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跨校区形势下提高新校区教学质量的研究

跨校区形势下提高新校区教学质量的研究

来源:榕意旅游网
第12卷第5期 2010年9月 大 of Dali连民族ionali学院学报 Journalan Natties University Vo1.12,No.5 September 2010 文章编号:1009—315X(2010)05—0491—03 跨校区形势下提高新校区教学质量的研究 周庆健,焦 佳,张友,刘 强 (大连民族学院理学院,辽宁大连116605) 摘要: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的立校之本,跨校区教学给新校区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带来了很多前所 未有的困难。针对大连民族学院金石滩校区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相 应的解决方法,对新校区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跨校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On Improving Quality of Teaching in a New Campus in a Multi——campus Situation ZHOU Qing—jian,JIAO Jia,ZHANG You,LIU Qiang (College of Science,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 16605,China) Abstract: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the found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Multi— campus teaching causes many unprecedented problems to the assuranc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a new campus.This paper researches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ampus of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in Golden Pebble Beach and proposes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and relevant solutions,thereby contributing to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the new campus. Key words:teaching reform;quality of teaching;multi—campus teaching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 型向大众化的转变进程迅速加快,高等教育的规 模也逐步扩大,各高等院校合并调整、扩建新校区 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多校区办学应 运而生。大连民族学院(以下简称本校)金石滩校 区于2009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3000余名新生开 始了大学一年级的学习和生活。但跨校区办学如 何提高新校区教学质量是所有具有这种办学模式 的学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J。本文主要从跨校区 教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以本校为例,根 据实际情况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区,新校区在金石滩,两校区之问需要半小时的车 程,且公共交通不便。主校区是教师们的主要工 作地点,大部分教师家在开发区,更有一部分住在 大连市内,主要是乘坐学校的班车往返。教师都 承担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有的老师甚至同一 天上下午在两校区分别有课,工作的繁忙与空间 的距离使得教师疲于在两个校区间甚至三个地区 之间穿梭奔走,教师与新校区学生交流太少。对 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来讲,教师的答疑辅导很重要, 但教师们下课后必须坐班车回老校区或回市内, 不能固定且长期的给有疑惑的学生及时答疑,缺 乏辅助教学,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受到一定 影响。 1存在的问题 (1)师生问的交流较少。本校主校区在开发 收稿日期:2010—05一O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10872045);大连民族学院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09A207);大连民族学院教 改项目(Y一09—2009—11)。 作者简介:周庆健(1978一),男,山东邹城人,讲师,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学教育和金融数 学与模糊粗糙集的研究。 492 大连 民 族 学 院 学 报 第12卷 (2)不同年级学生间的交流较少。目前在新 校区的学生都是大一新生,与老生几乎没有交流, 无法与同专业的学长们沟通学习,吸取学长们的 好的学习经验,很难避免易走的弯路和易犯的错 误。 学期理学院数学系教师在期中考试后根据同学成 绩不太理想的情况下,利用周末时间对同学进行 答疑辅导就收到良好的效果,对学生成绩的提高 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最终期末考试成绩比期中有 了很大提高。 (3)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学校已开 辟的BLACKBOARD教学平台与同学加强课下交 (3)教育氛围相对缺乏。校园文化与学习气 氛对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影响不容忽视。良好的学 习氛围需要长时间的积淀而形成,由于金石滩校 流,布置课堂和课后作业,上传模拟试题及分析, 教学视频观摩,网上留言,建立专门的网上答疑系 区远离主校区且刚刚开始投入教学,很多条件要 慢慢改进,所能开展的教学活动较少,不能像老校 区一样经常组织座谈会、报告会等,难以营造浓郁 的学习氛围。 2解决方案 2.1指导原则 从教师方面,合理的分配工作时间,适当对新 校区进行倾斜和照顾,提高奉献精神和积极性,主 动增加和新校区同学的沟通,找到合适的办法,为 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学生方 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加课余学习时间,主动 和教师沟通,提高学习成绩。 2.2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第一课堂。不同校区教学资源 的配置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教学的具体实施要因 地制宜,根据教育规律和现有资源,会同学校教学 职能部门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做好课程安排的工 作,为教学改革创造条件。