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x小学今天在这隆重举行“师德在我心中”的演讲活动,这对我市教育系统当前开展行风评议,推动师德师风建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代表了市教育局向x小学举行师德演讲活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今晚演讲的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致以亲切的慰问。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组成部分,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我市教育局历来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议的根本性任务。学期初,市教育局举行“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演讲活动,营造了全市各学校狠抓师德建议的良好氛围。x小学开展这次师德演讲,充分体现该校领导重视师德教育,这必然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标志着我市师德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借此机会,我想向老师们提出两点希望。
一是希望老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师要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献给教育事业;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导人。
二是希望老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教师要自觉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一个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最后,祝师德演讲活动圆满成功;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青春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篇章,用心血灌溉出一片片茂密的森林。有人说他们是蜡烛,照亮了别人却燃烧了自己;有人说他们是园丁,春夏秋冬始终付出,用辛勤的汗水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和栋梁。这群人就是人民教师,他们被尊敬地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说人民解放军是当代最可爱的人,那么人民教师就是当代最平凡却又最伟大的人!
当我还是一个孩童时,我便在心中埋下一颗种子:长大后,我要当一个老师!那时在我的眼里:老师是天底下最了不起的人!就像歌中唱的那样:“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如今,我已实现我儿时的梦想。当我站在三尺讲台上,看着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和那一双双充满求知的眼睛,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和温暖,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要用心对待这份神圣的工作!
在我看来,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要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教给学生知识、教会他们做人。爱心是一丝飘洒在春天的细雨,爱心是一缕照耀在冬日的暖阳。内心有爱的人,对工作和生活也必将充满信心和希望。还记得,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中,很多无名的勇士在房屋坍塌的那一瞬间,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他人生存的机会,这里面,有含辛茹苦的父母,有至死不渝的爱人,更有许多舍己为人的老师!
耐心是峭壁上的一根小草,绕过压在身上的重石,顽强地崭露头角;耐心是悬崖上的一颗小树,只要有一丝缝隙,就会在绝望的土壤里长出生命的奇迹。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耐心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当中,更体现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当中。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需要老师耐心地讲解;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扰时,更需要老师及时发现并耐心疏导。
而责任心,是一种精诚所至的态度,是一种奋发图强的干劲,是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教育关乎学生的一生!有这样一位老师,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责任的理解,他的名字叫——孟二冬。
孟二冬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一生兢兢业业,在教育行业取得了很高的成就。20xx年3月,孟教授主动要求参加了北京大学对口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到那里的第二周,他就出现了严重的嗓子暗哑
症状。医生告诉他要“禁声”,但他又强忍着病痛站在了讲台上。一个月后的一天,孟教授像往常一样带病走进教室,那天,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了《唐代文学》的最后一个课时,倒在了讲台上。随后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这一节课,成为孟教授在新疆支教的最后一课。正是强烈的责任感支撑着他,使他承受着剧痛却不忘自己的职责,这是一种多么高尚而可贵的精神啊!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绿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们就是这张一群平凡而谦逊的人,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当一株株小嫩芽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我们的心底流淌着一股暖流:它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欣慰,是一种自豪,更是一种成就!
这就是人民教师——撒下希望的种子,耕耘心灵的田地,收获梦想的果实!
还是在儿时,老师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对“教师”这一职业期望的种子。这颗种子,渐渐地在我心中生了根,发了芽,后来它终于结出了果实--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也许有人说,教师是平凡的,不象农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象商人,出卖商品,收获金钱;不象科学家,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不象设计师,能设计出新颖的奇装异服……他们只能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地耕耘着自己心中谁也无法理解的希望。
有人说,教师是蜡烛,但是我说,教师比蜡烛更伟大。的确,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但是蜡烛的亮度却随着资源的减少而不断减弱,直至枯竭。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师那“不断补充,不断付出”的特征,却无法从蜡烛身上得到体现。我们教师要高于蜡烛,因为蜡烛不会创新,不会收获!当今社会,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高新科技迅速发展,这无疑让我和我们的学生,都会面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挑战。所以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经受改革的洗礼。那么,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要学习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洗脑”,通过学习,把我们的旧脑筋彻底地洗刷一下,代之以崭新的教育理念。其次,我们要“充电”,通过学习,吸收新知识,提高我们的创新精神。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我不愿意“照本宣科”,更不愿意“老调重弹”,我要创新,我要进步!我要从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地汲取新的能量,来灌溉学生那求知若渴的心灵之田。于是,我不停的学习新教改理论,大胆的创新,不断的学习,总结出“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即以学生的“四动”(动口`动脑`动笔`动情)为主干线索来教学,让学生在动态中自主体学习,提高能力。在此期间,我撰写的《怎样养成练好的作文习惯》获得了省级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当然,这种叫法还很稚嫩,但我相信:只要坚持,在探索中完善,在学习中补充,我一定能迎来自己的“春天”!
唐代大诗人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守业,解惑也”。所以,教师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是“传道”,即传授做人的道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争,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言行``风貌。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及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各位教师们,让我们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可千万别玷污了“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呀!
“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做园丁育花蕾”--这就是我,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以自己的智慧、情感、青春与理想,和三尺讲台定下了无怨无悔的终身之约。我愿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
但是,现在仍有很多教师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生活的清贫,今天,我要郑重地告诉你:即使你过的是清贫的日子,也不要让你的事业清贫!谁说教师这两个字是贫穷者的高尚代码,我要大声地告诉你:不,你错了。教师恰恰是当今社会最富有的人!不信,你看,它拥有无穷的知识和爱心,她拥有无尽的力量和热情;她拥有桃李天下,她拥有宇宙苍穹!不求惊天动地,但求脚踏实地;不求涓流相报,但求青春无悔。朋友们,现在请伸出你热情的双手,为我,为我们这无悔的选择而喝彩吧!
20xx年3月22日星期日晚七点半,为了学习雷锋精神,弘扬中华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做有道德的人,XX学院数理学院组织开展了关于雷锋主题的演讲比赛。
为了保证演讲比赛的公平公正性和专业性,数理学院邀请到数理学院主席魏东波和多名经验丰富的副主席以及各部门部长担任评委。
在演讲过程中,来自数理学院选手依次登台亮相展现演讲的风采,应用与应用数学班、金融班、物理班参赛者各3名,此次比赛以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较量为结果,他们用大方的仪表,优美的声音,激昂的语调,恰当的手势活跃了现场的气氛,比赛期间,每隔一个参赛者就公布上一选手的最后得分,每当这时就将比赛推到了最高潮。
参赛者有的讲述身边的学雷锋典型;有的阐述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有的从平凡的事迹中发掘雷锋精神的时代特征。精彩的演讲充分展示了数理学院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真切表达了他们自觉践行雷锋精神的信念和决心。风趣的语言、感人的故事、崇高的精神,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在场的观众和评委共享着这一宏大的视听盛宴。比赛结束后,评委组代表主席魏东波进行了点评,此次比赛最终决出金融班为第一名。
他们用激昂的文字,饱满的热情飞扬的神采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雷锋精神,我们怎样向雷锋同志学习,如何做一个文明的学生。
这是一统一思想的比赛,是一次凝聚力量的比赛,是一次指导行动的比赛,是一次锻炼能力的比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