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之莲⾹》原⽂及译⽂
引导语:《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说集。下⾯是yjbys⼩编为你带来的《聊斋志异之莲⾹》原⽂及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
桑⽣,名晓,字⼦明,沂州⼈[1]。少孤[2],馆于红花埠[3]。桑为⼈静穆⾃喜[4],⽇再出[5],就⾷东邻,馀时坚坐⽽已。东邻⽣偶⾄,戏⽈[6]:“君独居不怪⿁狐耶?”笑答⽈:“丈夫何畏⿁狐[7]?雄来吾有利剑,雌者尚当开门纳之。”邻⽣归,与友谋,梯妓于垣⽽过之,弹指叩扉。⽣窥问其谁,妓⾃⾔为⿁。⽣⼤惧,齿震震有声。妓逡巡⾃去。邻⽣早⾄⽣斋[8],⽣述所见,且告将归。邻⽣⿎掌⽈:“何不开门纳之?”⽣顿悟其假,遂安居如初。
积半年,⼀⼥⼦夜来叩斋。⽣意友⼈之复戏也,启门延⼊,则倾国之姝[9]。惊问所来,⽈:“妾莲⾹,西家妓。”埠上青楼故多[10],信之。息烛登床,绸谬甚⾄。⾃此三五宿辄⼀⾄。
⼀⼣,独坐凝思,⼀⼥⼦翩然⼊。⽣意其莲,承逆与语[11]。觌⾯殊⾮:年仅⼗五六,袖垂暑[12],风流秀曼[13],⾏步之间,若还若往[14]。⼤愕,疑为狐。⼥⽈:“妾,良家⼥,姓李⽒。慕君⾼雅,幸能垂盼。”⽣喜。握其⼿,冷如冰,问:“何凉也?”⽈:“幼质单寒,夜蒙霜露,那得不尔!”既⽽罗糯衿解,俨然处⼦。⼥⽈:“妾为情缘,葳蕤之质[15],⼀朝失守。
不嫌鄙陋,愿常侍枕席。房中得⽆有⼈否?”⽣⽈:“⽆他,⽌⼀邻娼,顾亦不常[16]。”⼥⽈:“当谨避之[17]。妾不与院中⼈等[18],君秘勿泄。彼来我往,彼往我来可⽿。”鸡鸣欲去,赠绣履⼀钩[19],⽈:“此妾下体所著,弄之⾜寄思慕。然有⼈慎勿弄也!”受⽽视之,翘翘如解结锥。⼼甚爱悦。越⼣⽆⼈,便出审玩。⼥飘然忽⾄,遂相款昵。⾃此每出履, 则⼥必应念⽽⾄。异⽽诘之。笑⽈:“适当其时⽿。”
⼀夜莲来,惊⽈:“郎何神⽓萧索[20]?”⽣⾔:“不⾃觉。”莲便告别,相约⼗⽇。去后,李来恒⽆虚⼣。问:“君情⼈何久不⾄?”因以相约告。李笑⽈:“君视妾何如莲⾹美?”⽈:“可称两绝。但莲卿肌肤温和。”李变⾊⽈:“君谓双美,对妾云尔[21]。渠必⽉殿仙⼈[22],安定不及。”因⽽不欢。乃屈指计,⼗⽇之期已满,嘱勿漏,将窃窥之。
次夜,莲⾹果⾄,笑语甚洽。及寝,⼤骇⽈:“殆矣!⼗⽇不见,何益惫损[23]?保⽆有他遇否?”⽣询其故。⽈:“妾以神⽓“验之,脉析析如乱丝[24],⿁症也。”次夜,李来,⽣问:“窥莲⾹何似?”⽈:“美矣。妾固谓世间⽆此佳⼈,果狐也。去,吾尾之,南⼭⽽⽳居。”⽣疑其妒,漫应之。
逾⼣,戏莲⾹⽈:“余固不信,或谓卿狐者。”莲亟问:“是谁所云?”笑⽈:“我⾃戏卿。”莲⽈:“狐何异于⼈?”⽈:“惑之者病,甚则死,是以可惧。”莲⾹⽈:“不然。如君之年,房后三⽇,精⽓可复,纵狐何害?设旦旦⽽伐之[25],⼈有甚于狐者矣。天下痨⼫瘵⿁[26],宁皆狐蛊死耶?虽然,必有议我者。”⽣⼒⽩其⽆,莲诘益⼒。⽣不得已,泄之。莲⽈:“我固怪君惫也。然何遽⾄此?得勿⾮⼈乎?君勿⾔,明宵,当如渠窥妾者。”是夜李⾄,裁三数语,闻窗外嗽声,急亡去。莲⼈⽈:“君殆矣!是真⿁物!昵其美⽽不速绝,冥路近矣!”⽣意其妒,默不语。莲⽈:“固知君不忘情,然不忍视君死。明⽇,当携药饵,为君以除阴毒。幸病蒂尤浅,⼗⽇恙当已。请同榻以视痊可。”次夜,果出⼑圭药啖⽣[27]。顷刻,洞下三两⾏[28],觉脏腑清虚,精神顿爽。⼼虽德之[29],然终不信为⿁。
