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计算机基础教学案[完整版]

计算机基础教学案[完整版]

来源:榕意旅游网
 完美WORD格式

《计算机基础》

教案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具备基本的信息意识和素养 1.了解计算机的概念 1.1计算机概述、1.2.特点、分类和应用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 老师提问问题 ○2. 学生思考 学习 目标 2. 了解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简史 3. 了解计算机的分类 ○1.计算机的概念 2.计算机的起源 学习 内容 ○3.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4. 计算机的分类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询问学生的计算机使用经历 1.2提出计算机基础的相关问题 1.3通过回答引入讲授知识 1.4 学习 活动 ○3. 老师讲解 ○4. 学生讨论 ○5. 小组互评 ○6. 方法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 小组讨论 3.2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1” 3.3 小组互评 3.4填写小组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知识点 4.2 点评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计算机的概念 2.2讲解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 2.3 讲解计算机的分类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计算机概述 、1.2.特点、分类和应用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说一下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你所掌握的计算机的一些操作。 以上可见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对它 的使用又掌握了多少呢?从今天开始,由大家和我共同来学习计 算机的基本知识。 二、陈述、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计算机概述(5分钟) 2)、计算机的发展(5分钟) 3)、计算机的分类(5分钟)【重点】 ******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1”******(25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醒同学回去复习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下一节做实验 课后作业(2分钟)(讲解法) 思考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课后习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整理分享

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的作用情况,并随着教师的讲解,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解,同时学生也配合着老师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此时学生应该注意听教师的讲解,因为此处是新知识,同时也应积极回答相应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学生记录作业和预习内容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具备基本的信息意识和素养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1计算机概述、1.2.特点、分类和应用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 老师提问问题 学习 目标 2.掌握计算机的特点 3.掌握计算机的应用 ○1.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计算机的特点 学习 内容 3.计算机的应用 ○4.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 让学生想像未来计算机是什么样 1.2 让学生点评计算机 1.3 询问学生用计算机做什么事情了 1.4通过回答引入讲授知识 2. 学生思考 学习 活动 ○3. 老师讲解 4. 学生讨论 ○5. 小组互评 ○6. 方法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 小组讨论 3.2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2” 3.3 小组互评 3.4填写小组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知识点 4.2 点评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2讲解计算机的特点 2.3讲解计算机的应用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计算机概述、1.2.特点、分类和应用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设置问题:既然大家对计算机这个事物不陌生,那么你对 学生回答老师抛出的问题,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学生活动 计算机有什么成就呢?换句话说,你觉得计算机在哪些方面比人 处理事情有优势呢?未来的计算机又是什么样的呢? 你又在哪些方面使用了计算机呢? 二、陈述、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计算机的特点(8分钟) 2)、计算机的应用(8分钟)【重点】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4分钟) ******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2”******(20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醒同学回去复习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下一节做实验 课后作业(2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课后习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 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解,同时学生也配合着老师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此时学生应该注意听教师的讲解,因为此处是新知识,同时也应积极回答相应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学生记录作业和预习内容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具备基本的信息意识和素养 1.掌握冯.诺依曼设计思想 1.3.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4. 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5.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习 目标 2.掌握计算机的硬件构成 3.掌握硬件的保养常识 1.冯.诺依曼设计的三大思想 2.构成硬件系统的五大部件 学习 内容 ○3. 硬件的保养常识 ○4.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 观看实物,导入计算机的系统结构 1.2 1.3 1.4 ○1. 老师提问问题 2. 学生思考 学习 活动 ○3. 老师讲解 4. 学生讨论 5. 学生练习 ○6. 方法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通过实物说出计算机的组成部件 3.2 学生小组讨论 3.3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3” 3.4 小组互评 3.5 填写小组评价单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 总结知识点 4.2 点评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冯.诺依曼设计思想 2.2通过实物讲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2.3 讲解硬件的保养常识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3.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给学生展示CPU、主板、硬盘等硬件实物,询问一些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课。 二、陈述、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冯.诺依曼设计思想(5分钟)【重点】 1)计算机能处理的程序和数据只能是二进制 2)计算机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3)计算机必须存储程序并被程序所控制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0分钟)【重点】 学生回答老师抛出的问题,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解,同时学生也配合着老师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提问学生:五大部件是什么? 学生活动 观看系统结构图(由此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有一个初步的学生听讲,笔记 认识,然后再分步进行讲解。) 结合实物进行讲解,学生分组观看对实物。 3、硬件的保养常识 ******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3”******(25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醒同学回去复习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课后作业(2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课后习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 整理分享

学生记录作业和预习内容 完美WORD格式 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3.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具备基本的信息意识和素养 1. 掌握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 老师提问问题 学习 目标 2.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3.掌握计算机的技术指标及了解软件使用常识 1. 软件系统 ○2.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2. 学生思考 学习 活动 ○3. 老师讲解 学习 内容 3. 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4. 软件使用常识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 设置问题,引入所讲知识 1.2 1.3 1.4 4. 小组讨论 5. 学生练习 6.小组互评 方法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3.2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4” 3.3 学生练习 3.4 学生互评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 总结知识点 4.2 点评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2.2 讲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2.3讲解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2.4讲解软件的使用常识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3.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我今天需要处理一下我的照片,谁知道怎么用电脑实现呢?那么我们平时所用的word、excel是在硬件上运行的程序和数据,这些我们称为什么?又有哪些分类? 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课。 二、陈述、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计算机的软件系统(8分钟)【重点】 1)系统软件 2)应用软件 2、计算机的工作过程(5分钟) 首先编制程序,操作人员通过输人设备将程序和原始数据送人存储器;运行时,计算机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送到控制器中进行分析、识别;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控制存储器和运算器的操作;当运算器任务完成后,就可以根据指令序列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另外,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控制台启动或停止机器的运行,或对程序的执行进行某种干预。 3、计算机技术指标(12分钟)【重点】 (1)字长 (2)存储容量 (3)主频 (4)运算速度 (5)存取周期 4、计算机软、硬件保养常识(5分钟) ******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4”******(10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成。 整理分享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老师抛出的问题,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解,同时学生也配合着老师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此时学生应该注意听教师的讲解,因为此处是新知识,同时也应积极回答相应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学生听讲,笔记 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醒同学回去复习计算机硬件的组 完美WORD格式 课后作业(2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课后习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记录作业和预习内容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适应现代化的信息生活 1. 了解数据单位 1.4.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老师提出问题 学习 目标 2. 掌握常用数制的特点及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 3. 了解各种进制算术运算及各种进制逻辑运算 ○1. 数据单位 2. 常用数制特点 学习 内容 3. 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 ○4. 进制的算术运算 ○5. 进制的逻辑运算 ○6. 2.学生回忆微课内容,回答问题 学习 活动 3.学生讨论微课任务单 ○4.老师讲解错误处和拓展知识点 5.学生自主完成拓展知识习题 6.小组点评作业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评价) 3.1 小组讨论 3.2练习相关知识点的小习题 3.3小组互评 3.4 3.5 4.成就阶段(结束、评价) 4.1 总结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评价) 1.1 检验观看微课的效果,提出问题: 1.2平时我们所说的容量是什么? 1.3 M、G、T是什么符号? 1.4 12.陈述阶段(主体、评价) 2.1 分配小组任务 2.2讲解微课任务单错误的地方 2.3讲解进制算术运算 学习 程序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2.4讲解进制逻辑运算 2.5 4.3 4.4 4.5 学习 评价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4.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 2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观看、回忆微课内容 学生回答问题。 问:这里的2GB、500GB是什么? 问:计算机处理的什么进制?常用的进制有什么? PPT展示进制符号。 问:这些符号分别代表哪中进制? 观看屏幕 回答问题 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解,学生听讲,笔记 讲解该运算的运算方法。 3、拓展【难点】 想一想,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怎么进行算术运算呢? 学生思考 班长汇总每组评价结果 填写小组作业评价单 (2)小组之间交换结果,给出评价。 2、试做习题 1)让学生计算十进制数:86+78=? 试算:1011+1101=? 2)让学生计算十进制数:125-76=? 试算:1010-1011=? 学生做课堂作业 学生试算练习 一、准备阶段(7分钟)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启发法、提问法) 电脑屏幕上展示图片:某电脑城开出的“装机配置单”。 问:在这个配置单上找一找微课上讲述的知识点,有哪些? 二、陈述阶段(15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算术运算(加、减、乘)【重点】 讲解学生练习的错误点。 2、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重点】 三、训练阶段(70分钟) 教学方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探究学习法) 1、讨论 (1)分组对微课任务单进行组内部讨论,给出正确结果。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3)让学生计算十进制数:14×23=? 试算:101×11=? 3、练习 练习作业“算术运算试题” 练习作业“逻辑运算试题” 练习作业“八、十六进制算术运算试题” 学生进行试算 学生练习 忘记怎么计算的可以观看微课,巡视学生做题情况,给出指导。 班长汇总每组评价结果 填写小组作业评价单 学生听讲 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6” 4、小组点评 (1)小组内部讨论,给出正确结果。 (2)小组互评。 四、成就阶段(8分钟)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解法) 1、点评 根据每组提交的正确结果,讲解错误点。 演示几个几道进制转换的习题。 2、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鼓励学生做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 点。 问:计算的时候减法会产生负数的情况,计算机如何表示负数呢?

预习下节课知识点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适应现代化的信息生活 1.掌握ASCII编码 1.5.数据表示形式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老师提出问题 学习 目标 2.了解汉字编码 3.掌握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 1.ASCII编码表 ○2.汉字的编码 2.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学习 活动 ○3. 老师讲解 学习 内容 3.数据的原、反、补表示 ○4. ○5. ○6. 4. 学生练习 5.小组互评 ○6.填写小组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提出问题: 字母和汉字如何更好地表示 1.2提出问题: 负数又该如何表示呢? 1.3 通过回答引入讲授知识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 小组讨论 3.2练习“第1章作业5” 3.3 小组互评 3.4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 总结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ASCII编码 2.2讲解汉字编码 2.3讲解数据的原、反、补表示方法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5.数据表示形式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计算机只能处理和识别二进制符号,即0和1,那么我们从键盘上输入的字母、符号、数字和汉字又是怎么让计算机接受并处理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课。 二、陈述、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学生活动

