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不变的旋律。领导者决策者也,决策者引领者也,故引领者责任大也,唯有与时俱进振奋人心的决策,才能带领学校走向新的征程。我于2008年8月份调入现在的学校,分管德育及安全工作,下面就我的工作实际结合校长培训的学习内容谈谈创新思维的妙用。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面对的的孩子是一张白纸,唯有教师用真心、爱心、耐心、信心,才能在这张纸上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而眼前的德育工作存在者重理论、轻实践;重言教、轻身教;教育方式落后;教育方法单一、死板等问题,学生对教师的说教要么听不懂,要么不愿听,德育教育成了僵化的模式,教育效果也没有预期的效果。就比如说吃零食、扔废纸,费水费电这些小事,老抓老也不见成效,班主任说的累,政教处检查的累,学生照样我行我素。针对这一情况,我召开全体班主任会议,统一思想,商讨策略,寻找捷径,达成共识。
一、转变教育思想,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主体教育论出发,现代教育观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做主人,教师必须先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再加强学生自身主体意识,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来展示学生主体人格。通过校园广播宣传这些行为的危害,通过班队会明确目标,再通过组织一系列“小主人”活动,如“我是校园小主人”、“我爱我校”、“我为学校添光彩”等主题活动,告诉学生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让学生觉得吃零食对身体不好,扔废纸影响环境,废水废电是不好的生活方式。让学生先从自身觉醒做起。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政教处每班抽二个人组成学校文明礼仪督查组,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
三、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危机意识与合作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
的社会,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参与竞争,可以使学生在竞争中既培养了竞争意识,又提高了竞争能力,同时养成了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向上,坚韧顽强的品格。通过期末述职考评、末席淘汰等方法,使每个参与管理的学生有一种危机感,使他们知难而上,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在竞争中,更强调一种合作意识,使他们看到只有合作起来,团结起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使学生能尝试建立一种民主、合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