莲⾹夜夜同衾偎⽣;⽣欲与合,辄⽌之。数⽇后,肤⾰充盈[30]。欲别,殷殷嘱绝李。⽣谬应之。及闭户挑灯,辄捉履倾想。李忽⾄。数⽇隔绝,颇有怨⾊。⽣⽈:“彼连宵为我作巫医[31],请勿为怼[32],情好在我。”李稍怿。⽣枕上私语⽈:“我爱卿甚,乃有谓卿⿁者。”李结⾆[33]良久,骂⽈:“必淫狐之惑君听也:若不绝之,妾不来矣!”遂鸣呜饮泣。⽣百词慰解,乃罢。隔宿,莲⾹⾄,知李复来,怒⽈:“君必欲死耶!”⽣笑⽈:“卿何相妒之深?”莲益怒⽈:“君种死根,妾为若除之,不妒者将复何如?”⽣托词以戏⽈:“彼云前⽇之病,为狐祟⽿。”莲乃叹⽈:“诚如君⾔,君迷不悟,万⼀不虞[34],妾百⼝何以⾃解?请从此辞。百⽇后,当视君于卧榻中。”留之不可,怫然径去[35]。由是于李夙夜必偕。约两⽉余,觉⼤困顿。初犹⾃宽解;⽇渐赢瘠,惟饮粥⼀瓯[36]。欲归就奉养,尚恋恋不忍遽去。因循数⽇,沉绵不可复起。邻⽣见其病惫,⽇遣馆僮馈给⾷饮。⽣⾄是疑李,因谓李⽈:“吾悔不听莲⾹之⾔,以⾄于此!”⾔讫⽽瞑。移时复苏,张⽬四顾,则李已去,⾃是遂绝。
⽣赢卧空斋[37],思莲⾹如望岁[38]。⼀⽇,⽅凝想间,忽有搴帘⼊者,则莲⾹也。临榻哂⽈:“⽥舍郎[39],我岂妄哉!”⽣哽咽良久,⾃⾔知罪,但求拯救。莲⽈:“病⼊膏肓[40],实⽆救法。姑来永诀,以明⾮妒。”⽣⼤悲⽈:“枕底⼀物,烦代碎之。”莲搜得履,持就灯前,反复展玩。李⼥⼊[41],卒见莲⾹[42],返⾝欲遁。莲以⾝蔽门[43],李窘急不知所出。⽣责数之[44],李不能答。莲笑⽈:“妾今始得与阿姨⾯相质[45]。昔谓郎君旧疾,未必⾮妾致,今竟何如?”李俯⾸谢过。莲⽈:“佳丽如此,乃以爱结仇耶?”李即投地陨泣[46],乞垂怜救。莲遂扶起,细诘⽣平。⽈:“妾,李通判⼥[47],早夭,瘗于墙外[48]。已死春蚕,遗丝未尽[49]。与郎偕好,妾之愿也;致郎于死,良⾮素⼼。”莲⽈:“闻⿁利⼈死,以死后可常聚,然否?”⽈:“不然。两⿁相逢,并⽆乐处;如
乐也,泉下少年郎岂少哉!”莲⽈:“痴哉!夜夜为之,⼈且不堪,⽽况于⿁!”李问:“狐能死⼈,何术独否?”莲⽈:“是采补者流,妾⾮其类。故世有不害⼈之狐,断⽆不害⼈之⿁,以阴⽓盛也。”⽣闻其语,始知狐⿁皆真,幸习常见惯,颇不为骇。但
念残息如丝,不觉失声⼤痛。莲顾问:“何以处郎君者?”李赧然逊谢。莲笑⽈[50]:“恐郎强健,醋娘⼦要⾷杨梅也。”李敛衽⽈[51]:“如有医国⼿[52],使妾得⽆负郎君,便当埋⾸地下,敢复然于⼈世耶!”莲解囊出药,⽈:“妾早知有今,别后采药三⼭[53],凡三阅⽉[54],物料始备,瘵蛊⾄死[55],投之⽆不苏者。然症何由得,仍以何引[56],不得不转求效⼒。”问:“何
需?”⽈:“樱⼝中⼀点⾹唾⽿。我⼀丸进,烦接⼝⽽唾之。”李晕⽣颐颊,俯⾸转侧⽽视其履。莲戏⽈:“妹所得意惟履⽿!”李益惭,俯仰若⽆所容。莲⽈:“此平时熟技,今何吝焉?”遂以丸纳⽣吻,转促逼之。李不得已,唾之。莲⽈:“再!”⼜唾之。凡三四唾,丸已下咽。少间,腹殷然如雷鸣。复纳⼀丸,⾃乃接唇⽽布以⽓。⽣觉丹⽥⽕热[57],精神焕发。莲⽈:“愈矣!”李听鸡呜,徨别去。莲以新瘥,尚须调摄[58],就⾷⾮计;因将户外反关,伪⽰⽣归,以绝交往,⽇夜守护之。李亦每⼣必⾄,给奉殷勤,事莲犹姊。莲亦深怜爱之。居三⽉,⽣健如初。李遂数⼣不⾄;偶⾄,⼀望即去。相对时,亦悒悒不乐。莲常留与共寝,必不肯。⽣追出,提抱以归,⾝轻若刍灵[59]。⼥不得遁,遂着⾐偃卧,其体不盈⼆尺。莲益怜之,阴使⽣狎抱之,⽽撼摇亦不得醒。⽣睡去;觉⽽索之,已杳。后⼗余⽇,更不复⾄。⽣怀思殊切,恒出履共弄。莲⽈:“窈娜如此[60],妾见犹怜,何况男⼦。”⽣⽈:“昔⽇弄履则⾄,⼼固疑之,然终不料其⿁。今对履思容,实所怆恻[61]。”因⽽泣下。
先是,富室张姓有⼥字燕⼉,年⼗五,不汗⽽死。终夜复苏,起顾欲奔。张扃户,不得出。⼥⾃⾔:“我通判⼥魂。感桑郎眷注[62],遗舄犹存彼处。我真⿁⽿,锢我何益?”以其⾔有因,诘其⾄此之由。⼥低徊反顾,茫不⾃解。或有⾔桑⽣病归者,⼥执辨其诬。家⼈⼤疑。东邻⽣闻之,逾垣往窥,见⽣⽅与美⼈对语;掩⼊逼之,张皇间已失所在。邻⽣骇诘。⽣笑