1、编码指采用少量的基本符号按照一定原则,用以表示大量的、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复杂多样的信息。(7分钟) 1)BCD编码 解,同时学生也配合着老师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BCD码是指“二- 十进制码”,即一位十进制对应四位二进制数。 2)字符编码【重点】 字符编码采用的是“ASCII码”,即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 3)汉字编码 输入编码主要分为四类:数码、音码、形码、音形码。 2、数据表示(8分钟)【重点】 1)机器数和真值 2)原码、反码、补码的表示 ******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5”******(25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课后作业(2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课后习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此时学生应该注意听教师的讲解,因为此处是新知识,同时也应积极回答相应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学生听讲,笔记 学生记录作业和预习内容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适应现代化的信息生活 1.掌握鼠标的正确操作 1.6键盘和鼠标应用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老师提出问题 学习 目标 2.了解键盘上的所有键位及功能 3.掌握正确的指法和坐姿 1.鼠标的五个基本操作 ○2.鼠标的属性设置 2.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学习 活动 3.学生练习 4.小组互评 ○5.填写小组评价单 ○6. 学习 内容 3.键盘分布区域及功能 4.指法和坐姿 ○5. ○6.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 小组讨论 3.2练习“第1章作业7” 3.3 小组互评 3.4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 总结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1.1提出问题:鼠标和键盘大家熟悉吧,那么谁能说说鼠标的基本操作,以及键盘上的功能键你知道哪个? 1.2 1.3 学习 程序 1.4 1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鼠标的属性设置 2.2 讲解鼠标的五个基本操作 2.3讲解键盘键位 2.4 讲解指法和坐姿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6键盘和鼠标应用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学生活动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进入实践操作环节了,第一个要驾驭的是输题。 入和输出设备,是什么呢?谁能说出它们的基本操作和功能?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二、陈述、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鼠标的属性设置 2、鼠标的五个基本操作【重点】 3、键盘的键位认识【重点】 4、正确的指法和坐姿 ******练习作业“第1章 作业7”******(10分钟) 5、打字练习 ******练习:打字比赛******(20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课后作业(3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课后习题。 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解 学生听讲,笔记 此时学生应该注意听教师的讲解,因为此处是新知识,同时也应积极回答相应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学生记录作业和预习内容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 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2章中文Windows 7操作系统——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掌握操作系统,提高操作技能 1.了解运行环境及启动与关闭 2.1基本操作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提出问题 ○2.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桌面、任务栏、窗口、的基本操作 3.掌握菜单栏、工具栏、对话框的操作 ○1.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启动、关闭 2.桌面图标设置及背景设置 3.任务栏的认识及设置 学习 内容 4.窗口的认识及设置 5.菜单栏和工具栏的使用 6.对口框的认识及操作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 学生回顾使用windows的基本过程,提出新的问学习 活动 3.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小问题 4.完成老师的要求 5.配合老师做相应的练习 6.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方法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 小组讨论 3.2练习每个知识点的相关练习 3.3 小组互评 3.4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知识点 4.2 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题 1.2 1.3 学习 程序 1.4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桌面图标的相关设置 2.2讲解任务栏的相关设置 2.3讲解窗口的相关设置 2.4讲解菜单栏和工具栏的相关设置 2.5 讲解对口框的相关设置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2章 中文Windows 7 2.1基本操作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可利用学生经常使用计算机的功能入手引出操作系统的概念。 学生回顾使用windows的基本过程。 二、陈述、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5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运行环境 利用上一章学过的知识简述即可 2、启动与关闭 此问题比较简单,可采用提问的方式由学生回答,教师再加以总 结 3、桌面操作【重点】 先介绍一下桌面的概念和桌面的组成 桌面的操作: 1)添加新图标2)删除图标3)排列图标4)启动程序或窗口 练习:“桌面试题”作业1-3小题(5分钟) 4、任务栏及其操作(配合练习)【重点】 先介绍任务栏的组成 任务栏的操作: 学生理解,操作 1)改变任务栏的大小2)移动任务栏3)隐藏任务栏 练习:“任务栏试题”作业4-8小题(8分钟) 5、窗口的组成及其操作(配合练习)【重点】 窗口的组成比较复杂,举一实例进行详细讲解 窗口的操作: 1)最大化、最小化窗口2)关闭窗口3)移动窗口 4)改变窗口的大小5)切换窗口6)排列窗口 练习:“任务栏试题”作业9-13小题(7分钟) 6、菜单及其操作(配合练习) 概括来说,菜单可以分为三类:“开始”菜单,下拉菜单,快捷 菜单。 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7、工具栏的使用(主要是如何打开要用的工具栏) 习和实训任务 8、对话框的组成及其操作(配合练习) 练习:“任务栏试题”作业14-18小题(5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1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 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2章中文Windows 7操作系统——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掌握操作系统,提高操作技能 1.认识、浏览、搜索文件和文件夹 2.2文件管理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提出问题 ○2.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 选取、复制、移动、粘贴文件和文件夹 3. 新建、删除文件和文件夹、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1.认识文件和文件夹、 2.浏览、搜索文件和文件夹 3.选取文件和文件夹 学习 内容 4.复制、移动、粘贴文件和文件夹 5.删除、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6.新建文件和文件夹、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情景设置 1.2 1.3 1.4 学习 活动 3.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小问题 4.完成老师的要求 5.配合老师做相应的练习 6.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方法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 小组讨论 3.2 练习相关作业 3.3 小组互评 3.4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4.2 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区别 2.2讲解文件的浏览、搜索和选取 2.3讲解文件的复制、移动、粘贴 2.4讲解文件的删除和重命名 2.5 讲解新建文件和文件夹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2章中文indows 7 2.2文件管理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上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节课问题 二、陈述、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5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笔记 1、认识文件和文件夹 1)文件2)文件夹3)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规则 2、浏览文件和文件夹 1)在【我的电脑】窗口中浏览文件和文件夹 2)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浏览文件和文件夹 3)文件和文件夹的显示方式 学生思考、讨论,操作完4)文件和文件夹的排列方式 成教师提出的小问题 练习:“文件管理练习试题”作业1小题(3分钟) 3、搜索文件和文件夹【难点】 重点说明可使用通配符来进行搜索 练习:“文件管理练习试题”作业2小题(7分钟) 学生练习 4、选取文件和文件夹【重点】 1) 选定一个文件或文件夹 2) 选定多个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 3) 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 4) 选定全部文件或文件夹: 5、复制、移动文件和文件夹【重点】 (1)复制文件和文件夹 (2)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学生配合教师做相应的6、删除文件和文件夹【重点】 7、查看和设置文件属性 练习 8、新建文件和文件夹【重点】 9、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重点】 练习:“文件管理练习试题”作业3-7小题(10分钟) 9、管理和压缩文件 (1)创建和添加压缩文件 (2)解压缩文件 练习:“压缩”作业(5分钟) 使用一段时间后,小张和小李有了新的烦恼:文件显得杂乱无章,有时根本找不到自己需要的文件。那么怎样才能解决此问题呢?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1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 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2章中文Windows 7操作系统—— 或任务 2.3磁盘管理及控制面板、2.4 控制面板 学习 理念 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能够美化Windows7的桌面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磁盘维护工具的应用、能够添加、删除输入法和字体 3.能够创建新账号、能够设置日期和时间格式 1.更改桌面主题、调整分辨率和设置屏保 2 磁盘清理和磁盘碎片整理 3.创建系统账户 学习 内容 4.设置日期和时间格式 5 设置鼠标、更改系统声音和更改电源选项 6.添加、删除输入法和字体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要求学生先自己美化自己的桌面 1.2 指出存在的问题 1.3 讲解正确的做法 1.4 学生练习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讨论 3.2 练习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 总结本次课的知识 4.2点评学生练习效果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更改桌面主题、调整分辨率和设置屏保 2.2讲解磁盘清理和磁盘碎片整理 2.3 讲解创建系统账户、设置日期和时间格式 2.4讲解设置鼠标、更改系统声音和更改电源选项 2.5讲解输入法和字体设置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2章中文indows 7 2.3磁盘管理2.4 控制面板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为下面要做的实训做好准备 二、陈述、训练阶段 学生练习 新课教学(总计45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做上一节内容实训(河北省一级模拟系统,模拟练习A) (10分钟) 2、磁盘管理 1)查看磁盘状况2)磁盘清理3)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练习:“系统设置练习题”作业1小题(2分钟) 3、程序管理【重点】 1)程序的运行2)安装和删除程序 练习:“系统设置练习题”作业2小题(3分钟) 学生配合教师做相应的练习 4、控制面板使用【重点】 1)打印机的添加 2系统声音的设置3)设置桌面背景4)添加输入法和字体5)添加系统账户 练习:“系统设置练习题”作业3-8小题(10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1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 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2章中文Windows 7操作系统——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了解媒体播放程序、了解录音机程序 2.5常用附件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计算器的使用 3. 掌握画图程序的使用 ○1.录音机的功能及使用 2 计算器的功能及使用 3.绘图程序的应用 学习 内容 ○4.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 抛出问题,找学生回答,引入新课程 1.2 1.3 1.4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 总结本次课的知识 4.2点评学生练习效果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录音机的使用方法 2.2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3 讲解截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4讲解绘图程序的相关操作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2章中文indows 7 2.5常用附件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由前期讲授的进制转换,提出转换方法,询问学生是否回答老师问题 记得,引入计算器,导入新课程。 二、陈述、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5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媒体播放程序 2、录音机程序 3、计算器程序 4、截图工具【重点】 练习:“系统设置练习题”作业1-2小题(5分钟) 学生配合教师做相应的练习 5、画图程序(配合练习)【重点】 按照图片“宁静的家”所示,进行绘制(30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 行小结,指正学生在练习中易出现的问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1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 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提交相应作业 好铺垫。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3.1.Word 2010基本内容简介 学习 理念 掌握Office办公软件,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1.了解Word 2010的功能、特点、运行环境和窗口组成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熟悉Word 2010的视图方式 3.掌握 Word 2010的窗口操作 、Word 2010的选项设置 ○1.Word 2010的功能 ○2.Word2010的特点、 学习 内容 3.Word 2010的运行环境和窗口组成 ○4.Word 2010的视图方式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5.Word 2010的窗口操作 ○6. Word 2010的选项设置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情景设置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知识点 4.2 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Word 2010的功能、特点、运行环境 2.2讲解Word 2010的窗口组成 2.3讲解Word 2010的视图方式 2.4讲解Word 2010的窗口操作 2.5讲解Word 2010的选项设置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3.1.Word 2010基本内容简介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同学们,让咱们先来看一首诗: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这是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它之所以能够流传到今天,是因为当时的人们用笔将它记录在了纸上.但是纸有它的弱点,常时间存储就会腐烂,而且想要作出改动就得重新书写.那么,我们能不能将它记录在电脑上,以保证它的存储方便,编辑方便呢?(让同学们回答)(老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为我们提供这样的方便的软件:Word 软件. 二、陈述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1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练习法) 1、Word 2010概述: 2、Word 2010的窗口组成: 学生活动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入是否产生兴趣): 3、Word 2010文档管理【重点】 1)创建新文档 2)文档的保存 (重点) 3)打开文档 4)关闭文档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4、Word 2010的选项设置 三、训练阶段:(25分钟) (练习法) 课堂作业: (1)Word 2010 文档窗口主要由以下几部份构成 :标题栏、 、各 种工具栏、标尺、文档编辑区、滚动条和 。 (2)每次重新启动Word 时,系统会自动新建立一个名为 的空文档, 此时用户就可在文档编辑输入内容,然后存盘,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新文档。 (3)为了保存文档,需要对输入的文档给定文档名并存盘保存。方法就是 选择“文件“菜单的 命令或 命令,也可单击工具栏上的 保存按扭。 练习:在自己的电脑上以任意方式建文档 练习:以每种方式保存一次刚才所建文档 练习:以每种方式打开题库中的文档 四、成就阶段: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 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让学 生考虑,如何删除已输入的文字内容?)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3.2.Word 2010文档编辑 掌握Office办公软件,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1.掌握中、英文本、中、英标点符号的输入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 掌握特殊符号、特定公式的输入 3. 掌握日期和时间的输入 1.录入中、英文本 2.录入中、英标点符号 学习 内容 3.录入特殊符号 4.录入日期和时间 5.录入特定公式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情景设置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中、英文本输入 2.2讲解中、英标点符号的输入 2.3讲解特殊符号插入的方法 2.4讲解日期和时间的输入 2.5讲解特定公式的输入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3.2.Word 2010文档编辑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1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上节课,我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何输入文字内容?如果内容中有特殊符号的话,怎么插入? 相信大家也作了预习,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回答这个问题. 二、陈述阶段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7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练习法) 1、输入中、英文本及标点符号【重点】 学生活动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入是否产生兴趣): 学生记笔记 学生完成练习作业 学生兴趣焦点总结: 技巧:在输入法中也可以使用键盘。在默认状态下,按Ctrl+Space组合键可以在中英文输入状态中互相切换;按Ctrl+Shift组合键,可以在各种输入法中互相切换。 练习:“文本输入”作业 (10分钟) 2、输入特殊符号【难点】 1)、通过软键盘插入 2)、通过“符号”对话框插入(重点) 练习:“符号”作业 (10分钟) 3、输入日期和时间 1)、通过键盘输入固定日期 2)、通过“日期和时间”对话框插入可变化的日期和时间(重点) 练习:在“录取通知书”模板文档中所示位置插入日期 (3分钟) 4、输入特定公式【难点】 练习:“公式”作业 (10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结合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学习程序进行小结,强调重点、难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对所学操作系统知识进行应用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 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 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小实训——Windows操作及汉字录入训练 学习 目标 2.能够通过拼音输入法输入文本 3.能够通过五笔输入法输入文本 1.Windows操作训练 2. 汉字录入训练 学习 内容 ○3. ○4.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回顾上几节课的内容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点评练习结果 4.2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 分配训练任务 2.2 2.3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小实训——Windows操作及汉字录入训练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讲解法) 引起学生重视 同学们,这节课咱们进行实训练习,也作为一次小测试,来检验大家这几节课学习的成效。 该次训练为记分制,满分10分,6分以内为不及格,即为 无效成绩。 二、陈述阶段:(3分钟)(讲解法) 1. 简单说明实训内容: 此时学生应该注意听教2. 下发实训题目 三、训练阶段:(40分钟)(任务驱动法、练习法) 学生进行实训 四、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5分钟)(讲解法) 1. 收取学生实训结果。 提交作业 2.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试题的情况,进行点评。 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师的讲解 学生练习 学生活动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3.2.Word 2010文档编辑 掌握Office办公软件,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1.掌握文本的各种选定方法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文本的删除、复制、移动、粘贴等操作 3.掌握文本的查找替换 1.文本选定 2.文本的删除、复制、移动、粘贴 学习 内容 3.撤销与恢复操作 4.文本查找替换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例题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文本选定的不同方法 2.2讲解文本的复制、移动、删除 2.3讲解文本的撤销与恢复操作 2.4讲解文本、符号的查找替换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3.2.Word 2010文档编辑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给学生展示“河北省一级考试的试题要求”,询问学生是否会做,引入本节课内容。 二、陈述阶段及训练阶段: 1、文本选定的方法【重点】 1)定位选择2)连续段落3)不连续段落4)局部选择 5)全选6)F8的使用 练习:把老师讲的6中情况逐一练习一遍 (5分钟) 2、删除文本 【重点】 方法: (1)按Delete键删除插入点后面的一个字符。 (2)按BackSpace键可以删除插入点前面的一个字符。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入是否产生兴趣) 学生活动 新课教学(总计43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练习法) 学生记笔记 (3)用鼠标选择要删除的文本,然后按键盘上的Delete键。 练习:删除文档中的任意位置文字 (3分钟) 3、移动和复制文本 【重点】 学生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1)鼠标左键加crtl键拖动2)鼠标右击拖动3)ctrl+c—— ctrl+v、ctrl+x4)插入——对象——文件中的文字 练习:“14b格式要求”中A下的第3个小题、“WORD14H操作要求” 中A下的第2个小题(8分钟) 3、撤消、恢复和重复操作 练习:撤销对“14b格式要求”中A下的第三个小题的操作(2分钟) 4、查找与替换文本及符号(不带格式的替换)【难点】 练习: “14b格式要求”中A下的第1-2个小题、“WORD14H操作要求” 中A下的第1个小题(8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结合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学习程序进行小结,强调重点、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整理分享

