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科技服务新农村致富百姓专家论坛10.16627/j.cnki.cn22-1215/s.2019.04.039荫工作研究荫我国农产品安全现状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陈静(梅河口市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与农能源管理站135000)“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餐桌”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给农产品的消费者身体健康方面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也给生产者的切身利益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者带来了新的挑战。1农产品安全现状分析农药是农作物产量提高的重要保障,为了减少病虫害,农户在生产环节农产品农药化肥过度施用。据有关调查检测结果表明,主要农产品(包括粮、果、菜、肉、蛋、奶等)中均残留农药、重金属和亚硝酸盐等污染物在大田作物中,农产品的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类,其中以铅、镉、铜最为突出;蔬菜中有机氯、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残留较普遍,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超标也十分严重。我国农药年产约70%统的污染,的农药残留土壤中,170万吨,农田平均需近1千克/667平方米,且60%~使得耕地肥力明显下降,继而引发其对土壤、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水源等生态系大部分施用的农药未能作用于农作物,而是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导致大气、土壤与地下水的污染。加强农产品病虫害综合治理的研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把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控制在允许标准之内,把病害虫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以确保农产品生产的优质、丰产、安全,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任重而道远。2.12存在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环境被污染,工业生产重视效益忽视环保,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工业三废排放量逐渐增大,废气、废水、废渣的随意排放导致大气被污染、农田土壤被污染、灌溉水被污染,农产品生产环境不断恶化。受到污染的土壤上种植的农作物,不仅产量受影响,品质受影响,更严重的是安全性受到影响,土壤、大气、灌溉水中的有害物质,会被一些农作物吸收,2.2为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化肥的不当使用,从而传递到食品中去,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人类健康。农作物生产者长期地、不当地、过度地施用化肥,造成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一些磷肥、钾肥中含有砷、铅、镉等重金属元素),作物吸收并传递到食品中去,危害人类健康。2.3为节省人力物力、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滥用,提高产量、追求农产品外观,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一些农业生产者在杀虫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上,违规使用限制使用的农药、超量使用农药、超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造成农产58·欢迎刊发广告,欢迎种业界商家朋友赞助、协办。品上农药残留和植物激素残留,2.4危害人类健康。养殖者为追求高产,滥用兽药、激素,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家禽、家畜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兽药、动物激素等造成家禽、家畜体内的药物残留,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体,2.5干扰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严重者还会致癌。我国不少农民为争取果菜早上市大量使用催生剂和激素,食物加工中滥加化学添加剂,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滥施化学剂,使农产品质量下降,造成水果、蔬菜和肉类口感和安全性较差,有的还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因蔬菜、水果农药污染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并不鲜见。另外,少数厂商见利忘义,不顾人们的健康,使用国家已明令禁止的添加剂加工农产品,造成如“瘦肉精”、“毒大米”、“金华火腿”等恶性事件,对社会、对整个食品行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使消费者在选购农产品时,心存顾虑,缺乏安全感。2.6我国农产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数量虽多,检测技术落后但多为小型和常规设备,自动化和精密程度较低,确证检测技术需要依赖昂贵的进口仪器,甚至是配套前处理设备也依赖国外进口,很少有检测机构可以达到超痕量分析水平。二是检测方法落后,我国还没有检测机构拥有一次进行上百种药物的多残留分析技术。目前,我国农业环境监测机构能检测项目约140个,差距非常明显;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对食品中危害的溯源及鉴定能力;同一农产品受多种甚至多类污染物混合污染现象客观存在,如花生极易同时遭受农药残留和黄曲霉毒素等混合污染,大米极易遭受重金属、农药残留和生物毒素等混合污染,因此,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混合污染同步检测技术。三是我国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低。我国已制定的79种农药197项限量标准中,只有33种农药有配套检测方法。四是标准参考物质缺乏,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试剂盒目前很少或技术水平不符合要求。