⽈:“向固与君⾔,雌者则纳之⽿。”邻⽣述燕⼉之⾔。⽣乃启关,将往侦探,苦⽆由。张母闻⽣果未归,益奇之。故使佣媪索履,⽣遂出以授。燕⼉得之喜。试着之,鞋⼩于⾜者盈⼨,⼤骇。揽镜⾃照,忽恍然悟⼰之借躯以⽣也者,因陈所由。母始信之。⼥镜⾯⼤哭⽈:“当⽇形貌,颇堪⾃信,每见莲姊,犹增惭怍。今反若此,⼈也不如其⿁也!”把履号,劝之不解。蒙衾僵卧。⾷之,亦不⾷,体肤尽肿;凡七⽇不⾷,卒不死,⽽肿渐消;觉饥不可忍,乃复⾷。数⽇,遍体瘙痒,⽪尽脱。晨起,睡舄遗堕,索着之,则硕⼤⽆朋矣[63]。因试前履,肥瘦吻合,乃喜。复⾃镜,则眉⽬颐颊,宛肖⽣平[64],益喜。盥栉见母,见者尽胎[65]。莲⾹闻其异,劝⽣媒通之;⽽以贫富悬邈,不敢遽进。会媪初度[66],因从其⼦婿⾏,往为寿。媪睹⽣名,故使燕⼉窥帘志客[67]。⽣最后⾄,⼥骤出,捉袂,欲从与俱归。母诃谯之[68],始惭⽽⼊。⽣审视宛然,不觉零涕,因拜伏不起。媪扶之,不以为侮。⽣出,浼⼥舅执柯[69]。媪议择吉赘⽣[70]。
⽣归告莲⾹,且商所处。莲怅然良久,便欲别去。⽣⼤骇泣下。莲⽈:“君⾏花烛于⼈家,妾从⽽往,亦何形颜?”⽣谋先与旋⾥[71],⽽后迎燕,莲乃从之。⽣以情⽩张。张闻其有室,怒加诮让。燕⼉⼒⽩之,乃如所请。⾄⽇,⽣住亲迎。家中备具,颇甚草草;及归,则⾃门达堂,悉以毯贴地[72],百千笼烛,灿列如锦。莲⾹扶新妇⼊青庐[73],搭⾯既揭,欢若⽣平。莲陪卺饮[74],因细诘还魂之异。燕⽈:“尔⽇抑郁⽆聊[75],徒以⾝为异物,⾃觉形秽。别后愤不归墓,随风漾泊[76]。每见⽣⼈则羡之。昼凭草⽊,夜则信⾜浮沉。偶⾄张家,见少⼥卧床上,近附之,未知遂能活也。”莲闻之,默默若有所恩。逾两⽉,莲举⼀⼦,产后暴病,⽇就沉绵。捉燕臂⽈:“敢以孽种相累,我⼉即若⼉。”燕泣下,姑慰藉之。为召巫医,辄却之。沉痼弥留[77],⽓如悬丝。⽣及燕⼉皆哭。忽张⽬⽈:“勿尔!⼦乐⽣,我乐死。如有缘,⼗年后可复得见。”⾔讫⽽卒。启衾将敛,⼫化为狐。⽣不忍异视,厚葬之。⼦名狐⼉,燕抚如⼰出。每清明,必抱⼉哭诸其墓。
后⽣举于乡[78],家渐裕。⽽燕苦不育。狐⼉颇慧,然单弱多疾。燕每欲⽣置媵。⼀⽇,婢忽⽩:“门外⼀妪,携⼥求售。”燕呼⼊。卒见,⼤惊⽈:“莲姊复出耶!”⽣视之,真似,亦骇。问:“年⼏何?”答云:“⼗四。”“聘⾦⼏何?”⽈:“⽼⾝⽌此⼀块⾁[79],但俾得所,妾亦得啖饭处,后⽇⽼⾻不⾄委沟壑,⾜矣。”⽣优价⽽留之。燕握⼥⼿,⼊密室,撮其颔⽽笑⽈:“汝识我否?”答⾔:“不识。”诘其姓⽒,⽈:“妾韦姓。⽗徐城卖浆者,死三年矣。”燕屈指停思,莲死恰⼗有四载。⼜审视⼥,仪容态度,⽆⼀不神肖者。乃拍其顶⽽呼⽈:“莲姊,莲姊!⼗年相见之约,当不欺吾!”⼥忽如梦醒,豁然⽈:“咦!”熟视燕⼉。⽣笑⽈:“此‘似曾相识燕归来’也[80]。”⼥泫然⽈[81]:“是矣。闻母⾔,妾⽣时便能⾔,以为不祥,⽝⾎饮之,遂昧宿因[82]。今⽇始如梦寤。娘⼦其耻于为⿁之李妹耶?”共话前⽣,悲喜交⾄。
⼀⽇,寒⾷,燕⽈:“此每岁妾与郎君哭姊⽇也。”遂与亲登其墓,荒草离离[83],⽊已拱矣[84]。⼥亦太息。燕谓⽣⽈:“妾与莲姊,两世情好,不忍相离,宜令⽩⾻同⽳。”⽣从其⾔,启李冢得骸,舁归⽽合葬之。亲朋闻其异,吉服临⽳[85],不期⽽会者数百⼈。余庚戌南游⾄沂[86],阻⾬,休于旅舍。有刘⽣⼦敬,其中表亲,出同社王⼦章所撰桑⽣传,约万余⾔,得卒读。此其崖略⽿[87]。
异史⽒⽈:“嗟乎!死者⽽求其⽣,⽣者⼜求其死,天下所难得者,⾮⼈⾝哉?奈何具此⾝者,往往⽽置之,遂⾄然⽽⽣不如狐,泯然⽽死不如⿁。” 注释:
[1]沂州:州名。治所在今⼭东临沂县。
[2]孤:失去⽗亲。 《孟⼦·梁惠王下》:“幼⽽⽆⽗⽇孤。” [3]馆:寓舍。此谓寓居。 [4]静穆⾃喜:以沉静平和⾃矜。 [5]⽇再出:每⽇出去两次。
[6]偶⾄:此据⼆⼗四卷抄本,原⽆此⼆字。 [7]丈夫:⼤丈夫,犹⾔男⼦汉。