学生兴趣焦点总结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3.3. Word 2010 文档的格式化1 学习 理念 掌握Office办公软件,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1.掌握文档字体相关设置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文档段落相关设置 3.能够进行英文拼写检查 1.设置字号、字体、字形 ○2.设置字符间距、字符格式复制 学习 内容 3.设置段落缩进、首行缩进 4.设置段落间距、行间距 5.设置项目符号 6.设置拼音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案例展示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字符格式的设置 2.2讲解段落格式的设置 2.3讲解项目符号和编号的设置 2.4讲解拼音的添加和设置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3.3. Word 2010 文档的格式化1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展示案例:“奥运大酬宾” 学生活动 同学们,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对输入的内容进行了修饰,我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入是们能看出进行了哪些设置吗?这些设置怎么实现呢?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课程。 二、陈述阶段及训练阶段: 否产生兴趣):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练习法) 1)设置字符格式【重点】 练习“奥运大酬宾”作业1-6小题 (10分钟) 2)设置段落格式【重点】 练习“3.18”作业1-2小题 (15分钟) 3)添加项目符号和编号 练习“3.18”作业3小题 (3分钟) 4)文本拼音的添加与设置 练习“3.18”作业4小题 (3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结合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学习程序进行小结,强调重点、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听课状态: 学生听课状态: 学生练习情况: 学生兴趣焦点总结: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于案例 1. 掌握word基础格式设置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案例制作:狮子、狐狸与鹿 学习 目标 2. 运用所学知识,格式化文档 3. 提升操作能力 ○1.分析“狮子、狐狸与鹿”文档中的格式点 2.按照样文对案例文档进行格式设置 学习 内容 ○3. ○4.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回顾上节课内容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点评学生作业 4.2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简要说明案例中的知识点 2.2 2.3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案例制作:狮子、狐狸与鹿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学生活动 学生查看上一节课的笔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讨论了案例的知识点,我们也讲解了这些知识点的操作,下面我们来制作一个案例,特别的是这个案例没有具体要求,只有效果图,你需要从效果图上看出每处的格 式,并制作出来,这无形中加大了难度。 二、陈述阶段: 新课教学(6分钟) (讲解法) 1、提示案例中格式所在,及相关的知识点 2、下发案例文字与效果图 三、训练阶段:(40分钟)(任务驱动法、讨论法、练习法) 对案例“狮子、狐狸与鹿”文档进行格式设置。 四、成就阶段: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学生提交作业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做题 记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3.3. Word 2010 文档的格式化2 学习 理念 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于案例 1.掌握文字注释使用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 掌握文档段落的首字下沉 3.掌握文档的段落的边框底纹设置 1.段落边框和底纹 2.段落分栏 学习 内容 3.首字下沉 4.批注、脚注和尾注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回顾上节课的案例,找出没有解决的问题 1.2 展示新案例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 讲解段落的边框和底纹 2.2 讲解段落分栏设置 2.3 讲解设置首字下沉 2.4 讲解文字注释的方法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3.3. Word 2010 文档的格式化2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学生查看上一节课的笔回顾上节课的案例,找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入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陈述阶段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2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练习法) 1)段落的边框和底纹【重点】 练习“文档格式化2”作业第(1)、○4-○5小题(8分钟) 2)段落的分栏设置【难点】 练习“文档格式化2”作业第○6小题 (3分钟) 3)设置段落首字下沉 练习“文档格式化2”作业第○7小题(3分钟) 4文字注释 练习“5.19”作业最后3-4小题(10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结合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学习程序进行小结,强调重点、难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学生观看演示 学生完成相应练习 记 学生活动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于案例 1. 更熟练的所学知识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案例制作:出租屋合同 学习 目标 2. 运用所学知识,格式化文档 3. 更告诉有效的完成案例制作 ○1.分析案例“出租屋合同”中格式点 2.设置案例“出租屋合同”格式编排 学习 内容 ○3. ○4.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回顾上节课内容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点评学生作业 4.2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简要说明案例中的知识点 2.2 2.3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案例制作:出租屋合同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老师抛出的问观看一个制作好“出租屋合同”,找若干学生指出该文档内的相关知识点,继而进入今天要完成的作业。 二、陈述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6分钟) 1、提示案例中格式所在,及相关的知识点 2、下发案例文字与效果图 题 三、训练阶段: 学生按老师分配的任务制作(40分钟) 四、成就阶段: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提交作业 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做题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3.4.创建表格(1) 掌握Office办公软件,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1.掌握创建规则表格的方法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绘制表格的方法 3. 了解表格转换 ○1.文本转换为表格 ○2.插入excel数据表格 学习 内容 3.插入规则表格 ○4.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观看一个含表格的文档 1.2提出问题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知识点 4.2点评学生练习情况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文本转换为表格 2.2 讲解在word中插入excel数据表格 2.3讲解规则表格的创建方法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3.4.创建表格(1)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学生活动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8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入是导入: 否产生兴趣):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文档的格式化方式现在大家看这篇文 档,谁能按要求对文档进行编辑? (找学生做题)(然后教师讲解) 我们看到文档的结尾处还有一个表格,有了这个表格,文章 的表达更直观那么这个表格怎么制作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文档中如何插入表格. 二、陈述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学生听课 练习法) 1、创建表格 (1) 文本转换成表格【难点】 1)txt内容转换为word表格2)word文本转换成表格 学生练习 练习把“成绩单.txt”中的文本转换成word表格(5分钟) 练习把“客户基本信息表.docx”中的文本转换成表格(3分钟) (2)插入excel数据表格 1)插入空白的excel表格 2)插入现成的数据表格 学生听课 练习把“办公用品.jpg”中的数据以excel数据表格形式插入到 “客户基本信息表.docx”中的第一行标题下方(6分钟) 练习把“恒大二中成绩单.xlsx”中的数据以excel数据表格形学生练习 式插入到“恒大二中成绩单.docx”中的第一行标题下方(2分钟) (3)创建规则表格【重点】 1)快速插入表格 2)“插入表格”命里(重点) 学生练习 练习:制作“客户购货订单表”表格(6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 提交作业 结,强调重点、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3.4.创建表格(2) 掌握Office办公软件,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1.掌握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表格的拆分与合并 3. 掌握斜线表头的制作 1.通过合并、拆分创建不规则表格 ○2.绘制表格 学习 内容 ○3.绘制斜线表头 ○4.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 案例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知识点 4.2点评学生练习情况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合并、拆分的功能及用法 2.2 讲解绘制表格工具的用法 2.3 讲解斜线表头的制作方法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3.4.创建表格(2)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上节课我们讲述了规则表格的创建方法,那么大家看这个“课程表”表格,很显然它很不规则,它该怎么制作呢?有学生知道吗?这也就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入是否产生兴趣): 学生活动 二、陈述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练习法) 1、创建不规则表格 学生听课 学生练习 学生听课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1) 合并、拆分【重点】 练习:制作“课程表.jpg”中表格(8分钟) 练习:制作“会议费用.jpg”中表格(8分钟) (2)绘制表格 1)绘制线 2)擦除线 3)设置线的颜色、线型及虚实 练习:制作“bgd.jpg”中表格(8分钟) 练习:制作“bge.jpg”中表格(4分钟) (3)绘制斜线表头【难点】 1)绘制 2)“插入”直线图形命令(难点) 练习:绘制以上练习中表格的斜线表头(2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5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 结,强调重点、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收取作业,抽样点评 提交作业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3.4.编排表格(1)——基础编排 学习 理念 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于案例 1.掌握表格的行列操作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表格的属性设置 3.掌握表格的格式设置 1.选定操作 2.插入、删除操作 学习 内容 3.移动、交换操作 4.行高、列宽设置 ○5.表格属性设置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6.表格的格式设置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回顾上节课内容 1.2 提出表格的编辑问题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表格选定操作 2.2 讲解表格行列操作 2.3讲解表格的属性设置 2.4讲解表格的字体格式 2.5讲解表格的边框和底纹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3.4.编排表格(1) 2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了表格的创建方法,其中有创建规则表格的方法也有直接创建不规则表格的方法即绘制表格的方法,也通过该方法制作了课程表,那么想一想,对已创建好的表格还可以再修改吗?答案显示是肯定的,那么,有哪些编辑操作呢? 二、陈述阶段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5分钟) (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练习法) 1、编辑表格【重点】 (1)选定 1)表格 2)单元格 3)行 4)列 (2)行列操作 1)插入行列2)删除行列3)移动行列 4)交换行列 5)行高列宽 练习:按照“4-4要求.jpg”所示要求对文档“tf4-4.docx”中的第1-2小题(8分钟) 练习:按照“4-10要求.jpg”所示要求对文档“tf4-10.docx”中的第1-2小题(8分钟) (3)表格的属性设置 1)表格的尺寸2)表格的对齐方式3)表格环绕方式 (4)表格的格式设置 1)字体格式设置 2)单元格内容对齐方式 3)单元格内容方向 4)表格的底纹 5)表格的边框 6)表格的样式应用 练习:按照“4-4要求.jpg”所示要求对文档“tf4-4.docx”中的第3小题(5分钟) 练习:按照“4-10要求.jpg”所示要求对文档“tf4-10.docx”中的第3小题(5分钟) 三、课堂作业(45分钟)(讲解法) 完成“综合实例”的所有要求 四、成就阶段(5分钟) 教师结合学生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强调重点、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收取作业,抽样点评。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整理分享

