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贵州山羊规模化养殖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来源:榕意旅游网
农林科研

·329·

贵州山羊规模化养殖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吴琴1王永茂2

(1、贵州省绥阳县科学技术管理服务中心,贵州绥阳563300

2、贵州省绥阳县农牧局,贵州绥阳563300)

摘要:针对目前规模养羊场,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总结出了贵州山羊日常养殖管理技术,为发挥山羊规模生产效

益,加快山羊产业化发展进程提供了安全保障。

关键词:贵州;山羊;规划化贵州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5℃,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牧草萌发早、生长快、产量高、再生能力强,全省牧草资源丰富,天然草地224.86万hm2,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非常益于畜牧业

随着草地生态生产,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饲草资源条件。近年来,

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的全面推进,山羊规模生产迅速发展。贵州山

贵州黑山羊和黔北麻羊等地方特色品种,具羊品种丰富,有贵州白山羊、

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育肥性能好、肉质好、板皮质优等特点。但是在饲养过程中,由于一些规模养羊场,缺乏专业技术和养羊经验,导致羊体质瘦弱,生产性能下降,羊病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导致养羊场经济效益难

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总结出以提高。笔者针对目前规模养羊场,

了贵州山羊日常养殖管理技术,为发挥山羊规模生产效益,加快山羊产业化发展进程提供了安全保障。

1确定羊场的性质和规模

要根据区域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羊场的长远规划来确定羊场的性质,确定后切勿随意变更。羊场规模应根据市场发展趋势,供需要求,建设用地的大小,饲草料的供应量,粪污的处理能力,羊养殖的专业技术支撑,羊场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能力,资金实力等众多因素综合考虑后在确定。

2羊场的选址及规划设计确定羊场规模后,根据规模大小进行选址。选址应按照国家相关规

远离交通干线、远离疫病区等,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定,远离城区、

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利的地方。在羊场建设之前应科学合理的进行

即管理、生产、辅助生产和隔离区。其规划设计,一般羊场分为4个区域,

面积根据生产需要来确定。然后结合羊场用地的地形、地势和风向等自然条件,通常情况,将生活管理区、养殖生产区、草料区、粪污处理区的位置依据主风向从上到下,坡度从高到低来进行位置分配,也可以按与主风向平行的方式进行规划。

3推广高床漏缝楼式羊舍

合理根据山羊生物学特性,结合自然生态及气候特点,在严格选址、

规划布局的基础上,以推广双坡单列式高床漏缝楼式羊舍为宜。由于境内立体气候明显,高低海拔悬殊,四季温差大,为此,修建时要按照不同海拔高度确定楼床高度和羊舍面积,一般在海拔800m以上的地区,楼床高

每间羊舍适宜面积10~12m;海拔800m以下的地区,度为0.8~1.0m,

楼床高度为1.2~1.5m,羊舍适宜面积为12~14m2。应用证明,该类型羊舍在高海拔地区具有防寒、保暧,低海拨地区具有通风、采光性能良好的优点,符合山羊生长发育环境,有利于山羊健康,可有效降低羊群发病率和死亡率。

4建立优质高产种羊群

种羊的繁殖水平是确定羊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种羊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羊群的品质及发展速度。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贵州山羊品种种质特征要求和种用等级标准进行选种。种公羊必须来源于年产两胎,胎产双羔以上母羊后代中的优秀个体,等级最好为一级羊以上;种母羊以选留初产双羔以上的母羊和双胎公羊与双胎母羊繁殖后代的母羊作种用为宜,等级为二级羊以上。这样可有效提高种羊的多胎性能和产羔率。同时,要及时淘汰老龄羊、低产羊、病残羊和不孕羊,不断选育补充优秀青年种羊,保持适龄(1.5~5.0岁)能繁母羊在羊群中的比例达65%~70%,凡不符合选留种用的羔羊和己失去种用价值的种羊要及时育肥出售,使羊群保持旺盛的繁殖能力,提高种羊繁殖水平。

5山羊常年“放牧+补饲”受气候变化、野生牧草生长规律等因素的影响,贵州山羊在不同季节放牧条件下其采食量不同。据研究,春季采食量为日需要量的49.2%、夏季采食量为日需要量的82.2%、秋季采食量为日需要量的93.6%、冬季

可见,仅凭放采食均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和采食量为日需要量的57.4%。

生产的营养需要,为此,对羊群实行补饲十分重要。即白天在不同季节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充分放牧,收牧后2~3h,根据山羊采食的饥饿程度酌情补饲优质牧草和混合颗粒精料,以满足山羊营养需要。精料补饲量:成年羊0.3~0.6kg,羔羊0.1~0.3kg,饲喂时要先干(草)后青(贮),先粗后精,

严禁饮用冰冻水、污蚀水和饲自由采食和饮水,水温应保持在28~35℃,

喂霉烂变质饲料、冰冻饲料等。

6羔羊短期舍饲育肥据测定,9月龄羔羊平均体重可达22.65kg,周岁羔羊平均体重达26.82kg,分别为成年羊体重的66.62%和78.88%。为此,要利用羔羊早期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肉质鲜嫩、多汁、瘦肉多、味美、易消化、产品价

市场需求量大等优点,抓住越冬前草多、营养丰富的时机,对羔羊和位高、

淘汰种羊进行短期全舍饲育肥,育肥期为60~90d,每日每只羊除饲喂青干草、青饲料或青贮料3.5~4.5kg外,并按早、中、晚等量饲喂混合颗粒饲料0.50~0.75kg,自由采食和饮水,达到迅速增重,实现羔羊当年出栏的目的。这样既可加快羊群周转,提高出栏率和出肉率,当年又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又减轻了冬季草场压力,避免了羊群越冬渡春因草

死亡造成损失。此外,要认真分析产品市场价格走势,适时料缺乏而掉膘、

出栏,以实现规模肉羊生产最佳效益。

7山羊疫病预防

“以防在羊养殖过程中,做好疫病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要贯彻落实

为主,防重于治”的山羊疫病防治技术体系,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定期消科学免疫接种、适时驱虫灭疥等工作,从而有效防控山羊疫病发生,减毒、

少羊群损失。

7.1适时驱虫羊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病是常见病,可根据羊寄生虫病发生的季节动态规律,进行驱虫工作。夏秋季节每月驱虫1次。冬春季节每季度驱虫1次,羔羊2月龄后进行1次驱虫,药物以选择高效、低毒药物为宜。

7.2定期环境消毒

要严格实行定期清扫、消毒制度。每天定时清扫羊舍、运动场及周围

污物进行集中发酵处理。每月必须对羊舍、运动场等进行环境,并将粪便、

消毒,每周对饲养用具、料槽、水槽等进行消毒处理,羊群转舍、出栏、引入等必须彻底消毒,避免病原微生物孳生繁衍,以净化养羊场内外环境,保证羊群健康。

7.3科学免疫接种

科学免疫接种是有效防控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措施。根据山羊疫病调查和免疫抗体水平监测结果,目前,在疫病防制上应重点对羔羊痢口蹄疫、山羊痘、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病进行防控,要严格免疫程疾、

序,切实杜绝重大疫病发生。对已发病和疑似病羊要及时清出安置在300m以外,经消毒处理后的隔离舍内进行观察治疗,并迅速对羊舍环境及受污染的用具等进行消毒处理,对病尸粪便及污染物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

参考文献

[1]田树军,赵驻军.影响肉羊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分析[J].北方牧业,2012(12):16-17.

[2]周淑娟.分析肉羊养殖新技术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04):115-116.

[3]徐东晨.当前肉羊养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畜禽种业,2014(9):41-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