[8]斋:书房。
[9]倾国之姝:谓绝⾊⼥⼦。倾国,或作“倾国倾城”,指美⼥。《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歌:“北⽅有佳⼈,绝世⽽独⽴;⼀顾倾⼈城,再顾倾⼈国。宁不知倾⼈与倾国,佳⼈难再得。”
[10]青楼;指妓馆。 《⽟台新咏》刘邈《万⼭见采桑⼈》:“倡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 [11]承逆:迎接。逆,迎。
[12](duǒ朵)袖垂髫(tiáo条):双肩瘦削,头发下垂。,下垂。袖,垂袖,此谓肩削。髫,头发下垂,此谓少⼥。少⼥未笄不束发,鬓发下垂。
[13]秀曼:秀美。曼,美。
[14]若还若往:像是回退,⼜像前⾏。⾔其体态轻盈娜。
[15]葳蕤 (wēi í威)之质:谓娇嫩柔弱的处⼥之⾝。葳蕤,草名。ru任防《述异记》:“葳蕤草,⼀名丽草,⼜呼为⼥草,江浙中呼娃草。美⼥⽈娃,故以为名。”
[16]顾亦不常,据⼆⼗四卷抄本,原脱“亦”字。 [17]谨:⼩⼼。
[18]院中⼈:妓院中⼈,指妓。
[19]绣履⼀钩:绣鞋⼀只。履,鞋。钩,旧时⼥⼦裹⾜,致使⾜尖⼩⽽弯,鞋形尖端翘起如钩,故称。 [20]萧索:本指秋⽇景物凄凉,此谓精神萎靡、⽓⾊灰暗。 [21]对妾云尔:原⽂脱⼀“妾”字:据⼆⼗四卷抄本补。
[22]⽉殿仙⼈:传说中的⽉中仙⼥,即嫦娥。旧时诗⽂常⽤以喻美丽的⼥⼦。 [23]惫损:疲惫、消瘦。
[24]析析:散乱的样⼦。此据⼆⼗四卷抄本,原作“拆拆”。
[25]旦旦⽽伐之:本谓天天砍伐树⽊,见《孟⼦·告⼦上》;此谓天天放纵淫欲。旦旦,⽇⽇,每天每天地。伐,砍伐。旧谓淫乐伐性伤⾝。《吕⽒春秋·本⽣》:“靡曼皓齿,郑卫之⾳,务以⾃乐,命之⽇伐性之斧。”[26]痨⼫瘵(zhài债)⿁,指因患肺病⽽死的⼈。旧时肺结核为不治之症,称痨瘵。痨,此据青柯亭刻本,原作“病”。
[27]⼑圭药:⼀⼩匙药。⼑圭,古时量取药末的⽤具。章炳麟《新⽅⾔·释器》谓⼑即“”;⼑圭,古读如“条耕”,即今之“调羹”。[28]洞下三两⾏:泻了两三次。洞,中医术语,下泻,通“”。⾏,次。 [29]德:感激。
[30]肤⾰充盈:谓⾝体⼜结实起来。肤⾰,⽪肤。 [31]巫医:巫师和医师。此指⾏医治病。 [32]为怼(duì对):产⽣怨恨。 [33]结⾆:说不出话。 [34]不虞:没有意料到的事。 [35]怫 (fú孚)然:恼怒的样⼦。
[36](zhān占)粥:黏粥。《礼记·檀⼸》:”粥之⾷。”《疏》:“厚⽈,稀⽈粥。” [37]赢卧:此据⼆⼗四卷抄本,原作“赢卧”。
[38]望岁:饥饿⽽盼望⾕熟。《左传·昭公三⼗年》:“闵闵焉如农夫望岁,惧以待⾷。“望,原作“往”,据⼆⼗四卷抄本改。
[39]⽥舍郎:农家⼦弟,含讥讽之意的戏称。
[40]病⼊膏盲(huāng荒):谓病情恶化⽆法可医。《左传·成公⼗年》:“公梦疾为竖⼦⽈:‘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居肓之上,
膏之下,苦我何?’医⾄,⽈: ‘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焉,不可为也。’”膏盲,古代医学指⼼脏与隔膜之间。[41](xū须)⼊:⼀闪⽽⼊。,同“”,忽然。 [42]卒:同“猝”,突然。
[43]蔽:此据⼆⼗四卷抄本,原作“闭”。 [44]责数 (shǔ暑),列举事实加以责问。 [45]⾯相质:当⾯对质。质,询问。
[46]投地陨泣:谓伏地哭泣。投地,下拜,拜伏于地,陨泣,落泪。[47]通判:官名。明、清为知府之佐,各府置员不等,分掌粮运、督捕及农⽥⽔利等事务。 [48]瘗 (yì意):埋葬。