学生活动 题 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做题 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3.4.编排表格(2)——数据计算与排序 学习 理念 掌握表格知识,解决生活日常所需 1. 掌握表格中数据的计算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 目标 2. 掌握表格中数据的排序 3.了解特殊需要的计算 1. 表格数据计算(SUM、AVERAGE) 2. 表格数据计算(MAX、MIN) 学习 内容 3. 表格数据排序(单标题行) 4.表格数据排序(单标题行) ○5.不连续的数据计算 ○6. 1.给学生每台机子发送一个该知识点的习题 2.让学生先按要求做该习题 学习 活动 3.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观看微课,进行讨论 5.完成练习,相互点评 ○6.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评价) 1.1 给学生每台机子发送一个该知识点的习题 1.2 让学生先按要求做该习题 1.3 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评价) 3.1试做老师下发的习题 3.2 观看微课,进行讨论 3.3 完成错误习题的修改 3.4 练习其他相关习题 3.5 小组点评 4.成就阶段(结束、评价) 4.1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4.2点评学时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评价) 2.1 要求观看微课,完成练习 2.2 讲解特殊表格的计算操作 2.3 2.4 2.5 学习 评价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3.4 表格编辑(2)——数据计算与排序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练习导入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入是否产生兴趣) 查看学生动手操作情况 提问1-2学生试做结果 此部分由老师陈述,说明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指明重点和难点。 一、准备阶段(5分钟)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启发法、练习法)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格的创建方法及内容的录入及文本格式设置,那么我们想一下,如果表格中某一行或者某一列的内容需要通过其他行或其他列数据的运算获得,如屏幕表格所示,我们该怎么做呢?再或者我们如何对该表格中的数据按照某一列进行排序呢? 下面我把该习题发给大家,你们先动脑想想,动手试试,看自己能不能解决,五分钟后带着你的问题学习以便更好的接受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陈述阶段(5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法) 1、表格中数据的计算【重点】【难点】 (1)常用函数(SUM、AVERAGE、MAX、MIN)的用法 (2)快速计算所有单元格的方法(F9) 2、表格数据排序 (1)单标题行的排序方法 (2)双标题行的排序方法 【难点】 3、讲解特殊表格的数据计算 三、训练阶段(35分钟)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探究学习法) 1、观看微课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微课:表格数据计算,完成相关习题。 微课:表格数据排序,完成相关习题。 2、讨论 小组内部对微课知识点进行交流。 3、练习 1)准确完成刚上课老师发放的试做习题 2)计算“商品销售记录”表格中“总计”一行的数据 3)计算“员工工资统计表”表格中“平均值”一行的数据 4)计算“某图书馆2009年图书销售情况统计表”表格中“最高销售量”一行的数据和“合计”一列的数据 学生观看微课 学生讨论 学生练习 5)以“销售额”为关键字对“某商店销售表”进行升序排序 指导学生练习 6)以“年终总分”为关键字对“恒大中学教师评分表”进行降 班长汇总每组评价结果 填写小组作业评价单 学生观看演示 序排序 4、小组点评 (1)小组内部讨论,给出正确结果。 (2)小组互评。 四、成就阶段(5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法) 1、点评 老师根据小组评价,演示错误点。 2、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 结,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鼓励学生总结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河北省一级考试系统——word模块中表格练习 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于案例 1.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 解决实际问题 3. 完成WORD模块的考核 ○1.word模块F套表格练习 ○2.word模块H套表格练习 学习 内容 ○3. ○4.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任务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点评学生考核结果 4.2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简要说明该模块考核中的知识点 2.2 2.3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河北省一级考试系统——word模块中表格练习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 观看2015年河北省计算机一级考试系统——word模块,简 要说明该模块的考核内容及用时建议,继而进入今天要完成的作 业。 二、陈述阶段:(讲解法) 新课教学(总计6分钟) 1、提示该模块的难度为中度,要求15-20分钟内完成一套 2、要求做F和H套中的表格部分 2、下发模拟系统 三、训练阶段:(任务驱动法、练习法) 学生按试题要求完成作业(40分钟) 四、成就阶段: 提交作业,抽样点评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学生提交作业 学时练习 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做题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于案例 1.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案例制作:求职简历 学习 目标 2. 满足生活、工作只需 3. 独立制作求职简历 ○1.分析案例“求职简历”的知识点 2.制作案例“求职简历” 学习 内容 ○3. ○4.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回顾所学内容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点评学生作业 4.2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简要说明案例中的知识点 2.2 2.3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案例制作:求职简历 2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学生活动 学生查看所学内容的笔同学们,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文本几符号的输入,格式的设置,表格的应用,也到了检验咱们学习成果的时候了,下面我们来制作一个综合案例——“求职简历”。 二、陈述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5分钟) 1、提示案例中格式所在,及相关的知识点 题 2、下发案例要求与效果图 三、训练阶段: 学生按老师分配的任务制作(85分钟) 四、成就阶段:(5分钟) 提交作业,抽样点评。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3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学生提交作业 指导学生练习 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做记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3.5图文混排——自选图形、SmartArt图形 学习 理念 掌握图片处理技巧,提高图文混排效率 1.掌握自选图形的绘制方法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SmartArt图形的插入及设置方法 3. 了解图形的组合设置 1. 自选图形的绘制 2. 自选图形的编辑及修饰 学习 内容 3. SmartArt图形的绘制 4. SmartArt图形的编辑及修饰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 放映一个“奶茶店宣传单”的文档 1.2 找学生从中找出插入的元素 1.3 引入本节课知识点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4.2 点评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演示自选图形的绘制方法 2.2 演示自选图形的编辑及修饰 2.3演示 SmartArt图形的绘制 2.4 演示SmartArt图形的编辑和修饰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3.5 图文混排——自选图形、SmartArt图形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问: 下面大家观看老师演示的这个“奶茶店宣传单”文档,从中找出它的组成元素,都有哪些?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档中会说话的文字元素:图形——自选图形。 学生活动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入是否产生兴趣): 找1-2名学生回答 二、陈述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练习法) 1、插入自选图形 【重点】 1)绘制图形 2)调整图形大小 3)图形变形 4)图形填充 练习:按“奶茶店宣传单”样文所示,根据“奶茶店宣传单任务要求”中的操作点绘制其中的三个图形,并调整大小、变形、填充。(15分钟) 老师演示 2、插入SmartArt图形 1)插入SmartArt图形 2)布局更改3)颜色更改 4)样式更改 5)图形添加 练习:在“奶茶店宣传单”文档的第二页,插入一个“关系”分类中“漏斗”SmartArt图形,并输入随意饮料名称,适当学生观看 指导学生练习 老师演示 学生观看 指导学生练习 调整大小,颜色设置,样式设置。(10分钟) 三、成就阶段(5分钟)(讲解法、演示法) 抽样点评学生作业 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收取课堂作业 抽样点评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3.5图文混排——艺术字、文本框 学习 理念 掌握图片处理技巧,提高图文混排效率 1.掌握艺术字的插入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文本框的插入 3. 掌握艺术字和文本框的编辑 1. 艺术字的插入 2. 艺术字的编辑及修饰 学习 内容 ○3. 普通文本框的绘制 4. 内置文本框的插入 5. 文本框的编辑及修饰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 案例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4.2 点评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演示艺术字的插入方法 2.2 演示艺术字的编辑及修饰 2.3演示文本的绘制 2.4 演示文本框的编辑和修饰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3.5 图文混排——艺术字、文本框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学生活动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上节课我们绘制了“奶茶店宣传单”案例中的图形,入是否产生兴趣): 该案例中还有其他的元素,都有哪些?怎么制作?有会 的同学吗?可以尝试一下。 二、陈述及训练阶段 找1-2名学生试做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练习法) 1、插入艺术字 【重点】 1)插入艺术字 2)调整图形大小、位置及环绕方式3)艺术字样式应用 4)艺术字填充及线条颜色设置 5)艺术字文本效果 练习:按“奶茶店宣传单”样文所示,根据“奶茶店宣传单任务要求”中的操作点插入所有艺术字。(15分钟) 2、插入文本框 【重点】 1)绘制文本框 2)插入内置文本框3)调整大小、位置及环绕方式4)样式设置 5)边框、底纹设置 练习:按“奶茶店宣传单”样文所示,根据“奶茶店宣传单任务要求”中的操作点绘制所有文本框,并输入内容。 (15分钟)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指导学生练习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指导学生练习 三、成就阶段(5分钟)(讲解法、演示法) 抽样点评学生作业 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收取课堂作业 抽样点评 行小结,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掌握图片处理技巧,提高图文混排效率 1. 掌握图片的插入方法 3.5图文混排——图片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 掌握图片基本编辑的相关操作 3. 掌握图片的高级处理 1. 图片的插入(剪贴画、来自文件) 2. 图片的基本编辑(尺寸、环绕方式、位置等) 学习 内容 3.图片的高级处理(图片删除背景) 4. 为文章的图片手动添加题注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评价) 1.1 案例导入 1.2 发放微课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评价)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评价) 4.1提交课堂作业 4.2 总结作业问题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评价) 2.1 要求观看微课,完成练习 2.2 演示图片相关操作 2.3演示为图片添加题注的操作 2.4 2.5 学习 评价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3.5 图文混排——图片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2分钟)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启发法、案例导入法) 上节课我们绘制了“奶茶店宣传单”案例中的艺术字和文本框,该案例中还有一个元素,这个大家比较熟悉,找一找,它是什么?在哪里呢?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档中会说话的文字元素:图片。 学生活动 观察案例 回答老师问题 二、陈述阶段(8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法) 1、插入图片【重点】 (1)插入剪贴画 (2)插入图片 2、编辑图片【重点】 (1)图片旋转及裁剪 (2)图片尺寸 (3)图片位置及文字环绕 (4)图片样式 3、图片高级处理【难点】 (1)标记要保留的区域的删除方式 (2)标记要删除的区域的删除方式 4、为图片插入题注 1)手动插入题注(适合图比较少的情况) 此部分由老师陈述,说明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指明重点和难点。 三、训练阶段(35分钟) 教学方法:(视频教学法、讨论法、探究学习法) 1、观看微课 学生观看微课 学生讨论 观看微课——图片基本操作,以完成相关习题。 观看微课——图片背景删除,以完成相关习题。 2、小组讨论 小组内部对微课知识进行交流。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3、练习 1)在文档中插入“music 音乐”的剪贴画 2)在文档中插入“c:\\图片\\KSWJ2-8.JPG”的图片 3)“奶茶店宣传单”文档中图片的编辑 指导学生练习 4)图文混排练习 5)“图文混排练习”的图片添加图注(使用简单文本框)“大脑”,适当设置文本框的大小,无边框和无填充,并和图片左右居中对齐然后组合。 4、小组点评 (1)小组内部讨论,给出正确结果。 (2)小组互评。 班长汇总每组评价结果 填写小组作业评价单 学生观看演示 鼓励学生总结 学生练习 四、成就阶段(5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 1、点评 老师根据小组评价,演示错误点。 2、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于案例 1.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案例制作:奖状 学习 目标 2. 满足生活、工作只需 3. 独立制作奖状 ○1.分析案例“奖状”的知识点 ○2.制作案例“奖状” 学习 内容 ○3. ○4.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回顾所学内容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点评学生作业 4.2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简要说明案例中的知识点 2.2 2.3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案例制作:奖状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同学们,通过三节课学习,我们已经把图形相关知识学习完 学生活动 毕,下面我们来制作一个案例,特别的是这个案例没有具体要求, 只有效果图,大家以美观为重点。 二、陈述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10分钟) 1、演示“奖状”案例中图形的制作方法 2、下发“奖状”案例效果图 三、训练阶段: 学生按老师分配的任务制作(36分钟) 四、成就阶段: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做题 学生提交作业 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3.5.图文混排——页面、页眉、注释、打印设置 学习 理念 提高排版技能,适应岗位需要 1.掌握页面布局设置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文字注释的设置 3.掌握页眉和页脚设置 1.页面布局的相关设置 2.页眉和页脚及页码 学习 内容 ○3.脚注、尾注及批注 4.打印设置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问题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这节课的相关知识 4.2 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页面布局设置的相关知识 2.2讲解页眉和页脚及页码脚注 2.3讲解、尾注及批注 2.4讲解打印设置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3.5 图文混排——页面、注释、页眉、打印设置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文章排版好了,是不是涉及到打印了,那么我们的纸张,页边距学生活动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指导学生练习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指导学生练习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指导学生练习 指导学生练习 抽样点评 问题:关于图文混排的基础知识还有一点尾巴,大家想一想,入是否产生兴趣): 是不是也需要设置呢?如果要求更高一点,怎么设置纸张的背景 颜色呢?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 二、陈述训练阶段 练习法) 1、页面布局设置【重点】 边框和水印效果 练习:习题“5.19”的第1小题第1点 (2分钟) 练习:习题“2.9”的第1小题第2点(2分钟) 2、页眉、页脚、页码设置 【难点】 1)页眉2)页脚3)页码 练习:习题“2.9”的第1小题第1点(3分钟) 3、脚注、尾注、批注 1)脚注2)尾注3)批注 练习:习题“5.19”的第2-4小题(10分钟) 4、打印设置 1)打印页数 2)打印份数 5)文档保护 练习:习题“2.9”的第2-5小题 (10分钟)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文字方向 2)页边距3)纸张方向4)纸张大小5)页面颜色、 三、成就阶段(8分钟)(讲解法、演示法) 抽样点评学生作业 小结: 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收取课堂作业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于案例 1.运用所学知识,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河北省一级考试系统——word模块练习 学习 目标 2.解决实际问题 3. 完成WORD模块的考核 1.word模块A套 ○2. 对word文本操作进行复习 学习 内容 ○3. 对word文本格式进行复习 ○4. 对word表格操作进行复习 ○5. 对word图文操作进行复习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任务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点评学生考核结果 4.2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简要说明该模块考核中的知识点 2.2 2.3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河北省一级考试系统——word模块练习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 观看2015年河北省计算机一级考试系统——word模块,简 要说明该模块的考核内容及用时建议,继而进入今天要完成的作 业。 二、陈述阶段:(讲解法) 新课教学(总计5分钟) 1、提示该模块的难度为稍难,要求35分钟内完成一套 2、要求A套中所有部分 2、下发模拟系统 三、训练阶段:(任务驱动法、讨论法、练习法) 学生按试题要求完成作业(35分钟) 四、成就阶段:(7分钟)(讲解法、提问法) 提交作业,抽样点评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学生提交作业 学时练习 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做题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 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综合复习(案例制作——学习报) 学习 目标 2. 解决实例中的问题 3. 提高审美观 1.分析实例 “学习报”中的知识点 2.制作实例 :学习报 学习 内容 ○3.对word所学基础知识进行复习 ○4.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练习训练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任务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点评学生作业 4.2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演示制作案例 2.2 2.3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综合复习(案例制作——学习报) 2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老师宣布此次课程内容 今天我们制作一个综合性案例,把我们所学的知识综合应用,也是对大家的学习成果的检验,时间是2学时。 二、陈述阶段:(讲解法) 新课教学(总计5分钟) 下发案例“学习报”的相关资料 要求: 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做1. 按任务要求完成 2. 可以有误差,但不要太大 三、训练阶段:(90分钟)(任务驱动法、练习法) 学生制作“学习报”案例。 四、成就阶段:(3分钟) 收取作业 抽样点评作业 学生提交作业 题 学生活动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3.6 word 2010高级应用——邮件合并、自动添加题注 学习 理念 掌握基础知识,扩展知识面 1.了解邮件合并的概念、功能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 目标 2. 掌握邮件合并的相关操作 3. 掌握为图片自动添加图注 ○1.邮件合并的概念、功能 1.展示案例 2.提出问题 学习 活动 3.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4.观看微课,进行讨论 5. 完成习题,相互点评 ○6. 2.创建模板 学习 内容 3.创建数据源 4.进行邮件合并 5.批量添加图注 ○6.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评价) 1.1案例导入 1.2 观看微课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评价) 3.1 观看微课 3.2 小组讨论 3.3练习相关试题 3.4 小组点评 3.5 4.成就阶段(结束、评价) 4.1总结知识点 4.2 点评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评价) 2.1 要求观看微课 2.2演示邮件合并的过程 2.3 演示批量添加题注的方法 2.4 2.5 学习 评价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3.6 word高级应用——邮件合并、自动添加题注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5分钟)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启发法、提问法) 学生活动 大家还记得咱们录取通知书吗?还有快递的面单,准考证等,展示相关图片 比较一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谁来告诉老师?试想一下,如果这学生观察 个任务给你,这么大批量的格式相同的文档怎么快速做出来呢? 找1-2名学生回答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word高级应用中的知识点。 此部分由老师陈述,说明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指明重点和难点。 学生观看微课 学生讨论 二、陈述阶段(10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法) 1、邮件合并 【重点】 1)概念 2)功能 3)模版制作 4)数据源创建 5)合并 2、自动插入题注【难点】 1)表格题注 2)图片题注 三、训练阶段(30分钟) 教学方法:(视频教学法、讨论法、探究学习法) 1、观看微课 微课:邮件合并,学习相关知识,完成相关练习 微课:自动添加题注,学习相关知识,完成相关练习 2、小组讨论 小组内部对微课知识点进行交流学习。 3、练习 1)制作“录取通知书”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2)制作“邀请函”

3)制作“考试成绩通知单” 4)为 “基础会计学教案”文档中所有的图片批量添加图注“图1、图2”等 4、小组点评 (1)小组内部讨论,给出正确结果。 (2)小组互评。

