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静珠 朱 英
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22期
作者单位:201800上海市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老年科
姚静珠:女,本科,护师,护士长
姚静珠 朱英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科发生多重耐药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老年科的366例感染病例进行细菌学检测,做相应的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366例中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28例,发生率为7.65%。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基础疾病重、住院时间长、免疫功能低下、侵袭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结论: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发生。
关键词老年病房;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22.035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出现耐药的细菌[1]。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细菌耐药形势严峻,多重耐药菌也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易造成暴发流行,并且呈现复杂性、难治性、预后差等特点[2]。而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患者住院人数也日益剧增,老年科患者病情重、抵抗力差、住院时间长,使用大量抗菌药物且使用抗菌药物级别较高,因此多重耐药菌就应运而生。本文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在我院老年科的366例感染病例进行细菌学检测,做相应的药物敏感试验,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28例,及时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各级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避免院内交叉感染,以保障其他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对收治我科的366例感染病例进行细菌学检测,做相应的药物敏感试验,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28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72~95岁,平均年龄83.5岁。平均住院天数25.4 d。
2发生MDRO的原因分析
2.1入院诊断前6位的疾病主要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脑梗死后遗症、恶性肿瘤、冠心病、高血压。同时患有3种及以上的疾病18例,占64.2%。
2.2感染部位分布下呼吸道19例,泌尿道7例,血液2例。
2.3侵袭性操作留置尿管9例,气管切开5例,使用呼吸机3例,深静脉导管5例。
2.4使用抗菌药物种类≥2种19例,<2种9例。
2.5MDRO病原菌种类及构成28份送检标本检出病原菌31株,病原菌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见表1。
2.6发生MDRO的危险因素老年患者基础疾病重、住院时间长,免疫功能低下,侵袭性操作,滥用抗菌药物。
3护理
3.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科室接到多重耐药菌的报告单后,在住院患者一览表处贴上“床边隔离”的黑色警示标识,在患者的床尾挂“接触隔离”的红色警示标识,病历牌用不同颜色与普通患者区分。患者床旁置快速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安排患者在单间病房或同一类菌株感染患者于同一病房,暂时无条件时则实施床边隔离,将患者安置在病房的下风口。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物品(如体温表、听诊器等)做到专人专用,并与普通患者使用的物品分开消毒。在患者的床旁放置专用的有盖垃圾桶,套两层黄色感染性垃圾袋,所有接触患者的感染性垃圾集中放置在垃圾桶内,由物业人员每天集中收集处置。MDRO患者使用过的床单、被套等物品先放入2000 mg/L的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1 h后,再送洗衣房清洗。病室用紫外线消毒30 min,2次/d;每日定时开窗通风(避免对流风)2次,每次15~30 min。
3.2加强各级人员管理和培训
3.2.1医护人员培训进行查房、治疗或护理时应先普通患者后MDRO患者。接触患者的黏膜、血液、体液、痰液、粪便、排泄物时,注意加强个人防护,戴手套、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进行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留置尿管等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污染,同时要及时拔除不必要的导管,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据有关文献报道,医护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而手卫生是一种最经济、最基本、最简便、最易行的有效预防与控制病原菌传播的手段[3]。多重耐药菌主要以接触方式传播,因此,必须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认真执行六步洗手法。在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每次接触患者前后要认真、彻底、有效地洗手或使用手部专用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
3.2.2其他人员培训定期对护工、保洁员、配餐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当科室接到MDRO感染通知,及时通知该患者的护工,指导督促护工护理患者时应戴手套,接触患者前后都应洗手。护工同时护理多名患者时先处理普通患者再接触MDRO感染的患者。通知保洁员,在MDRO感染患者的卫生间放置2000 mg/L的有效氯消毒液,该患者房间使用的抹布、拖把都应做到专人专用,并与普通患者分开消毒。MDRO感染患者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使用后放入床旁套
双层黄色垃圾袋的感染性污物桶内统一处理。未使用一次性餐具时患者使用后应用有效氯浸泡消毒。
3.2.3探视、陪护人员的管理加强对探视、陪护人员的健康宣教,让其了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害以及如何控制预防交叉感染等相关知识。在每个病房内放置快速手消毒剂,指导探视、陪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均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双手消毒或用流动水洗手,在探视上做到定时间、定人数,减少探视,切断通过患者家属传播的途径。
3.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是目前我国和全世界都面临的严重问题,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浪费医疗资源,还可加速耐药细菌的蔓延。因此,做到尽早正确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并根据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盲目和滥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4结论
老年患者基础疾病重、住院时间长、免疫功能低下,再加上侵袭性操作及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往往易产生多重耐药菌感染,而多重耐药菌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特点,不仅对老年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而且还增加了患者的家庭负担,浪费了医疗资源[4]。因此,要重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规范医疗护理操作行为,加强各级人员院感知识的培训,认真落实手卫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保障患者及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2):65-66.
[2]杨玉杰,李萍,李玲敏,等.老年住院病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综合干预[J].护理研究,2012,26(7B):1860-1861.
[3]刘劲红,付成华,杨波,等.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调查分析及干预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8上):770-771.
[4]倪英,尉晨,李光辉.老年病房感染控制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21(13):2733-2735.
(收稿日期:2013-07-02)
(本文编辑 崔兰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