[49]“已死”⼆句:意谓⼈虽已死⽽情丝未断。丝,谐“思”。李商隐《⽆题》:“春蚕到死丝⽅尽,蜡炬成灰泪始⼲。”遗丝,原作“遗思”,此据⼆⼗四卷抄本改。 [50]⽈:原⽆此字,据⼆⼗四卷抄本补。 [51]敛衽 (rèn任):整理⾐襟⽽拜。衽,⾐襟。
[52]医国⼿:本指医术居全国之⾸的⾼⼿,此指能起死回⽣的神奇⼿段、本领。 [53]三⼭:神话传说中的三神⼭,即⽅丈、蓬莱、瀛洲。见王嘉 《拾遗记·⾼⾟》。 [54]凡三阅⽉:共历三⽉。阅,历。
[55]瘵(zhài债)蛊(gǔ古):劳(痨)瘵、蛊疾。即民间所谓“⾊痨”。古⼈以为淫欲过度所患之痨病(肺结核),为不治之症。蛊疾,犹痼疾。经久不愈之病。 [56]引:药引。
[57]丹⽥:道家称⼈⾝脐下三⼨处。见《云笈七签·黄庭外景经》。[58]调摄 (shè涉):调理保养。 [59]刍灵:旧时为送葬扎的草⼈。见《论衡·乱龙》。 [60]窈娜:窈窕、娜,美好的样⼦。 [61]怆恻:伤⼼。 [62]眷注:垂爱关注。
[63]硕⼤⽆朋:⼤得⽆与伦⽐。硕,⼤。朋,伦⽐。语见《诗·唐风·椒聊》。 [64]宛肖⽣平:宛然与往⽇容貌⼀样。肖,像。 [65]胎 (chì敕):惊视。此据青柯亭刻本,原作“怡”。
[66]初度:⽣⽇。初度,谓初⽣之时,后因指称⽣⽇。语出屈原《离骚》。
[67]志客:辨识客⼈。志,或作“识”,辨认。见《集韵》。[68]诃谯:呵斥、诮让。诃,同“呵”。谯,同“诮”。
[69]浼(měi每)⼥舅执柯;请求⼥⽅的舅⽗做媒⼈。浼,请托。执柯,谓为⼈作媒。《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70]赘:招赘。古时男⼦就⼥家成婚,谓之赘壻。 [71]旋⾥:回归故⾥。旋,回还。 [72]罽 (jì计)毯:⽑毯。罽,⼀种⽑织品。
[73]青庐:古时北⽅举⾏婚礼之处。段成式 《⾣阳杂俎·礼异》:“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 [74]卺(jǐn尽)饮:古时结婚仪式中,新婚夫妇⾷后各执其⼀瓢,饮酒漱⼝,谓之卺饮。《礼记·昏义》:“合卺⽽卺。”孔颖达疏“以⼀瓠分为⼆瓢谓之卺,壻之与妇各执⼀⽚以酳。”酳(yìn胤),⽤酒漱⼝。[75]尔⽇:近⽇。尔,通“迩”,近。 [76]随风漾泊:随风飘荡、停留。
[77]沉痼弥留:病久将危。沉痼,积久难治之病。弥留,久病不愈。《尚书·顾命》:“病⽇臻,既弥留。”此谓病重将死。 [78]举于乡:即乡试得中,为举⼈。
[79]⽼⾝⽌此⼀块⾁:此据⼆⼗四卷抄本,原⽆“⼀”字。 [80]似曾相识燕归来,语出晏殊 《浣溪沙》词。 [81]泫然,流涕的样⼦。 [82]宿因:佛教谓前⽣的因缘。
[83]离离;长貌。⽩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岁⼀枯荣。” [84]⽊已拱矣:墓上之树已成握了。拱,两⼿相握。语出《左传·僖公三⼗⼆年》。 [85]吉服临⽳:穿着吉庆冠服到墓地参加葬礼。⽳,墓⽳。 [86]庚戌:康熙九年,即公元⼀六七○年。 [87]崖略:梗概,⼤略。语出 《庄⼦·知北游》。 译⽂:
姓桑的书⽣。名字叫⼦明,是沂州⼈。从⼩就没有了⽗母,他住在红花埠。桑⼦明为⼈好静,除了早晨到东边邻居家吃饭外,其余时间,全在屋内静坐亡。
东邻的书⽣,偶然到桑⼦明住处,同他开了⼀个玩笑,说:“您⼀个⼈住在这,不怕⿁狐吗?” 桑⼦明笑着回答:“⼤丈夫怕什么⿁狐?‘公’的来了我有锋利的宝剑,‘母’的来了,我要开门接待她。”
东邻的书⽣回去了。找朋友商量后,让⼀个妓爬梯⼦过墙去,⽤⼿指敲门。桑⼦明从门缝往外看⼀眼,问是谁。妓回答说是⿁。桑⼦明很害怕,吓得直打⽛帮⿎,⽛齿叩击,发出哒哒的声⾳。妓磨蹭⼀阵就⾛了。东邻的书⽣,第2天⼀⼤早,就来到桑⼦明的书房。桑⼦明把昨夜见到的事说了⼀遍,同时还说⾃⼰要离开这个地⽅了。东邻书⽣拍着巴掌说:“怎么不开门接待她啊?”