学生练习 指导学生练习 班长汇总每组评价结果 填写小组作业评价单 学生观看演示 四、成就阶段(5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 1、点评 老师根据小组评价,演示错误点。 2、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 结,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鼓励学生总结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或任务 3.6 word 2010高级应用——不同页眉、目录 学习 理念 掌握基础知识,扩展知识面 1.掌握不同页眉的设置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展示“毕业论文”案例 学习 目标 2.掌握目录的创建 3.掌握目录的格式设置 1.首页不同页眉 2.奇偶页不同页眉 学习 内容 ○3.节的应用 2.提出问题 学习 活动 3.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4.观看微课,进行讨论 5. 小组点评 ○6. 4.大纲级别的设置 5.目录的创建 ○6.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评价) 1.1案例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评价) 3.1 观看微课 3.2 小组讨论 3.3练习相关试题 3.4 小组点评 3.5 4.成就阶段(结束、评价) 4.1总结知识点 4.2 点评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阶段(主体、评价) 2.1要求观看微课,完成练习 2.2演示奇偶页不同页眉的设置 2.3演示目录的创建 2.4 2.5 学习 评价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3.6 word 2010高级应用——不同页眉、目录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5分钟)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设疑法) 大家设想一下,我们马上要毕业了,现在时毕业论文设计阶段,而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又是非常严格的,比如现在老师展示的这篇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以及排版好的文章,对于文字格式来说我们已经没有问题了,但是我们发现论文中的目录和页眉页脚非常的丰富,这也是论文格式要求中必要的,你觉得学生活动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入是否产生兴趣): 找1-2名学生回答 以我们以前学的知识,你觉得怎么做呢?是不是很有压力?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陈述阶段(10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 此部分由老师陈述,说明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指明重点和难点。 1、不同页眉的设置【重点】 1)首页不同 2)奇偶页不同 3)分节不同【难点】 2、目录设置 【重点】 1)为目录项设置相应的级别2)自动生成内置目录 3自动生成自定义目录)4)更新目录5)设置目录格式 3、封面 1)手动设计封面2)插入系统自带内置封面 三、训练阶段(30分钟) 教学方法:(视频教学法、讨论法、个案练习法、探究学习法) 1、观看微课 微课:不同页眉页脚,学习相关知识,完成相关练习。 微课:添加目录,学习相关知识,完成相关练习。 学生观看微课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2、小组讨论 小组内部对微课知识点进行交流学习。 3、练习 1) 按“首页不同页眉”要求进行页眉设置。 2) 对“基础会计学教案”文档设置奇偶页不同页眉,奇数页插入“空白”页眉,在中间输入文字“基础会计学”,偶数 页插入“细条纹”页眉,在中间输入文字“河北工程技术 学院”。 3) 对“毕业论文”文档设置不同页眉:每章的奇数页插入“空白”页眉,在中间输入文字所在章标题,偶数页插入“细条纹”页眉,在中间输入文字“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4) 在“毕业论文”中开头创建目录,显示级别3级,显示页码,页码右对齐,一级标题格式为:黑体,四号;二级标题格式:楷体,小四号;三级标题:宋体,五号,设置目录行距为1.5倍。 5) 根据自己的审美观为毕业论文设计封面。 班长汇总每组评价结果 4、小组点评 填写小组作业评价单 (1)小组内部讨论,给出正确结果。 (2)小组互评。 学生观看演示 指导学生练习 学生讨论 学生练习 四、成就阶段(5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 1、点评 老师根据小组评价,演示错误点。 2、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鼓励学生总结 结,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2章 中文Word 2010——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培养学生探索、探究学习能力。 1.理解并会应用本章内容 word大作业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布置大作业任务 学习 目标 2.顺利取得该作业相应的分数 3. 检验本模块的学习效果 ○1.对word所学知识进行全面考核 2. word大作业考核 学习 内容 ○3. ○4. ○5. 2. 小组讨论 学习 活动 3. 完成word大作业 ○4. 小组评价 ○5.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任务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WORD大作业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提交制作结果 4.2 满分为20分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 阐明作业要求 2.2 2.3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3章 中文Word 2010——word大作业 2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老师宣布此次大作业题到今天为止Word2010我们已全部学习完毕,也是检验大家目 学习效果的时候了,所以我们今天这两节课要进行word大作业考核,内容是文章编排和表格应用,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20 分。 二、陈述阶段:(讲解法) 新课教学(总计3分钟) 要求: 1、简要说明作业中注意的地方,容易出错的地方。 2、下发word大作业原文和任务要求及样张。 三、训练阶段:(90分钟)(任务驱动法、练习法) 学生进行word大作业考核。 四、成就阶段: 收取作业(5分钟)

学生提交作业 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做题 学生活动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4章 中文Excel 2010—— 或任务 4.1. Excel 2010概述、4.2. Excel 2010工作环境、4.3工作簿及工作表的管理 学习 理念 培养学生使用excel软件的兴趣,增强学生能学好这个office组件的信心。 1.了解excel软件的功能、特点及运行环境、界面组成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学习 目标 2. 掌握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等概念 3. 了解工作表、工作簿的保护设置及掌握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 excel 2010的功能、特点及运行环境 ○2. excel 2010启动、退出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内容 ○3.excel 2010窗口组成 ○4.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的概念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5.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6.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问题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excel 2010的功能、特点及运行环境 2.2讲解excel 2010的启动、退出方法 2.3讲解excel 2010窗口组成 2.4讲解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的概念 2.5 讲解工作簿及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4章 中文电子表格Excel 2010 4.1 Excel 2010概述4.2 Excel 2010工作环境4.3工作簿及工作表的管理 50分钟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学生开始跟着老师的导入: 提问思考 提出疑问: 要是我们处理的数据不在上述范围之内,那么用word是不提问其中一个学生 是还能处理的很好哪?例如,教师工资表(基本工资,工龄,逐 年滚动……)、学生奖学金评估表(考试成绩,体育加分,平时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并给出答案 加分,综合成绩排名……)……引入新课程: 二、陈述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3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实验法) 教师演示,学生注意1、excel 2010的功能、特点及运行环境 观察,并记录笔记 2、启动、退出excel2010 3、excel 2010窗口组成 4、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的概念 提问学生观察结果,5、工作簿的基本操作【重点】 并讲解各个窗口组成1)新建2)打开3)保存4)关闭 部分功能(前提是学练习:练习该知识点的操作(5分钟) 生有word课程基础) 6、工作表的基本操作【重点】 1)重命名2)标签颜色设置3)插入4)删除5)复制 练习:FT6-1.xlsx第一小题第一点(5分钟) 6)移动 7)保护 知道学生练习 练习:练习该知识点的操作(5分钟) 7、行列基本操作【重点】 1)插入2)删除3)行高列宽4)移动5)交换 练习:FT6-1.xlsx第一小题第二点(5分钟) 练习:FT6-2.xlsx第一小题(8分钟) 三、成就阶段 抽样点评学生练习作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业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 行小结,指出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本小节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4章 中文Excel 2010——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4.4. 格式化工作表 培养学生注重细节,能够独立的修饰工作表,从而使经过格式化的工作表更加美观、规范、实用 1.掌握工作表的格式及条件格式的设置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工作表格式清除的方法 3.了解工作表自动套用格式的设置 1.单元格内容的格式化 2.单元格区域的边框底纹 学习 内容 3.单元格数据的条件格式 4.使用样式或自动套用快速格式化工作表 ○5.调用低版本自动套用格式命令 ○6.清除选定区域的格式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问题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这节课的内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工作表的基本格式化 2.2讲解单元格数据的条件格式 2.3讲解工作表自动套用格式的设置 2.4 讲解调用低版本自动套用格式命令 2.5讲解格式清除的方法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4章 中文电子表格Excel 2010 4.4格式化工作表 50分钟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准备阶段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事例法) 导入:前面的知识已经使我们会制作工作表了,但是制作工作 表的目的是是什么呢? 回答:保存数据,和使用数据,后面还要学习对数据的运算和分析。 提问:如果不漂亮不直观就会影响到工作表的使用,事例:展示给学生几个功能模糊凌乱的excel工作表,和数据功能直观、经过美化的工作表,产生鲜明的对比,引入新的课程 经过工作表的比较,激发学生要出直观美化的工作表的愿望 新课程:格式化工作表 二、陈述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2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单元格内容格式化【重点】 字符格式化、数字格式化1)字符格式设置2)数字格式设置3)对齐方式设置4)设置单是excel格式化的重点 元格的边框和颜色 要求学生作笔记 练习:“TF6-1.xlsx”习题第2小题(3分钟) 5)文字方向 6)添加、删除工作表背景 练习:“TF6-1.xlsx”习题第2小题(3分钟) 2、条件格式【难点】 1)设置条件格式规则2)清除规则 观察总结学生操作过程练习:对“TF6-1.xlsx”工作簿中销售数据设置条件格式,条件遇到的问题,及时指导和为高于平均值的单元格,格式是:红色底纹。白色字体。(5分讲解 钟) 3、自动套用格式【重点】 1)自动套用格式的设置2)自动套用格式的修改 这是格式化的一个难点 练习:对“TF6-1.xlsx”工作簿中除表格标题以为的区域设置自 动套用格式:表样式中等深浅12,包含标题,取消筛选器。(5 分钟) 观察总结学生操作过程4、导入低版本的自动套用格式工具【难点】 遇到的问题,及时指导和练习:对“TF6-2.xlsx”工作簿中所有的区域设置自动套用格式:讲解 彩色2的自动套用格式。(5分钟) 5、清除格式 练习:清除第4小题操作后的表格格式。(2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5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 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在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学 生在本节学习中应该注意的要点和难点。 抽样点评作业 提交课堂练习作业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4章 中文 Excel 2010—— 或任务 4.5 数据输入——手动输入、自动填充 学习 理念 掌握Excel数据输入,符合办公基本要求 1.掌握各种类型的数据输入、自动填充、序列填充的应用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 目标 2. 掌握批注、smartart图形和特定公式的插入 3. 了解外部数据的获取、了解数据有效性的限制 1.文本型、数值型和日期型数据的输入方法 2.利用填充柄完成有规律数据的自动输入 学习 内容 3. 利用序列完成未知结果的一种填充 ○4. 从其他文件中获取数据 ○5. 限制某些数据的输入 ○6.插入批注、smartart图形和特定公式 1.提出问题 2.发放给学生一个数据输入的小例子 学习 活动 3.让学生讨论,并自己动手试试输入数据的结果 4. 讲解每个知识点的相关操作 5. 学生练习 ○6. 小组互评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提交课堂作业 4.2 总结作业问题 4.3 4.4 4.5 1.1 已学习过word处理软件中的表格,我们已经掌握在表中输入数据的方法 1.2 那么excel中数据的输入方法如何呢? 1.3 大家自己动手试试按word表格数据的输入方式输入 1.4 查看自己输入后的后果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演示文本型、数值型、日期型数据的输入方法 2.2 演示填充柄完成自动输入的方法和技巧 2.3演示序列填充的操作 2.4 演示获取外部数据的方法及数据有效性限制的操作 2.5 演示插入批注、smartart图形和特定公式 学习 程序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4章 中文 Excel 2010 4.5 数据输入——手动输入、自动填充 2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观察学生反映(对导导入: 入是否产生兴趣): 我们已经学习了word中表格的知识点,也掌握了表格中数 据输入的方法,那么我们刚刚学习的excel电子表格软件呢?数找1-2名学生说一下据输入的方法是不是和word表格数据输入方法一致呢?你觉得自己的输入结果 呢?下面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个“某医院病人登记表”标题已 经输入,每个人按照样文输入一个病人的相关信息,看看会是什么效果? 通过简单使用的例子,使学生了解excel管理数据的前提,是将数据进行了分类,分为:文本、数字、日期和时间三类。 又因为同类数据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在excel中才有了数据自动填充这种迅速数据录入方法。 指导学生练习,这里是excel的一个难点,尤其是数值型文本 自动填充最于三种不同的情况给出了三种不同的填充方式, 要求学生理解,并记笔迹 自动填充是学习excel的又一个难点,掌握自动填充的方法和相应的规律,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问题,及时指导 二、新课教学(总计90分钟)(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 1、手动输入【重点】 1)文本型(汉字、字母、非数值数字) 2)数值型(正数、负数、小数和分数)3)日期型 练习:“某医院病人登记表”数据的正确输入 (5分钟) 练习:制作“某公司”发票(40分钟) 2、自动填充【重点】 1)填充柄(文本型、数值型、日期型和混合型;等差和等比填充) 练习:完成某公司职工编号填充 (2分钟) 2)序列(数值型、日期型)3)自定义序列【难点】 练习:某员工加班日期填充(2分钟) 练习:在D列中填充“第一章.第二章……第六章”序列 (3分钟) 3、外部数据 1)word数据2)文本文档数据 练习:河北省一级考题第一套第一题 (3分钟) 4、数据输入限制 (1)数值型、日期型类型的限制 (2)序列数据的限制 练习:某高校教师参赛表数据输入,设置相关数据的限制 (5分钟) 5、插入批注、smartart图形和特定公式【重点】 练习:“TF6-1.xlsx”习题第3小题(3分钟) 练习:“TF6-4.xlsx”习题第3小题(3分钟) 三、成就阶段 小结(5分钟)(讲解法、演示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 行小结,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收取课堂作业 提交课堂作业 抽样点评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4章 中文 Excel 2010—— 或任务 4.6 公式——公式计算及单元格引用 学习 理念 掌握单元格的不用引用,以适应不同情况的数据运算 1.掌握公式的创建、编辑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 目标 2.掌握单元格的相对、绝对引用 3.了解单元格的混合引用 1.输入公式 2.修改公式 学习 内容 3.相对引用 4. 绝对引用 ○5.混合引用 ○6. 1. 观看微课, 进行小组讨论 2. 完成微课练习题 学习 活动 3. 练习知识点的相关操作 4. 小组点评 ○5. ○6.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评价) 1.1 观看微课“公式应用及编辑” 1.2 以计算“实发工资”为例,发现问题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评价) 3.1观看微课,完成微课相应习题 3.2 小组讨论 3.3完成相关习题 3.4试做“九九乘法表” 3.5 小组点评 4.成就阶段(结束、评价) 4.1提交课堂作业 4.2 总结作业问题 4.3 4.4 4.5 1.3 引出运算时单元格的引用关系到计算机结果的正确性 1.4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阶段(主体、评价) 2.1根据微课内容,分配练习习题,讲解错误之处 2.2 讲解单元格的绝对引用功能及操作方法 2.3 讲解单元格的混合引用功能及操作方法 2.4 2.5 学习 评价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4章 中文 Excel 2010 4.6 公式——公式计算及单元格引用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5分钟) 导入新课(任务驱动法) 学生活动 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数学,到现在对于计算应该有基础, 那么我先发给大家一个试算习题,你用你认为正确的方法实现相应的运算。然后和左右邻居对比一下,看是否一样,若不一样,谁的方法更好呢? 学生试做习题 此部分由老师讲解,说明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指明重点和难点。 学生听讲,记笔记。 二、陈述阶段(8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法、个案分析法、示范法) 问:这个例子中的 “实发工资”列计算结果正确吗?为什么呢?问题又出在了哪里?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一个关键的问题:地址引用 1、相对引用:引用格式形如“A1”【重点】 2、绝对引用 :引用格式形如“$A$1” 3、混合引用 【难点】 1绝对行引用 :引用格式形如“A$1”。 ○2绝对列引用 :引用格式形如“$A1”。 ○三、训练阶段(32分钟) 教学方法:(视频教学法、讨论法、个案练习法、探究学习法) 1、观看微课 微课:公式的创建及编辑,学习相关知识,完成相关练习。 2、小组讨论 小组内部对微课知识点进行交流学习,纠正试做中的错误。 3、练习 整理分享

