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弊政的词语

弊政的词语

来源:榕意旅游网

弊政的词语有:弊惫,台湾省政府警政厅,弊薮。

弊政的词语有:弊薮,弊弊,弊习。2:结构是、弊(上下结构)政(左右结构)。3:注音是、ㄅ一ˋㄓㄥˋ。4:拼音是、bì zhèng。5:繁体是、弊政。6:简体是、弊政。

关于弊政的单词

maladministration  

关于弊政的成语

政庞土裂  垂帘听政  嘉谋善政  精兵简政  苛政猛于虎  改政移风  鲁卫之政  政荒民弊  秉政劳民  蠹政病民  

关于弊政的造句

1、他们刚好又生逢衰世,面对时病弊政和社会危机,不禁产生忧患意识,有强烈的经世用世愿望。  

2、将来年长,即成冠礼,而亲掌朝政,则振兴汉统,复光武之盛事,为期不远也!如今父亲辅政,平定十常侍之乱,罢黜前朝弊政,擢天下名士相佐。  

3、修弊政,拓疆土、斗权奸,与金人决一死战!且看秀才习武、商贾用兵!“青山徐徐,盈动我心,碧波东去,铁马金戈,情与义该如何取舍?”。  

4、李昪即位之后,积极改革弊政,缓征赋税,兴利除害,休养生息,数年之间,使江淮大地出现相对安定的局面,接着国家即呈现旷土尽辟、桑柘满野的繁盛景象。  

5、奸佞不除,弊政不消,我大唐中兴无望,郎岌不才,但也愿效法先贤,尽匹夫绵薄之力,向今上进言,诛奸除弊,再兴我大唐盛世。  

弊政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弊政bìzhèng。(1)损害公益的政治措施。弊政[bìzhèng]⒈损害公益的政治措施。例改革弊政。英badpolicy;基础解释:损害公益的政治措施改革弊政。

二、网络解释

弊政弊政bìzhèng汉语词汇,是指不良的政令或是腐败的统治。综合释义:不良的政令;腐败的政治。《汉书·公孙弘传》:“夫使邪吏行弊政,用倦令治薄民,民不可得而化,此治之所以异也。”唐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刺史柳蒙等任窃藩条,无心守职,成此弊政,害及平人。”清陈天华《警世钟》:“若説他(曾国藩)不知道这些事体,缘何却把他的儿子曾纪泽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却不敢把朝廷的弊政更改些儿呢?”弊政[bìzhèng]腐败不清明的政治。《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夫使邪吏行弊政,用倦令治薄民,民不可得而化,此治之所以异也。」《孤本元明杂剧.闹铜台.第一折》:「忽听的监仓官弊政,弓兵排列势狰狞。」网友释义:弊政bìzhèng汉语词汇,是指不良的政令或是腐败的统治。汉语大词典:不良的政令;腐败的政治。《汉书·公孙弘传》:“夫使邪吏行弊政,用倦令治薄民,民不可得而化,此治之所以异也。”唐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刺史柳蒙等任窃藩条,无心守职,成此弊政,害及平人。”清陈天华《警世钟》:“若说他(曾国藩)不知道这些事体,缘何却把他的儿子曾纪泽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却不敢把朝廷的弊政更改些儿呢?”国语辞典:腐败不清明的政治。弊政[bìzhèng]⒈腐败不清明的政治。引《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夫使邪吏行弊政,用倦令治薄民,民不可得而化,此治之所以异也。」《孤本元明杂剧·闹铜台·第一折》:「忽听的监仓官弊政,弓兵排列势狰狞。」辞典修订版:腐败不清明的政治。《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夫使邪吏行弊政,用倦令治薄民,民不可得而化,此治之所以异也。」《孤本元明杂剧.闹铜台.第一折》:「忽听的监仓官弊政,弓兵排列势狰狞。」其他释义:〈书〉有害的政治措施:抨击~ㄧ革除~。

三、引证解释

⒈不良的政令;腐败的政治。引《汉书·公孙弘传》:“夫使邪吏行弊政,用倦令治薄民,民不可得而化,此治之所以异也。”唐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刺史柳蒙等任窃藩条,无心守职,成此弊政,害及平人。”清陈天华《警世钟》:“若説他(曾国藩)不知道这些事体,缘何却把他的儿子曾纪泽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却不敢把朝廷的弊政更改些儿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