2.7一些在生产白酒、应用新原料、新技术、饮料、新工艺带来了农产品酱油等产品过程中使用的菌种产生(食品)安全问题霉菌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辐射技术、辐照技术还不成熟,不同种类产品最低辐照有效剂量以及相关辐照剂量参数还不确定,可能使产品中的营养成分发生变化,带来安全问题。另外,转基因技术应用给农产品安全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2.8农产品包装、农产品包装、运输,运输和储藏技术落后搬运人员,包装场所,储藏库房,包装物,容器卫生规范,水产品冷藏,运输与货架储存,冷冻集装箱卫生标·专家论坛准和检验检疫规程还很不完善?我国农产品在田间地头采收开始,就没有进行标准化的分级与包装,优劣混杂、大小不分,很少有分等级包装,主要是以散装形式上市交易,采用的运输车往往不符合规范的卫生与温度环境,农产品运到批发市场或配送中心,接收和储存场地也是在露天、不合格的卫生和温度环境下完成,不正确的运输和仓储方式为食品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储运中的农产品大都是采用大袋包装,一般用网袋、纸箱、筐子、塑料袋等。生鲜农产品要求储存、运输和交接始终在冷链环境下,才能保证质量安全、新鲜度以及营养度,但许多商户考虑物流成本,采用的运输车往往不符合规范的卫生与温度环境,农产品运到批发市场或配送中心,接收和储存场地也是为降低包包装成本,大部分农产品包装质地差、防护能力弱,对农产品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如纸质、木质包装材料自身含有害物质较少,但对农产品的保护程度相对较差,容易破碎而造成农产品的损毁和污染。具有应用前景的清洗剂配方、保鲜剂、保鲜纸种类还不多,综合保鲜技术尚不成熟,防腐保鲜性能的新型包装材料和低温冷藏设备还非常缺乏。2.9销售环节混乱吉林蔬菜展示新形象创新发展要政府投入较多的资金和人力,主要的突破方向是:政府应当研究当地的农产品生产情况,了解生产面积和从业者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适应的监测机构,使得监测机构有能力完成分内的工作,避免出现监测机构过少或者过多的问题,减少政府资金的浪费。要培养专业的监测人才队伍,有的地区监测人员能力较差,根本无法完成监测工作,问题比较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以及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对于这些地区,政府要提供更多地资金支持,并引导优秀的人才到这些地区工作,平衡监测人才的分布,让人们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选择农产品。3.3引进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我国的农产品生产技术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就给生产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更多地发展机会,相关人员应当在工作中加强研究和创新,不要满足于现状。要探索出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通过技术的提升,降低农产品中的有害成分。如果自身的创新能力不强,则可以向国外的发达国家学习,通过引进专业的技术来提升自己的生产能力,当然并不是全部引进,对于不适合自身的技术也应当舍弃。3.4社会监督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因为社会监督的力加强社会监督量非常强大,每个消费者都是监督的一分子。消费者在消费、食用过程中,往往能发现农产品的不良问题,虽然这样的监督方法水平不高,但是效果较好。相关部门要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诉求渠道,当消费者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反馈。同时,还应当对重要的线索提供者给予奖励,帮助消费者提升监督的意识,使得社会监督更具效率。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政府应在总结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从而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保障。参考文献(12):34.[2][1]李源民,杨金梅.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农产品管理与科技,2011,全国农产品经营企业多为个体工商户,缺乏必要措施、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经常有不法商贩销售伪劣商品和过期商品,或者是以次充好,使消费者蒙受损失。农村集镇的农贸市场、村庄的农户小商店,其小生产的混乱管理、行业经营模式的不规范等都使得假冒劣质食品容易扎根于农村流通市场。农村经营者则正好顺应了农村消费的低级需求,其中进货时就包括了一些假冒伪劣食品。而且,大多数农民消费者也无索要票证的意识和习惯,经营业主们食品进、销售时帐薄等记录也不完整。另外,由于多数农民经济实力有限,购买力较弱,农民往往要隔段时间再釆购食品,甚至于有的还通过赶集来购买食品等。这样一来,食品销售的速度较慢,更新周期较长,而受现实资金等的制约,农村存储条件较差,最终会使得食品变质过期。3.1提升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3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在农产品生产工作中,相关政府部门要乔元昌.浅谈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与控制.科技致富向导,2010,(12):49.加强宣传,强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例如,宣传农药使用超标导致消费者中毒的案例,或者教会生产者如何进行农药喷洒等。通过宣传工作,生产者的安全意识会得到提升,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会将安全问题摆在最为重要的位置,能够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当然,这种工作的投入比较大,需要政府勇于承担,为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市场的稳定,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投入,通过短时间的投入,获取长远的回报,为建设和谐、安全的农产品市场环境做出贡献。3.2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测机制政府部门在农产品的监测工作中,承担着主要的责任。为了有效地完成监测工作,需只有合作,才会成功。吉林蔬菜杂志,圆您致富之梦!·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