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内蒙古呼伦湖景区的导游词(3篇)

来源:榕意旅游网

内蒙古呼伦湖景区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我们要去游览的是内蒙古第一大湖——呼伦湖。呼伦湖与贝尔湖为姊妹湖,位于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草原中心地带的呼和诺尔的湖畔,距海拉尔市61千米,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呼伦湖湖面呈不规则斜长方形,为东北至西南走向,长度为93千米,最大宽度为41千米,湖周长447千米,湖水面积2339平方千米,为构造成因的半咸水湖。呼伦湖西岸为起伏的山峦和险峻的悬崖绝壁;东岸和南岸地势平坦开阔。湖底为泥底,比较平坦,平均水深5.7米,最大水深10米。呼伦湖水的补给除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外,主要来自发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国东部的克鲁伦河以及连接贝尔湖和呼伦湖的乌尔逊河。旧时呼伦湖北与海拉尔河相通,湖水外泄入黑龙江。现已断流成为内陆湖。1958年一1962年间因与湖相通的穆得那亚河被堵塞,湖水上涨2.5米。近年湖面蒸发量与湖泊补给水量取得新的平衡,水位又趋稳定。呼伦湖的自净能力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首先湖的面积大,与多条草原河流沟通;其次由于地处高纬地区,气温低,对湖体浮游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湖体构造特殊,露出30余个泉点,有大量地下水的补给。因此,呼伦湖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区域环境保护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各位游客朋友,呼伦湖地区在史前已经有人类居住。历史上曾数易其名。《山海经》称大泽,唐朝时称俱伦泊,辽、金时称栲栳泺,元朝时称阔连海子,明朝时称阔滦海子,清朝时称库愣湖。而呼伦湖是近代才有的名称,“呼伦”是由蒙古语“哈溜”音转而来,意为水獭;“贝尔”蒙古语意为雄水獭。古代这两个湖盛产水獭,生活在湖边的蒙古人便以动、植物名称来命名山、河、湖、泉的名称。清初,游牧在湖边的蒙古人开始称呼伦湖为“达赉诺尔”。“达赉”蒙古语意为海,“诺尔”意为湖,“达赉诺尔”意为“海一样的湖”。呼伦湖湖水的范围变化非常大,在《山海经》《唐书》这些古书中都有记载。

内蒙古呼伦湖景区的导游词

  来到草原,亲眼见到了蒙古包,可是,你知道蒙古包流传的历史和它的构造吗?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在唐尧、虞舜时,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毡裘、住穹庐,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穹庐”就是淬至今的蒙古族毡帐——蒙古包。从那时算来,蒙古包的历史少说也有4000多年了,蒙古包——一个伟大民族浓缩的历史。

  说说蒙古包的构造:牧民用石块垒起圆形房基,把木杆和皮毛绳穿成的“哈纳”(墙壁架)立在房基上,上面成斜坡状,并搭上“乌尼”(椽子)片。而后在“哈纳”和“乌尼”片的外面包上毛毡或兽皮,一座呈圆形尖顶的蒙古包就落成了,呈圆形蒙古包对大风雪阻力小,下雨时包顶不存水,门小且连着地,雪不易堆积,网状墙便于搬迁时折叠,适合游牧生活,这也许就是蒙古包的结构几千年不加改变的原因吧。

  如果说蒙古包是蒙古人的家的话,那么草原特有的“勒勒车”就是蒙古人一个移动的“家”。

  勒勒车“吱呀呀,吱呀呀”碾过的辙印究竟有多长?年代有多远?现已无法考证。勒勒车是以桦木为造车原料。车瓦、幅条、轮心、车轴、车辕、车架全用桦木做成,质地坚硬,着水受潮不易变形。勒勒车车轮又高又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草原上的勒勒车常常要碾过茂密的草丛、浓厚的积雪、河边湖滨的沼泽地带,由于车轮高大,能避免陷车,畅通无阴。牧人倒扬(搬家),前边载人,后边拉货。勒勒车是草原牧人必备的家当和亲密的伙伴。

  内蒙古呼伦湖导游词5

  草原上的节日有许多,但最有名的还算草原盛会——那达慕。“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游艺、玩的意思。一般活动包括赛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艺表演等。那达慕历史悠久,早在700年前就闻名于世。现在的那达慕一般都在6、7月间举行。这时正是草原牧草茂盛、年头肥壮的丰收季节。牧民需要出售牲畜和畜产品、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草原辽阔,牧民游牧,聚集一起,机会不多,所以,那达慕大会自然也就成了物资交流的大会。

  说到那达慕,不能不说“祭敖包”。“敖包”,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堆子”,它是由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或土堆,一般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茫茫草原,辽阔无边,方向和道路难以确认于是人们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垒石成堆,当做标志。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逐步演变成了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为隆重的祭礼活动。祭祀时,敖包上要插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写有经文的纸旗。祭祀礼仪一般有4种,即:血祭、酒祭、火祭、玉祭,但不论哪种,都要请喇嘛焚香点火,育经念咒。人们都要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3圈,有的要向堆上扔几块小石头等,祈神降福,保佑人畜兴旺。礼仪结束,人们便进入了无拘无束、自由欢迎的阶段。牧民不仅要举行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的活动项目,还要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开怀畅饮。此刻,有些青年男女便悄悄避开人群去谈情说爱了,这就是所说的“敖包相会”吧。不过,现在的“祭敖包”往往是为了旅游的需要而兴行的,礼仪也就更为简单了。

内蒙古呼伦湖景区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从海拉尔乘车沿301国道北行,在茫无边际的草海里,迎着车窗外扑鼻的花香和悦耳的鸟鸣,视野里满目碧绿,愈走愈会感到绿的色彩愈重,远山绿得滴翠。车过陈巴尔虎旗旗府巴彦库仁镇10千米,一个明镜般的湖泊便闯进了你的眼帘,这就是呼和诺尔湖。呼伦湖有八个著名景点,分别为水上日出、湖天蜃楼、石妆恋马、玉滩淘浪、虎啸呼伦、象山望月、芦荡栖鸟、鸥岛听琴。在湖西岸的山岗上,有一座由蒙古包型髙大建筑为主组成的蒙古包群,如同圣洁的白莲花开放在绿野上,这便是接待中外游客的呼和诺尔旅游点,也是近年呼和诺尔草原旅游节和那达慕的会场所在。这座砖木结构的蒙古包型多功能大厅建筑面积520余平方米,高20余米,大厅宽敞明亮,正对厅门处摆放成吉思汗画像,四壁镶嵌着成吉思汗版画组合系列。大厅和蒙古包可容纳600人同时就餐,还可以举办舞会、小型音乐会。大厅两侧设有24个蒙古包。蒙古包以4根色彩艳丽、金壁辉煌的蟠龙立柱支护,宽敞明亮,显得高贵、宽敞,气度不凡;壁毯壁画制作精美,图案古朴,色彩明快。牛、马、羊、胳驼栩栩如生,家具、茶具极富民族特色。在这里可以吃到草原风味全羊宴一手把肉、炒羊肉、爆羊肚、烤羊腿、烤羊肉串、炒心肝肺、炸肉丸、溜羊尾、羊肉汤等,还可以吃到用湖水清煮;汤白似乳、香味扑鼻的鲫鱼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