桑⼦明⼀听这话,⽴刻明⽩了昨夜的⿁是假的,于是照常住下去。
过了半年,⼀个⼥⼈夜⾥来敲门。桑⼦明以为是朋友⼜开玩笑了,打开房门,把来⼈请到屋内,原来是个⾮常漂亮的姑娘。桑⼦明惊奇地问姑娘从什么地⽅来的,姑娘说:“我叫莲⾹,是西街的妓。”
红花埠妓院本来多,粟⼦明就信以为真了。熄了灯,便同莲⾹睡觉了。此后,隔三五天莲⾹就来⼀次。
⼀天晚上,桑⼦明独坐沉思,⼀个⼥⼈轻飘瓢地⾛进屋⾥。桑⼦明以为是莲⾹,站起⾝迎了上去,同她说话。⼀看脸,不是莲⾹。这个姑娘⼗五六岁,肥⼤的⾐袖低垂着,梳着⼩姑娘的发式,天真可爱。⾛路时忽前忽后。桑⼦明很奇怪,怀疑她是狐狸。姑娘说:“我是好⼈家的闺⼥,姓李,羡慕先⽣是个有学问、有道德的⼈,希望你能爱我。” 桑⼦明听后很⾼兴,握住了他的⼿,感到冷冰冰的,就问:“怎么这样凉啊?” 姑娘说:“我本来瘦弱怕冷,夜⾥顶着霜露,哪能不冷冰冰的呀!”
说罢,两⼈上床脱⾐,这个姑娘还真是个处⼥。姑娘说;“我为了爱情,单薄的⾝⼦,⼀下了全给了你。不嫌弃我丑陋,我愿意侍候你⼀辈⼦。你屋中是不是还有旁⼈呢?”
桑⼦明说:“没旁⼈。只有街坊上的⼀个妓,也不常来。”
姑娘说:“我应当⼩⼼地躲开她。我同妓院的⼈可不⼀样,你要保住秘密,不要⾛漏消息。她来我⾛,我⾛她来就可以了。”
鸡叫了,姑娘要⾛了,拿了⼀只绣花鞋,送给桑⼦明,说:“这是我脚上穿的,你摆弄它可以解解相思。但是在⼈⾯前可千万别摆弄啊!”
桑⼦明接过绣花鞋⼀看,尖溜溜的,就像⼀只解疙瘩的锥⼦⼀般。⼼⾥特别怜爱。隔⼀个晚上,屋内⽆⼈,便拿出绣花鞋摆弄、端详。姑娘忽然轻飘飘地来到了⾯前,两⼈于是亲热了⼀番。此后,每逢拿出绣花鞋,姑娘就应声⽽来。桑⼦明怀疑了,盘问她。姑娘笑着说:“正好碰上点⼉了。”
⼀天夜⾥,莲⾹来了,吃惊地说:“你的⽓⾊怎么这样不好?”
桑⼦明说:“我⾃⼰不觉得啊。”
莲⾹没住就⾛了,约好⼗天后再来。莲⾹⾛后,李姑娘天天夜⾥来,问道:“你那个情⼈怎么总不来呀?” 桑⼦明把莲⾹的约会告诉了李姑娘。李姑娘笑着税:“你看我⽐莲⾹漂亮吗?” 桑⽣说:“体俩完全称得上两个美⼈,只是莲⾹的⽪⾁温乎。”
李姑娘翻了脸,说:“你说我俩都是美⼈,不过是当我⾯⼉说说罢了。她肯定是⽉宫的神仙,我肯定不如她。” 于是李姑娘很不⾼兴。就掐着指头算,到⼗天头上了,嘱咐桑⼦明不要声张,⾃⼰要偷着看看莲⾹。
第2天夜⾥,莲⾹果然来了。说说笑笑很亲热。等睡下之后,莲⾹特别惊愕地说:“坏了!10天不见⾯,你怎么这样衰弱?难保不是没有外遇了吧?”
