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幅的词语解释是:古代缠裹足背至膝的布。邪幅[xiéfú]⒈古代缠裹足背至膝的布。
邪幅的词语解释是:古代缠裹足背至膝的布。邪幅[xiéfú]⒈古代缠裹足背至膝的布。 拼音是:xié fú。 注音是:ㄒ一ㄝˊㄈㄨˊ。 结构是:邪(左右结构)幅(左右结构)。
关于邪幅的词语
尺幅寸缣 不修边幅 不脩边幅 断幅残纸 不事边幅 扶正黜邪 柴车幅巾 连篇累幅 革邪反正 邪不压正
关于邪幅的成语
尺幅千里 不修边幅 邪不压正 尺幅万里 云扰幅裂 革邪反正 尺幅寸缣
邪幅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古代缠裹足背至膝的布。引《诗·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毛传:“诸侯赤芾邪幅。幅,偪也。所以自偪束也。”郑玄笺:“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脛,自足至膝,故曰在下。”《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舃”唐孔颖达疏:“邪缠束之,故名邪幅。”
二、网络解释
邪幅邪幅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éfú,指古代缠裹足背至膝的布。综合释义:古代缠裹足背至膝的布。《诗·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毛传:“诸侯赤芾邪幅。幅,偪也。所以自偪束也。”郑玄笺:“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脛,自足至膝,故曰在下。”《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舃”唐孔颖达疏:“邪缠束之,故名邪幅。”网友释义:xiéfúㄒㄧㄝˊㄈㄨˊ邪幅古代缠裹足背至膝的布。《诗·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毛传:“诸侯赤芾邪幅。幅,逼也。所以自逼束也。”郑玄笺:“邪幅,如今行縢也,逼束其胫,自足至膝,故曰在下。”《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舃”唐孔颖达疏:“邪缠束之,故名邪幅。”汉语大词典:古代缠裹足背至膝的布。《诗·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毛传:“诸侯赤芾邪幅。幅,偪也。所以自偪束也。”郑玄笺:“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胫,自足至膝,故曰在下。”《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唐孔颖达疏:“邪缠束之,故名邪幅。”其他释义:1.古代缠裹足背至膝的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