学生观看微课 学生讨论 完美WORD格式

1) 计算“工资表”中“实发工资”一列 2) 计算“职工工资表”中“加班工资”和“奖金”一列 3) 试做“九九乘法表” 4、小组点评 (1)小组内部讨论,给出正确结果。 (2)小组互评。 学生练习 指导学生练习 班长汇总每组评价结果 填写小组作业评价单 学生观看演示 四、成就阶段(5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 1、点评 老师根据小组评价,演示错误点。 2、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 结,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鼓励学生总结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4章 中文 Excel 2010——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4.6 公式——常见函数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来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1.理解函数的概念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 目标 2.掌握常见函数的使用 3.掌握IF函数的使用 ○1.函数的概念 1.以“帮助刘老师“为例抛出问题 2. 引入本节课知识 学习 活动 3. 观看微课,进行讨论 4. 完成练习 5. 小组评价 ○6. 2.常见函数的应用 学习 内容 3.IF函数的应用 ○4. ○5. ○6.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评价) 1.1 帮助刘老师统计考试成绩 1.2 引出数据分析与运算功能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评价) 3.1 观看微课, 3.2小组讨论 3.3完成相关习题 3.4小组互评 3.5 4.成就阶段(结束、评价) 4.1提交课堂作业 4.2 点评作业 4.3 小结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阶段(主体、评价) 2.1要求观看微课,下发练习习题 2.2 演示习题正确的操作方法 2.3 2.4 2.5 学习 评价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4章 中文 Excel 2010 4.6 公式——常见函数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3分钟)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视频法、案例分析法、启发法) 观看一段操作视频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 视频中是一位年长的刘老师在整理考试成绩的操作过程。 问:同学们,你觉得她操作哪些可以更简便呢? 问:对于参数比较多的情况,我们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呢? 找1-2名学生回答 问:对于视频中“是否优秀”列的填充操作你有什么想法呢? 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此部分由老师陈述,说明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指明重点和难点。 二、陈述阶段(7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法、举例法) 1. 函数的概念 2. 函数的结构:函数组成: = 函数名(参数) 3. 输入函数:)插入函数2)手工输入函数 4. 常用函数【重点】 1) Sum、average、max、min 、count、countif 演示该练习的正确操作方法 2)逻辑判断函数——IF【难点】 三、训练阶段(35分钟) 教学方法:(视频教学法、讨论法、个案练习法、探究学习法) 1、观看微课 微课:函数基础知识,学习讲授知识,完成相关练习。 学生观看微课 微课:IF函数,学习讲授知识,完成相关练习。 2、小组讨论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小组内部对微课知识点进行交流学习。 3、练习 1) 在“学生成绩统计表”中使用函数统计总分、平均分、300分以上人数,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和最低分。 2) 在“学生成绩统计表”中使用函数填充“是否优秀”列的数据。 3) 在“职工工资表”中使用函数填充“个人所得税”列的数据。 4) 在“某商场电器销售表”中使用IF函数填充“冠军”列中的内容。 4、小组点评 (1)小组内部讨论,给出正确结果。 (2)小组互评。 学生讨论 学生练习 指导学生练习 班长汇总每组评价结果 填写小组作业评价单 学生观看演示 四、成就阶段(5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 1、点评 老师根据小组评价,演示错误点。 2、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 结,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鼓励学生总结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4章 中文 Excel 2010——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4.6 公式——其他函数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来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1.掌握日期函数、SUMIF函数、RANK函数的用法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了解VLOOKUP函数、MODE函数的用法 3.了解PMT、FV函数的用法、、 1.DTATE、YEAR、MONTH、DAY 2.SUMIF 学习 内容 3.RANK 4.VLOOKUP ○5.MODE ○6.PMT、FV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 案例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提交课堂作业 4.2 总结作业问题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日期函数的格式及用法 2.2讲解SUMIF函数的格式及用法 2.3讲解RANK函数的格式及用法 2.4讲解VLOOKUP函数的格式及用法 2.5讲解MODE及PMT、FV函数的格式及用法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4章 中文 Excel 2010 4.6 公式——其他函数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讲解法) 导入: 学生活动 以实际列子引入本课学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EXCEL的公式及函数知识,我们习内容 先来看一个例子,该表中给出了存款日期和期限,需要我们求出 到期日期,这该用什么函数呢?谁能告诉老师呢? 询问一个学生 这也就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几个函数之一。 二、陈述阶段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5分钟)(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 要求学生记笔记 1、日期函数 【重点】 1)year 2) month 3)day 4)today 5)date 函数功能;函数格式; 指导学生练习 练习:求出“year函数应用”表格中的“期限” (2分钟) 练习:求出“工资表”表格中的“应出勤天数” (3分钟) 练习:求出“某银行贷款利息表”表格中的“到期日期”(3分 引导学生操作 钟) 2、SUMIF函数:功能;格式;【难点】 练习:在“条件求和”数据表中计算各班级的“语文”和“英语” 之和,结果放在相应的单元格内 (5分钟) 要求学生记笔记 3、RANK函数:功能;格式; 练习:在“排名”数据表中根据“总分”列的值降序计算“名次”指导学生练习 列(3分钟) 4、VLOOKUP函数:功能;格式; 【难点】 要求学生记笔记 练习:在“检索”数据表中根据已知的“姓名”查出该学生的“数 引导学生操作 学”成绩,结果放在相应的单元格内 (5分钟) 5、MODE函数:功能;格式; 练习:在“学生成绩统计表”中使用函数统计分数出现次数最多 要求学生记笔记 的分数值。(2分钟) 6、财务函数1)PMT 2)FV:功能;格式; 练习:在“最终存款额”中使用FV函数完成“最终存款额”指导学生练习 列的计算(3分钟) 练习:在“月偿还额”中使用PMT函数完成“月偿还额”列要求学生记笔记 的计算(3分钟) 三、成就阶段 引导学生操作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 程进行小结,指出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本小抽样点评 节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河北省一级考试系统——excel模块第一部分练习 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于案例 1.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解决实际问题 3. 完成excel模块的第一部分练习 ○1.对excel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2. excel模块F套中第1小题 学习 内容 3. excel模块G套中第1小题 ○4.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任务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点评学生考核结果 4.2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简要说明该模块考核中的知识点 2.2 2.3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河北省一级考试系统——excel模块第一部分练习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 观看2015年河北省计算机一级考试系统——excel模块, 简要说明该模块的考核内容及用时建议,继而进入今天要完成的作业。 二、陈述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3分钟) (讲解法) 1、提示该模块的难度为稍难,要求20分钟内完成一套 2、要求F和G套中第一部分 2、下发模拟系统 三、训练阶段:(40分钟)(任务驱动法、讨论法、练习法) 学生按试题要求完成作业 四、成就阶段:(5分钟) 提交作业,抽样点评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学生提交作业 学生练习 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做题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4章 中文 Excel 2010——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 理解排序、筛选的意义 4.7 数据管理分析——排序、筛选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 理解关键字的概念 3. 掌握数据排序、数据筛选 1.单关键字的排序 2.多关键字的排序 学习 内容 3.自定义排序 4. 自动筛选 ○5. 高级筛选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 以“某超市液态奶供应信息表”为例 1.2 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法 1.3 点评他们的方法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 小组讨论 3.2完成“学生信息表”的相关排序 3.3完成“职工工资表”的自动筛选 3.4完成“某银行存款记录表”的高级筛选 3.5 小组互评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提交课堂作业 4.2 总结作业问题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排序和筛选的意义 2.2 讲解关键字 2.3演示排序的方法 2.4演示筛选的方法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4章 中文 Excel 2010 4.7 数据管理分析——排序、筛选 2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7分钟)(讲解法) 导入: (电脑呈现Excel文件:某超市液态奶供应信息表) 针对三鹿奶粉导致服用后的婴幼儿结石事件,假设你是某超市销售部负责人员,接到通知要求将奶制品中生产日期批次在2008.9.14之前的所有液态奶撤柜,考虑一下你该怎么做才能从产品数据单中提取出所需数据?在该生产日期之后的所有奶制品视为安全奶,那么请你找出库存不足10箱的品牌进行续货,又该如何操作呢? 学生活动 以实际列子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找1-2名学生回答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指导学生练习 指导学生操作 指导学生操作 二、陈述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80分钟)(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 1、排序、筛选的意义 排序就是对数据表格按照某个字段即小标题(也关键字)进行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以便快速的检索到想要的数据。筛选是把符合条件的数据筛查处理,以便快速找到。 2、排序【重点】 (1)单关键字排序 即只对一个列进行排序,注意:排序时不要选择某一列,只单击关键字就可以了。 练习:对“学生信息表”以“系别”为关键字进行降序排列(5分钟) (2)多关键字排序 即对多个列进行排序。 练习:对“学生信息表”以“系别”为主要关键字,以“地区”为次要关键字进行降序排列 (8分钟) (2)自定义排序【难点】 即用户自己指定排序顺序。 练习:对“学生信息表”以“系别”为主要关键字,按照“化工系,建筑系,电子系,外语系”为顺序进行排列 (10分钟)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3、筛选 (1)自动筛选 自动筛选是一种快速的筛选方法,用户可以通过它快速的访问大量数据,从中选出满足条件的记录并显示出来,自动筛选自能完成列和列之间是“与”的关系的筛选。 练习:在“学生成绩统计表”中筛选出均大于等于80的记录 (6分钟) 练习:在“职工工资表”中筛选出“职称”为工程师, “实发工资”为2000-2500的记录 (6分钟) (2)高级筛选) 【难点】 当筛选条件比较多时或者想把筛选结果在其他地方存放,或者想实现列和列之间是“或”的关系,就用高级筛选。 练习:在“某银行存款记录表”中筛选出“金额”为30000到50000的,银行是“建设银行”或“工商银行”的记录 (5分钟) 练习:在“某公司销售业绩表”中筛选出1-6月份销售额只要有一个达到95000的记录 (7分钟) 练习:在“学生信息表”中筛选出“地区”为保定或石家庄,年龄18岁或者19岁,平均成绩大于等于75的记录 (8分钟)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指导学生练习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指导学生练习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 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抽查5个学生的作业点评 点评作业(10分钟)(演示法)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4章 中文 Excel 2010—— 或任务 4.7 数据管理分析——合并计算、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 学习 理念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掌握数据合并计算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数据分类汇总 3.掌握数据透视表 1.单个表合并计算 2.多个表合并计算 学习 内容 3.分类汇总 4.数据透视表 ○5.数据透视图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 以“某公司材料款”为例 1.2 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法 1.3 点评他们的方法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提交课堂作业 4.2 总结作业问题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合并计算的意义和方法 2.2 讲解分类汇总的功能及方法 2.3讲解透视表(图)的功能及方法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4章 中文 Excel 2010 4.7 数据管理分析——合并计算、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法) 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EXCEL的数据管理与分析知识,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该表中给出了某公司一月份和二月份的原料款,现在需要把两个表中相同的原料相加,结果放在一个新表中,这该怎么计算呢?有好的快速的方法吗?谁能告诉老师呢? 这也就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之一。 学生活动 以实际列子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找1-2名学生回答 二、陈述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38分钟)(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 1、合并计算 Excel的“合并计算”功能可以汇总或者合并多个数据源区域中的数据,合并计算的数据源区域可以是同一工作表中的不同表格,也可以是同一工作簿中的不同工作表,还可以是不同工作簿中的表格。 (1)单个表的合并计算 练习:对“恒大中学成绩单”数据表中数据进行“平均值”合并计算,结果放在相应的单元格区域中(5分钟) (2)多个表合并计算【重点】 练习:对“红星超市销售情况表”中“上半年销售数据”和“下半年销售数据”进行“求和”合并计算(5分钟) 2、分类汇总【难点】 分类汇总是指对数据表格先分类再汇总,从而进行更好地分析。 1)对数据清单按分类字段进行排序 2)按分类字段进行分类汇总 3)嵌套分类汇总 练习:在“成绩单”中按“班级”为分类字段,对各科成绩进行“平均值”分类汇总(5分钟) 3、数据透视表(图)【难点】 整理分享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指导学生练习 指导学生操作 指导学生操作 完美WORD格式