桑⼦明问有什么根据,莲⾹说:“我从⽓⾊上看出来的,脉息息的像乱丝似的,是⿁症啊。” 第2天夜⾥,李姑娘来了。桑⼦明问:“看莲⾹怎么样?”
李姑娘说:“漂亮啊。我本来说世上没有这么漂亮的⼈,果然是个狐狸啊。她⾛时,我跟着她,她住在南⼭的洞⾥。” 桑⼦明怀疑李姑娘嫉妒,随⼝应付了⼏句。过⼀宿,逗莲⾹说:“我固然是不相信的,有⼈说你是狐狸。” 莲⾹急忙追问:“是谁说的?\" 桑⼦明笑着说:“是我⾃⼰逗弄你。” 莲⾹说:“狐狸和⼈有什么不同啊?”
桑⼦明说:“被狐狸迷上的⼈要有病,历害的甚⾄要死,这是可怕的。”
莲⾹说:“不对。像你这个年记,同房以后3灭,精⼒可以恢复,就是狐狸有什么害处?如果天天不停,⼈⽐狐狸还厉害呢。天下的⾊痨⿁,难道都是狐狸害死的吗?尽管如此,肯定有议论我的⼈了。”
桑⼦明极⼒表⽩没有⼈议论。莲⾹盘问得更厉害了。桑⼦明没法⼦了,把事情说明了。莲⾹说:“我本来就奇怪,你为什么突然衰弱到这种程度?难道她不是⼈吗?你别声张,明天晚上,我就像她偷看我那样偷看她。”
这天夜⾥,李姑娘来了,才说三两句话,听见窗外咳嗽声,急急忙忙跑了。莲⾹进屋说:“你危险了!这可是个真⿁!你恋着她漂亮⽽不快点断绝关系,死期不远了。”
桑⼦明认为莲⾹嫉妒,默默不语。莲⾹说:“我当然知道你不会绝情,可是不忍⼼看你死啊!明天我要带药来,给你治治阴毒。幸⽽病根还较浅,10天病就好了。我请你答应同我睡在⼀张床上,看你病好。”
第2天夜⾥,莲⾹果然拿来药,给桑⼦明吃了。不⼤⼀会⼉,感到上下通畅了两三次,胸腔⾥清亮了,精神⽴刻提提上来了。⼼⾥虽然感激莲⾹,到底也不相信李姑娘是⿁。莲⾹天天夜⾥挤在桑⼦明的被窝⾥。桑⼦明⼀要同她⾏房事,她就拒绝。⼏天以后,桑⼦明胖了。莲⾹要⾛,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同李姑娘断绝关系。桑⼦明假装着答应了。
桑⼦明⼀到关上门、点上灯的时候,就把绣花鞋拿在⼿,深深想念李姑娘。李姑娘忽然来了。数⽇不见,李姑娘脸上很不⾼兴。桑⼦明说:“她天天夜⾥给我治病,请你不要⽣⽓,我对你没变⼼。”
李姑娘稍稍消了⽓。桑⼦明在枕头上低声说:“我太爱你了,可是有⼈说你是⿁。”
李姑娘张⼝结⾆,好⼀阵⼦,骂道:“肯定是骚狐狸迷惑你!如果不同她断绝关系,我不来了!” 于是呜呜哭泣起来。桑⼦明百般安慰,劝说,才不哭了。
隔天夜⾥,莲⾹来了,知道李姑娘⼜来过了。⽣⽓地说:“你是⼀⼼要死啊!” 桑⼦明笑着说:“你为什么嫉妒得这么厉害呢?”
莲⾹更⽣⽓了,说;“你种下死根,我给你拔了,不嫉妒的⼈⼜将怎么样呢?” 桑⼦明编了⼀段话逗笑说:“她说前些⽇⼦的病是狐狸作的怪呀。”
莲⾹于是叹息着说:“真像你说的,你可真是执迷不悟了。万⼀有个不好,我就是有⼀百张嘴⼜怎么能把⾃⼰说清呢?请允许我从今天起与你分⼿,⼀百天以后我要看你躺在病床⾥。”
桑⼦明留也留不住,莲⾹怒冲冲地⾛了。 因此,桑⼦明与李姑娘早晚在⼀起。⼤约两个多⽉,觉得⾝体特别衰弱。开始时⾃⼰还为⾃⼰宽⼼,可⼀天⽐⼀天瘦弱,只能喝⼀碗稀粥了。想回⽼家将养,还恋恋不舍,不忍⼼⼀下⼦离开。因循数⽇,
病重得不能起床了。邻居的书⽣见桑⼦明病得不轻,天天派书僮给他送吃的来。桑⼦明这时开始怀疑李姑娘了。于是对李姑娘说:“我后悔不听莲⾹的话,⼀下⼦到了这种地步!”说罢就昏了过去,过了⼀个时⾠才苏醒过来。睁开眼睛四处打量,李姑娘已经⾛了。此后,她再也没来。桑⼦明瘦⾻嶙峋地躺在空荡荡的书房⾥,思念莲⾹就像盼过年⼀样。
⼀天,桑⼦明正在全神贯注地思念,忽然有个⼈掀起帘⼦进屋来了,正是莲⾹啊!莲⾹⾛到病床前,嘲笑地说:“乡巴佬,我怎能忘了你呢!”