以往的第一课堂是以 知识的传授为主,虽然部分教师已经开始尝试利 用第一课堂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但主要还 是针对自己的课程。在第二课堂还没有完善之 前,要抽出一部分时间用于与学生在学习方法、学 习态度等方面的沟通,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勤于 自学、爱好学习的好习惯,烘托建设新校区学习氛 围。这就需要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安排。 (2)尽快建设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活动是课 堂教学的延伸,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 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 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 力。老校区的第二课堂已经相对完善,是所有师 生多年努力的结果。新校区在条件不够成熟的情 况下,建设第二课堂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教师 可适当增加课外辅导时间,比如利用在新校区但 无课的时间为同学答疑,另外可适当在自己无课 的时间比如周末排班为同学进行辅导,O9—10—1 统,这些方法都应进一步应用此平台推广。或者 可应用现代化的交流方法比如QQ、E—mail,或者 建立教师自己的博客等方法来和同学进行沟通。 2.3相关建议 (1)加强文化建设。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 营造新校区的文化氛围,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营造同学们的精神家园,定期邀请高水平的教授、 学者、知名人士到新校区做各种报告,让新校区的 同学们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接受和理解新鲜事 物,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增加两校区同学 之问的联系,可经常组织活动,举办座谈会,让老 校区的学长们把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经验传授 给新校区的新生同学们,作为同龄人,他们之间是 非常容易沟通的,不少新生都提出他们希望了解 高年级同学们的学习状况,通过观察他们来确定 自己的学习目标,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学习习惯。 (2)调整管理与督导策略。学校要加强对教 师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工作激情, 从物质上适当提高这部分老师的待遇以作为对他 们工作的肯定和回报。学校为教师实施新校区教 学提供相关信息和指引,服务教师的同时对教师 也提出相应要求,比如在上课期间不定期抽查点 名来加强课堂教学纪律的管理,要求教师进行工 作小结。学校组织教学督导队伍进行听课,保证 教学质量。另外教师要加强集体备课和对年轻教 师的预教活动。完善及加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 学校实现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战略转移的重要 要求,多校区办学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 在“一个大学”的思路下,各校区协调发展共同实 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 平,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3)完善教辅工作。为方便教师通勤,可根据 课表及实际情况灵活调度班车。在生活区如宿 舍、食堂、图书馆等地适当增加自习座位,方便学 生学习。 第5期 周庆健,等:跨校区形势下提高新校区教学质量的研究493 (4)提供学生互助的条件。拓宽长期实行的 式之一,而教学质量又是高等院校的立校之本。 同学勤工助学政策,向学校组织部和教务处提出 跨校区教学对新校区的教学质量的保证带来了很 建议,适当创设专门为新校区同学教学辅导的岗 多问题,本文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位,组织老校区学习好的老生为新校区同学提供 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学习上的辅导答疑,这不仅可增加部分同学的经 济收入,更主要的是可为新校区的新同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提供帮助。作为民族院校,新生来自祖国不同的 [1]金凌虹.我校多校区教学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民族地区,他们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很需要更多 [J].台州大学学报,2005(5):58—61. 的面对面的单独辅导和帮助,这种方法对他们成 [2]林秀梅.山东经济学院跨校区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 绩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科技信息,2009(13):135—136. [3]黄亚飞,樊绍胜.跨校区理工科专业课程群答疑平台 3 结语 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109—111. 当前,多校区办学是许多高等院校的办学模 (责任编辑刘敏) 大连市科技局局长刘晓英一行考察大连民族学院 7月29日,大连市科技局局长刘晓英、副局长安邦栩、大连金州新区科技局副局长冯海波 等一行6人来到大连民族学院,在校领导黎树斌、刘玉彬、范圣第、杜元虎的陪同下,先后考察 了创新中心、光电子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并听取了院长刘 玉彬关于学校为大连地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情况介绍,同时与相关二级学院、研究中心负责 人等进行了座谈。 在座谈中,市科技局领导对学校积极依照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通过设立光电 子技术研究中心、防灾减灾研究中心和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 务给予充分肯定。刘晓英局长建议:学校要继续加强与国外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多渠道积极争 取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抢抓机遇、积极拓展学校发展空间;学校的学科建设要进一步与地方 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密切结合。希望学校各学科及科研机构要结合自身特点与企业联合积极 申请国家、省市地方科技项目,充分利用和发挥已有的科研条件,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大 连市科技局也将在促进学校与地方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建设具有特色的公共技术研究平台、 申报国家专利和国家级科研奖励和建设大学科技园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大连民族学院科技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