆是凡夫。 结构是:凡(独体结构)圣(上下结构)。 拼音是:fán shèng。 简体是:凡圣。 注音是:ㄈㄢˊㄕㄥˋ。 繁体是:凡圣。
关于凡圣的造句
1、青海凡圣律师事务所的王平律师认为,对于住宅是否能够安装防盗网,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业主应依据当地规划等部门的要求来处理。
2、这段故事反复破除相对的执着,举凡好坏、大小、凡圣、智愚,一破到底。
3、丹崖之上的白墙灰瓦勾勒出精美图画,街巷之间的雾漫烟云尽显着凡圣境地。
4、哈妮塔宜兰在亚德凡圣工作后,开始艺术创作,亚德凡圣是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博物馆,而哈妮塔宜兰也是大屠杀幸存者的孙女。
5、佛教认为是法平等,没有高下贵贱之分,任何生命与佛在本质上都是绝对如一的,自性上没有凡圣之分。
关于凡圣的诗词
《缘识·得道超凡圣》 《逍遥咏·得道超凡圣》
凡圣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佛教语。谓凡夫与圣者。佛家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皆为圣者;自此而下,未断惑证理之人,皆是凡夫。引南朝梁沉约《神不灭论》:“自凡及圣,含灵义等。但事有精麤,故人有凡圣。”《法苑珠林》卷二六:“无何,坐终,其髑髏全成无缝,故知凡圣同居,事不可别。”元梵琦《渔家傲·西方乐》词:“佛理在躬如玉璞,须凴巧匠勤雕琢,凡圣皆由心所作。难描邈,华臺宝座珠瓔珞。”
二、网络解释
凡圣凡圣是汉语词汇,拼音fánshèng,出自《神不灭论》。综合释义:佛教语。谓凡夫与圣者。佛家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皆为圣者;自此而下,未断惑证理之人,皆是凡夫。南朝梁沉约《神不灭论》:“自凡及圣,含灵义等。但事有精麤,故人有凡圣。”《法苑珠林》卷二六:“无何,坐终,其髑髏全成无缝,故知凡圣同居,事不可别。”元梵琦《渔家傲·西方乐》词:“佛理在躬如玉璞,须凴巧匠勤雕琢,凡圣皆由心所作。难描邈,华臺宝座珠瓔珞。”凡圣[fánshèng]谓凡夫与圣者也。佛家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皆为圣者,自此而下,未断惑证理之人,皆是凡夫。南朝梁、陶弘景〈茅山曲林馆铭〉:「且天且地,若凡若圣。」;《止观》:「凡圣相衡,判如天壤。」;宋、苏轼〈和陶桃花源〉诗:「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网友释义:凡圣是汉语词汇,拼音fánshèng,出自《神不灭论》。汉语大词典:佛教语。谓凡夫与圣者。佛家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皆为圣者;自此而下,未断惑证理之人,皆是凡夫。南朝梁沈约《神不灭论》:“自凡及圣,含灵义等。但事有精粗,故人有凡圣。”《法苑珠林》卷二六:“无何,坐终,其髑髅全成无缝,故知凡圣同居,事不可别。”元梵琦《渔家傲·西方乐》词:“佛理在躬如玉璞,须凭巧匠勤雕琢,凡圣皆由心所作。难描邈,华台宝座珠璎珞。”其他解释:谓凡夫与圣者也。佛家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皆为圣者,自此而下,未断惑证理之人,皆是凡夫。南朝梁、陶弘景〈茅山曲林馆铭〉:「且天且地,若凡若圣。」;《止观》:「凡圣相衡,判如天壤。」;宋、苏轼〈和陶桃花源〉诗:「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其他释义:1.佛教语。谓凡夫与圣者。佛家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皆为圣者;自此而下,未断惑证理之人,皆是凡夫。
关于凡圣的词语
凡卑 内圣外圣 凡常 凡闇 超凡入圣 凡宾 超凡越圣 凡圣一如 革凡成圣 圣法、圣制
关于凡圣的成语
凡圣不二 革凡登圣 超凡越圣 灵丹圣药 绝圣弃智 超凡入圣 黜昏启圣 规贤矩圣 转凡为圣 絶圣弃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