数据透视表可以将庞大的数据源通过关键字段的筛选和排列,瞬间提取出你想要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汇总、计数等各种操作。数据透视表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交互性。创建一个数据透视表以后,可以任意的重新排列数据信息,平且还可以根据习惯将数据分组。 练习:在“某车间产品合格情况表”中以“车间”为报表筛选项,以“季度”为行标签,以“产品规格”为列标签,以“不合格产品”为最大值计算项,在sheet6工作表A1单元格起简历数据透视表。(8分钟)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指导学生练习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指导学生练习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抽查2个学生的作业点评 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点评作业(5分钟)(演示法)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河北省一级考试系统——excel模块练习 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于案例 1.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 满足生活、工作所需 3. 完成excel模块的练习 ○1.对 excel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2. excel模块E套 学习 内容 ○3. ○4.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任务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点评学生考核结果 4.2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简要说明该模块考核中的知识点 2.2 2.3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河北省一级考试系统——excel模块练习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讲解法) 上次我们已在考试系统里练习了excel模块的第一部分,今 学生活动 天我们将练习该模块的所有部分习题,第二部分就是我们刚刚学 习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借此来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 二、陈述阶段: 新课教学(2分钟) (讲解法) 1、要求练习E套中的所有习题 2、下发模拟系统 三、训练阶段:(任务驱动法、讨论法、练习法) 学生按试题要求完成作业(40分钟) 四、成就阶段:(5分钟) 提交作业,抽2名学生的练习点评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学生提交作业 学生练习 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做题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4章 中文Excel 2010——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学习能力 1.掌握图表及迷你图的建立方法 4.8.图表的编辑——基本图表应用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图表及迷你图的编辑方法 3.掌握图表及迷你图的美观设置 ○1.迷你图的创建及设置 2.图表的建立 学习 内容 3. 图表的编辑 4. 图表的美观设置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这节课的内容 4.2点评学生练习情况 4.3 4.4 4.5 1.1提出问题:如何把excel 2010中的平面数据更形象、更直观的显示出来呢? 1.2 如何把设置好的工作表打印到纸张上呢?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迷你图的创建及设置 2.2讲解excel 2010中图表的创建 2.3讲解excel 2010中图表的编辑 2.4讲解excel 2010中图表的美化 2.5 学习 程序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4章 中文电子表格Excel 2010 4.8图表——基本图表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讲解法) 导入: 前面已经学习了数据运算和分析,主要学习了,如直接引入新课程 何运用公式和函数计算数据,运用排序、筛选、分类汇 总来简单处理数据,那么怎么让平面的数据表格看起来 更形象,更直观呢?比如一眼就看出数据的大小比较结询问1名学生 果,谁能告诉老师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析数据的工具——图 表。 二、陈述阶段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迷你图表 1)建立 2)编辑 3)删除 学生理解,笔记 练习:1)在“评分表”工作表表格中,利用公式计算出相应的 数据,将结果填入到相应的单元格中。(8分钟) 2)在“评分表”工作表表格中,利用条件格式将最终得学生练习、学生思考、分的数据以“三色交通灯(有边框)”图标集突出显示讨论 出来。(3分钟) 教师观察,发现问题3)在“评分表”工作表表格中,利用每一个人的最初得并及时解决 分的数据,在最后一个单元格中插入折线迷你图,并 为其添加“迷你图样式彩色 #4”的样式(3分钟) 2、图表【重点】 1)建立 2)编辑 3)删除 学生理解,笔记 练习:利用“银行存取表”工作表表格中相应的数据,在该工作 表中创建一个复合饼图。显示数据标签,并放置在最佳位置; 在顶部显示图例,并录入图表标题文字,设置图表的高位10学生练习,发现问题厘米、宽为15厘米,并添加“草皮”棱台的形状效果。(8及时解决 分钟) 练习:利用“某商场各分店销售情况统计表”工作表表格中相 应的数据,在sheet3工作表中创建如样文“图表样文4.1”所 示的“三维簇状条形图,在底部显示图例,调整图表的大小为高 11厘米,宽15厘米,并输入图表标题文字。(8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1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 行小结,指正学生在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学生在 本节学习中应该注意的要点和难点。 抽样点评2名学生的点评课堂作业(6分钟)(讲解法) 作业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4章 中文 Excel 2010—— 或任务 4.8图表——特殊数据表格的图表制作 学习 理念 掌握制作技巧,提高操作水平,解决实际问题 1.掌握数据表格中存在合并单元格的图表制作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数据表格中数据列在文本列之前的图表制作 3. 掌握使用计算结果创建图表的方法 1. 通过删除图表上的图例实现图表的正确性 2. 通过修改选择数据源实现图表正确性 学习 内容 ○3. 通过分类汇总的数据结果创建图表 ○4.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 发放一个需制作图表的数据表格 1.2 以实例制作,发现问题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提交课堂作业 4.2 总结作业问题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出现问题的原因 2.2 演示修改的方法 2.3讲解出现其他问题的例子 2.4演示修改的方法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4章 中文 Excel 2010 4.8图表——特殊数据表格的图表制作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法) 导入: 我们刚刚学习了图表的创建和编辑,那么下面大家看一个例子,这个例子中需要我们利用“男生和女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制作一个粗壮柱形图,按照我们学习的方法来制作一下,大家看结果,很显然不正确,为什么呢?问题又出在了哪里? 学生活动 以实际列子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找1-2名学生回答 二、陈述阶段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1、合并单元格的存在 数据表格中存在合并单元格,导致在选择数据源时不能把不需要选择的数据分离出来,最终制作图表不正确。 练习:使用“农村儿童出生至一周岁身体发育情况调查表”中相 指导学生练习 应的数据制作如样文“图表样文6.5”所示簇状柱形图(8分钟)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2、数据表格不规则【难点】 数据表格不规则是指需要创建图表的小标题和需要的数据不在同一列或者不在同一行中。 练习:使用“某公司销售统计表”中的分公司和全年销售量制作三维分离型饼图(10分钟) 3、数据表中欲创建在横坐标的内容在纵坐标轴之后 也就是说文本列在数据列的后面 练习:使用“某银行存款记录表”中的金额和银行制作簇状柱形图(10分钟) 指导学生练习 观察学生听课状态 指导学生操作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1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收 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取某个练习 抽样点评 点评课堂作业(4分钟)(演示法)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4章 中文 Excel 2010————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培养学生探索、探究学习能力。 1.理解并会应用本章内容 excel大作业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布置大作业任务 学习 目标 2.顺利取得该作业相应的分数 3.能够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需要 ○1. 对excel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测试 2. excel大作业考核 学习 内容 ○3. ○4. ○5. 2. 小组讨论 学习 活动 3. 完成excel大作业 4. 小组内评 ○5. 老师点评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任务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excel大作业 3.3 小组内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提交制作结果 4.2 满分为20分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 阐明作业要求 2.2 2.3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4章 中文 Excel 2010————excel大作业 2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老师宣布此次大作业题到今天为止Excel2010我们已全部学习完毕,也是检验大家目 学习效果的时候了,所以我们今天这两节课要进行excel大作业考核,内容是工作表格式设置及数据管理与分析,时间为90分 钟,满分为20分。 二、陈述阶段:(讲解法) 新课教学(总计3分钟) 要求: 1、简要说明作业中注意的地方,容易出错的地方。 2、下发excel大作业原文和任务要求及样张。 三、训练阶段:(90分钟)(任务驱动法、个案研究) 学生进行excel大作业考核。 四、成就阶段: 收取作业(5分钟)