桑⼦明呜咽了许久,连连说⾃⼰有罪过,⼀个劲地求莲⾹救命。莲⾹说:“病⼊膏肓了,药⼒达不到,实在没法医治了。我只是来同你永别的,表明我不嫉妒。”
桑⼦明⼤哭起来,说;“枕头底下有件东西,⿇烦你替我毁了它。”
莲⾹翻出绣花鞋,拿到灯前去看,颠来倒去地摆弄。李姑娘突然进屋了,冷丁看见莲⾹,转⾝要跑。莲⾹⽤⾝体把门堵住,李姑娘急得不知从哪⾥出去。桑⼦明数数叨叨地责备李姑娘,她⼀句也回答不了。莲⾹笑着说:“我今天才能与妹妹见⾯对质。从前说过,先⽣的病不是我造成的,今天怎么样?” 李姑娘低头认错。莲⾹说:“这么漂亮,怎么竞以恩爱结成冤仇呢?” 李姑娘跪倒在地,掉下了眼泪,请求莲⾹可怜、搭救。莲⾹于是把她扶起来,细细地打听她的⾝世。李姑娘说:“我是李通判的⼥⼉,岁数不⼤就死了,埋在墙外。我虽然死了,可是⼼不⽢啊,就像春蚕死后,肚⾥的丝还没吐完⼀样。与先⽣⽩头到⽼,是我的⼼愿。置他于死地,实在不是我的本意呀!”
莲⾹说:“听说⿁希望⼈死,因为死后可以永远在⼀块⼉,对不?”
李姑娘说:“不是这样。两个⿁相逢并没有乐趣。如有欢乐,九泉之下年轻⼩伙⼦还少得了吗?”
莲⾹说:“傻啊,天天晚上那样,跟⼈尚且受不了,何况跟⿁。”李姑娘问:“狐狸能害死⼈,你⾃⼰有什么⽅法却不这样呢?”
莲⾹说:“害⼈的是采⼈精以补⾃⼰的,我不是那⼀类的。所以,世上有不害⼈的狐狸,绝没有不害⼈的⿁,因为⿁的阴⽓太盛了。”
桑⼦明听了这话,才知道这狐狸和⿁都是真的。所幸同她们习以为常,见惯了,并不害怕,只是想到剩⼀⼝⽓像丝⼀样,不觉失声痛哭起来。莲⾹看着李姑娘,问:“对先⽣怎么办哪?”
李姑娘红着脸说⾃⼰没办法。莲⾹笑着说:“只怕先⽣⾝体强壮之后,咱们那个醋娘⼦要吃杨梅果,酸上加酸了。” 李姑娘整整⾐襟,给莲⾹⾏个礼,说:“如果有全国闻名的⼤医⽣,使我能够不辜负先⽣,我⾃当把头钻到地底⼀下去,哪敢再覥(tian)着脸在⼈世上呢!”
莲⾹打开⼩⼝袋,拿出药,说:“我早就料到有今天,⾛后到三⼭去采药,共3个⽉,药才采齐,⾊痨致死的,吃了没有不活的。不过,病因怎么得的,还得⽤什么做药引⼦,不得不请你出⼒了。” 李姑娘问:“需要什么?”
莲⾹说:“你那樱桃⼩⼝中的⼀点⾹唾沫呀。我放⼀丸药到他嘴⾥,⿇烦你嘴对嘴吐点唾沫。” 李姑娘听后,两颊绯红,低下头,转过眼去看她的鞋。莲⾹逗她说:“妹妹可⼼⼉的只是鞋呀!”
李姑娘更加不好意思了,前前后后像⽆处容⾝了。莲⾹说:“这是平⽇惯了的事,今天怎么不舍得⼲了?” 于是把丸药放进桑⼦明的嘴⾥,回⾝催促李姑娘。李姑娘不得已,吐了⼀⼝唾沫。莲⾹说:“再来!”
李姑娘⼜吐了⼀⼝唾沫。⼀共吐了三四次,丸药才咽下去。不⼀会⼉,肚⼦⾥咕噜噜像雷鸣⼀般。⼜放上⼀丸药,莲⾹⾃⼰嘴对嘴地送了⼀⼝⽓,桑⼦明觉得肚脐下边的地⽅⽕辣辣地,精神头上来了。莲⾹说:“好啦!”
李姑娘听见鸡叫,⼀步⼀回头地⾛了,莲⾹因为这病刚好,还需要休养,不能在外吃东西。于是把门从外⾯锁上,装作桑⼦明⾛了的样⼦,以此断绝⼀切交往,⽩天晚上守护着他。李姑娘每天晚上也都来,殷勤侍候,对待莲⾹就像姐姐⼀般。莲⾹也很疼爱她。
住了3个⽉,桑⼦明恢复了健康。李姑娘于是⼏个晚上也不来,偶然来⼀次,看⼀眼就⾛。相见时也闷闷不乐。莲⾹常常留她同⽩已⼀块睡,坚决不肯。桑⼦明出去追她,把她抱回来,⾝⼦轻飘飘的,就像草⼈似的。李姑娘跑不开,就穿着⾐服躺下⼘,劝着⾝⼦,还不⾜⼆尺长。莲⾹更疼她了。暗中让桑⼦明去拥抱她,任凭你怎么推,她也不醒。桑⼦明睡着了。醒来⼀找,她没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