学生提交作业 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做题 学生活动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5章 中文 中文Power Point 2010—— 或任务 5.1.概述及演示文稿的操作 学习 理念 培养学生探索、探究学习能力。 1.掌握PPT软件的功能及启动方法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能利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创建PPT文件 3.掌握PPT文件的保存和关闭 ○1. 中文Power Point 2010的功能、特点 2.启动 中文Power Point 2010 学习 内容 ○3.界面介绍 ○4.视图方式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5.演示文稿文件的创建、保存及关闭 ○6.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展示制作好的PowerPoint 演示文稿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这节课的知识点 4.2点评学生练习情况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 中文Power Point 2010的功能、特点 2.2讲解 中文Power Point 2010的启动和视图方式 2.3讲解演示文稿文件的创建、保存及关闭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5章 中文Power Point 2010 5.1 中文Power Point 2010概述 50分钟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引入新知识(演示法)(5分钟) 给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演示文稿文件。 学生活动 二、陈述阶段 新课教学(讲解法、示范法)(10分钟) 1、 中文Power Point 2010的功能、特点 2、启动 中文Power Point 2010 3、窗口组成 4、视图方式 5、创建演示文稿【重点】 6、保存演示文稿【重点】 7、关闭演示文稿 三、训练阶段 课堂练习讲解法、示范法)(15分钟) (1)实验名称:利用三种方法创建演示文稿 (2)实验目的:通过本实训,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三种方法创建演示文稿文件。 (3)实验内容 1.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创建演示文稿。 2.根据“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要求对自己的学校及专业进行介绍,文件中至少包括五张幻灯片。 3.使用“空演示文稿”创建演示文稿,要求自己进行介绍,至少三张幻灯片。 4.保存所制作的演示文稿。 四、成就阶段(10分钟) 回收作业,点评学生练习情况 向学生展示已经做好的PowerPoint 演示文稿,让学生对PowerPoint 作品有个初步的认识。 通过讲解法,向学生讲解PP的窗口组成及视图方式。 通过演示法,向学生演示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创建PPT文件的方法。 通过演示法,向学生演示保存、关闭PPT的方法。 学生练习 小组点评作业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5章 中文 中文Power Point 2010—— 或任务 5.2.编辑演示文稿 学习 理念 培养学生探索、探究学习能力。 1.掌握幻灯片的基本操作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幻灯片的版式设置 3.掌握幻灯片的主题及幻灯片母版设置设置 1.幻灯片的插入、删除 2.幻灯片的复制、粘贴、移动 学习 内容 3.幻灯片合并拆分 4.幻灯片的版式设置 5.幻灯片的主题应用和背景色设置 6.幻灯片母版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任务导入 1.2 1.3 1.4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这节课的知识点 4.2点评学生练习情况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幻灯片的基本操作 2.2讲解幻灯片的版式设置 2.3讲解幻灯片的主题应用 2.4讲解背景设置 2.5讲解幻灯片的母版设置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5章 中文Power Point 2010 5.2演示文稿基本操作 50分钟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引入新知识(任务驱动法)(5分钟) 对上节课知识点的回顾,引出今天的任务。 二、陈述阶段及训练阶段(共35分钟) 新课教学(讲解法、示范法) 1、插入新幻灯片 2、移动和复制幻灯片 3、删除幻灯片 4、更改幻灯片版式 练习“公司宣传单”作业要求一下1-2小题(5分钟) 5、主题应用 6设置幻灯片的背景 7、幻灯片母版设置【难点】 练习“公司宣传单”作业要求一下3-4小题(15分钟) 学生活动 通过实训,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提问,加强学生对实训的深刻理解,加强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通过讲解法和演示法,加强学生的印象,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实践。 学生练习 小组点评作业 三、成就阶段(10分钟) 回收作业,点评学生练习情况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5章中文 中文Power Point 2010—— 或任务 5.3 对象插入与设置——文本、文本格式(1) 学习 理念 掌握操作技巧,提升自身能力 1. 利用占位符输入文本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 利用文本框输入文本 3. 掌握幻灯片的文本格式设置 1.在相应的占位符内输入文本 ○2.利用文本框输入文本 学习 内容 3.对单张幻灯片的文本进行格式设置 ○4.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提交课堂作业 4.2 总结作业问题 4.3 4.4 4.5 1.1给出“企业宣传单”PPT两份,一个是设置好的,一个未设置,进行对比 1.2 提出要求 1.3 引入本节课知识 学习 程序 1.4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演示为幻灯片添加文本的操作 2.2 演示对单个文本内容格式的设置操作 2.3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5章 中文Power Point 2010 5.3 对象插入与设置——文本、文本格式、页脚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法) 导入: 我们刚刚学习了幻灯片基本操作,掌握了添加、删除、移动及幻灯片的版式、主题、背景和母版等操作技能,接下来我们来学生活动 以实际列子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看两个例子,这是一个某企业宣传的PPT,我们看出第一个PPT学生通过观看制作好的还只是一个半成品,只是有了多张幻灯片,背景也进行了设置,课件,找出第一个PPT中而第二个很显然就是完成品了,每张幻灯片的内容都非常丰富。有哪些不足 如果接下来完成第一个PPT的任务交给你做,你想想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怎么做呢?而且我们也看到第二个PPT中在每张幻灯片的右上角显示公司名称,又该怎么设置呢? 观看学生听课状态 二、陈述阶段及练习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38分钟)(任务驱动、示范法、练习法) 1、添加文本 【重点】 (1)利用该幻灯片版式提供的占位符进行文本的输入 (2)利用插入文本框进行文本的输入 练习“公司宣传单”作业要求二下第1-2小题的文字输入(10分钟) 2、对文本格式化 【重点】 (1)逐一设置每张幻灯片对应文本的不同格式 练习“公司宣传单”作业要求二下第1-2小题的文字格式设置(10分钟) 指导学生练习 收取5分作业 四、成就阶段(5分钟) 以上练习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抽样点评 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5章中文 中文Power Point 2010—— 或任务 5.3 对象插入与设置——文本格式(2)、页脚、编号 学习 理念 掌握操作技巧,提升自身能力 1.掌握通过母版进行文本格式统一的设置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为幻灯片添加页脚、编号 3.掌握通过母版对页脚格式的设置 1.在母版中对所有幻灯片中的文本进行格式化 ○2.添加单张幻灯片添加页脚 学习 内容 3.通过母版为所有幻灯片添加脚注 4.在母版中对幻灯片页脚进行格式化 5.添加幻灯片编号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继续制作“企业宣传单”PPT 1.2 提出要求 1.3 引入本节课知识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提交课堂作业 4.2 总结作业问题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演示通过母版设置所有幻灯片文本格式的方法 2.2演示添加页脚的方法 2.3演示通过母版设置页脚格式的方法 2.4 演示添加幻灯片编号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5章 中文Power Point 2010 5.3 对象插入与设置——文本格式(2)、页脚、编号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法) 导入: 接来下,我们继续制作企业宣传单的PPT,我们在要求一里完成了四个圆角矩形及图形内文本的输入,至于格式还记得怎么做的吗?是不是在母版里完成的?这就是通过母版设置格式的方法,快捷有效,要掌握。我们也看到完成的PPT中在每张幻灯片的右上角显示公司名称,又该怎么设置呢? 学生活动 以实际列子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学生通过观看制作好的课件,找出第一个PPT中有哪些不足 观看学生听课状态 二、陈述阶段及练习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38分钟)(任务驱动、示范法、练习法) 2、对文本格式化 【重点】 (2)通过母版设置所有幻灯片文本的相同格式 练习“公司宣传单”作业要求二下第1-2小题的文字格式设置(5分钟) 3、添加页脚内容【难点】 (1)通过插入选项卡下的“插入页眉页脚”按钮插入页脚 指导学生练习 根据开始提出的在每一张幻灯片中添加公司名称的问题,学生展开讨论 (2)通过母版插入选项卡下的“插入页眉页脚”按钮插入页脚。 指导学生练习 (3)通过母版设置页脚内容的格式。 练习:“公司宣传单”作业要求二下第3小题(5分钟) 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 鼓励学生总结 三、成就阶段(5分钟) 收取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 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抽样点评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5章中文 中文Power Point 2010—— 或任务 5.3 对象插入与设置——常用对象 学习 理念 掌握操作技巧,提升自身能力 1. 熟练插入图片及设置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 熟练插入艺术字、表格 3. 能够插入SmartArt图形、图表 1.插入图片 2.设置艺术字 学习 内容 3.插入表格并设置表格格式 ○4.插入组织结构图 ○5.插入图表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 任务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提交课堂作业 4.2 总结作业问题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演示为幻灯片添加图片、艺术字和表格 2.2演示为幻灯片添加组织结构图和图表 2.3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5章 中文Power Point 2010 5.3 对象插入与设置——常用对象、多媒体元素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讲解法) 导入: 我们今天继续我们没有完成的作品,从样文上我们看出每张幻灯片的内容都非常丰富,有图片,艺术字,表格等。这些对象我们再Word中学习过,这里是不是一样呢?如果不一样又有哪些差别呢?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学生活动 以实际列子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学生通过观看样文 二、陈述阶段及练习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任务驱动、示范法、练习法) 1、添加图片 【重点】 1)通过版式添加 2)通过“插入”命名添加 练习“公司宣传单”作业要求二下第4小题(3分钟) 2、设置艺术字 【重点】 1)添加艺术字2)艺术字修饰 3)艺术字修改 练习“公司宣传单”作业要求二下第8小题(3分钟) 3、添加表格【重点】 1)通过版式添加 2)通过“插入”命名添加 练习:“公司宣传单”作业要求二下的5小题(6分钟) 4、添加组织结构图【难点】 1)通过版式添加 2)通过“插入”命名添加 练习:“公司宣传单”作业要求二下的6小题(6分钟) 5、添加图表【难点】 1)通过版式添加 2)通过“插入”命名添加 练习:“公司宣传单”作业要求二下的7小题(5分钟) 观看学生听课状态 指导学生练习 根据开始提出的在每一张幻灯片中添加公司名称的问题,学生展开讨论 指导学生练习 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 三、成就阶段(5分钟) 收取课堂练习习题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抽样点评 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5章中文 中文Power Point 2010—— 或任务 5.3 对象插入与设置——多媒体元素、图形、链接 学习 理念 掌握操作技巧,提升自身能力 1.掌握幻灯片添加多媒体元素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幻灯片添加图形和动作按钮 3.掌握幻灯片元素的链接设置 1.插入声音和视频 2.插入形状 学习 内容 3.插入动作按钮 4.设置超链接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 任务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提交课堂作业 4.2 总结作业问题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演示为幻灯片添加声音和视频 2.2演示为幻灯片添加形状和动作按钮 2.3演示为幻灯片设置超链接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5章 中文Power Point 2010 5.3 对象插入与设置——多媒体元素、图形、链接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讲解法) 导入: 我们今天先放下我们制作的半成品“公司宣传单”,回顾上周的知识,来做一个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我们需要做该习题学生活动 以任务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6.1和6.8的第1小题,看看能不能举一反三的来试做第2小题。 二、陈述阶段及练习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任务驱动、示范法、练习法) 1、练习习题“6.1和6.8”第1小题(10分钟) 2、设置超链接【难点】 观看学生听课状态 1)动作按钮 2)文本链接 3)图片链接 4)链接文件、幻灯片、 网站、邮箱 练习“习题6.1”第2小题第1小点(3分钟) 3、添加音频和视频 1)通过版式添加 2)通过“插入”命名添加 练习“习题6.1”第2小题第2小点(3分钟) 4、添加图形 1)自选图形2)SmartArt图形 练习“习题6.8”第2小题(6分钟) 指导学生练习 指导学生练习 三、成就阶段(5分钟) 收取课堂练习习题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 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抽样点评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5章 中文 中文Power Point 2010—— 或任务 5.4 幻灯片的放映及打包1 学习 理念 培养学生探索、探究学习能力。 1.掌握为幻灯片元素添加动画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对动画的设置 3.了解动作路径的设置 1.进入动画效果 ○2.强调动画效果 学习 内容 ○3.退出动画效果 4.动作路径设置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观看一个比赛作品,找出成功之处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这节课的内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进入动画的设置 2.2讲解强调动画的设置 2.3讲解退出动画的设置 2.4讲解动作路径的设置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5章 中文Power Point 2010 5. 4 幻灯片的放映及打包1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10分钟)(讲解法) 导入: 首先我们观看一个获奖的作品,这是锐得杯PPT设计大赛103号参赛作品--感谢你。大家看了之后感觉好看吗?能从中找到我们还没有学过的知识吗?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学生活动 以作品知识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二、陈述阶段及练习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35分钟)(任务驱动、示范法、练习法) 观看学生听课状态 1、设置自定义动画 1)进入 练习“习题6.1和6.8”第3小题第2-3小点(6分钟) 2)强调 3)退出 4)动作路径【难点】 练习“比赛作品”中动画制作(15分钟) 指导学生练习 指导学生练习 三、成就阶段(3分钟) 以上练习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收取5分作业 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抽样点评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5章 中文 中文Power Point 2010—— 或任务 5.4 幻灯片的放映及打包2 学习 理念 培养学生探索、探究学习能力。 1.掌握PPT中幻灯片的放映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演示文稿的排练计时和旁白 3.掌握演示文稿的输出 1.幻灯片切换 ○2.幻灯片放映 学习 内容 ○3. 演示文稿的排练计时和旁白 4. 演示文稿的保存方式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继续观看一个比赛作品,发现知识点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这节课的内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幻灯片的切换 2.2讲解幻灯片的放映 2.3讲解演示文稿的排练计时和旁白 2.4讲解演示文稿的保存方式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5章 中文Power Point 2010 5. 4 幻灯片的放映及打包2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法) 导入: 我们继续观看这个获奖作品,还能从中找到一些知识点吗?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学生活动 以作品知识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二、陈述阶段及练习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任务驱动、示范法、练习法) 观看学生听课状态 1、幻灯片的切换【重点】 2、幻灯片的放映方式设置【重点】 练习“比赛作品”中动画制作(10分钟) 3、排练计时和录取旁白 4、演示文稿输出【重点】 练习“习题6.1和6.8”第3小题(15分钟) 指导学生练习 指导学生练习 抽样点评 三、成就阶段(3分钟) 收取课堂练习习题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5章中文 中文Power Point 2010—— 或任务 5.5 ppt、word和excel的联合应用 学习 理念 掌握操作技巧,提升自身能力 1.掌握word和ppt的联合应用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掌握excel和ppt的联合应用 3.掌握word和excel的联合应用 1.利用word文档大纲创建演示文稿 2.在ppt中插入word文档 学习 内容 3.在word文档中插入ppt 4.在ppt中插入excel数据表格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 任务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提交课堂作业 4.2 总结作业问题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演示word文档发送到ppt 2.2演示在ppt中插入word文档 2.3演示在word文档中插入ppt 2.4 演示在ppt中插入excel数据表格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5章 中文Power Point 2010 5.5 ppt、word和excel的联合应用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讲解法) 导入: 我们今天首先来完成我们制作的半成品“公司宣传单”,回顾上周的知识,来做一个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这样PPT的基础知识就全部讲完,接下来我们学习PPT的高级应用。 学生活动 以任务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二、陈述阶段及练习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任务驱动、示范法、练习法) 1、练习“公司宣传单”作业要求三(10分钟) 2、利用word文档大纲创建演示文稿【难点】 1)创建word大纲结构 2)调出“发送到PowerPoint”命令 练习“习题7.1”第1-2小题(6分钟) 3、ppt、word和excel的联合应用 1)在ppt中插入word文档 2)在word文档中插入ppt 3)在ppt中插入excel数据表格 练习“习题7.1”第3-4小题(6分钟) 观看学生听课状态 指导学生练习 指导学生练习 三、成就阶段(5分钟) 收取课堂练习习题 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 强调难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抽样点评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于案例 1.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河北省一级考试系统——PPT模块练习 学习 目标 2. 满足生活、工作只需 3. 完成PPT系统考核 ○1.对PPT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2.PPT模块练习 学习 内容 ○3. ○4.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任务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点评学生练习结果 4.2 课堂总结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分配任务 2.2 演示易错点 2.3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河北省一级考试系统——PPT模块练习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老师抛出的问观看2015年河北省计算机一级考试PPT模块,找学生指出该模块内的相关知识点,继而进入今天要完成的作业。 二、陈述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6分钟) (讲解法、演示法) 1、提示该模块的难度为简单,基本1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套 2、要求做1-4套 题 2、下发模拟系统 三、训练阶段:(任务驱动、个案研究法、练习法) 学生按试题要求完成作业(40分钟) 四、成就阶段: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提交作业 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做题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5章 中文 中文Power Point 2010—— 或任务 PPT大作业: 去哪了 学习 理念 培养学生探索、探究学习能力。 1.理解并会应用本章内容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 目标 2.结合自己的创意,紧扣主题,创作优美PPT作品 3.完成PPT大作业 ○1.以“ 年锐普PPT大赛主题 ____去哪儿了”为此次PPT大作业的题目要求,创作PPT作品。 1. 小组讨论 2. 完成PPT作业 学习 活动 3. 小组评价 ○4. 小组内评 ○5. 老师点评 学习 内容 ○2. ○3. ○4.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2 完成PPT作业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提交制作结果 4.2 满分为20分 4.3 4.4 4.5 1.1 以“ 年锐普PPT大赛主题 ____去哪儿了”为导入点。 3.1小组交流、讨论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 阐明作业要求 2.2 2.3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5章 中文 中文Power Point 2010——PPT大作业: 去哪了 2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老师宣布此次大作业题到今天为止PPT我们已全部学习完毕,也是检验大家学习效果的时候了,咱们这次采用 年锐普PPT大赛主题“____去目 学生活动 哪儿了”!为题目,这是一个半命题形式,横线上可以任意添 加词汇或句式,字数不限,同学们可以尽情的发挥。 二、陈述阶段:(讲解法) 新课教学(总计5分钟) 要求: 1、重内容,轻形式;讲内涵,忌花哨 ; 秀观点,莫炫技。 2、按照主题表达、创意策划、排版设计、动画制作四个维度评分,每项5分,满分20分。 3、符合大赛主题,内容积极、正面、健康,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政治主旋律。 4、如作品包含特殊字体、声音、视频等元素,需同时提交。 三、训练阶段:(90分钟)(任务驱动、个案研究、小组讨论) 1、上网查相关资料和图像。 2、学生创作“____去哪儿了”的PPT作品。 四、成就阶段: 收取作业(3分钟) 学生提交作业 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做题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或任务 6.1 网络的基础知识、6.2 Internet概述 学习 理念 掌握网络应用,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1.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4.了解Internet的接入方式 5.掌握Internet中IP地址和域名的含义和格式 6.了解计算机病毒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2.数据共享(设置文件夹共享、打印机共享) 3.了解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我国Interne的发展现状 ○1.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2.数据共享 学习 内容 ○3.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 4.Internet中IP地址和域名的含义 ○5.Internet的接入方式 ○6.计算机病毒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问题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练习“第六章”作业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网络基础知识 2.2演示数据共享的设置 2.3讲解Internet概述 2.4讲解计算机病毒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6.1 网络的基础知识、6.2 Internet概述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学生回答老师抛出的问学生活动 同学们,咱们每次上课,老师都能用教师机控制你们的机器,题,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想过这里面的因素吗?或者咱们的手机能登入QQ,能看空间,能下载一些图片和文字,这里面的因素又有哪些呢?你能告诉老师,这里面最核心的技术是什么吗? 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 二、陈述阶段及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2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重点】 1)定义2)功能3)分类4)组成 5)拓扑结构 6)传输介质 2、数据共享的设置【难点】 1)设置文件及文件夹共享 2)设置打印机硬件共享 3、Internet概述【重点】 的内容。 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解,同时学生也配合着老师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学生听讲,笔记 1)定义 2)起源和发展 3)我国Internet现状 4)Internet 几个关键概念 5)Internet接入方式 4、计算机病毒【重点】 1)定义2)分类 3)传播途径 4)征兆预防 练习作业“第六章 作业”(25分钟) 学生练习 学生记录作业和预习内容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掌握网络应用,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1.掌握IE浏览器的使用和网上信息浏览 6.3 Internet应用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学习 目标 2.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 3.掌握电子邮件的申请、设置和使用 ○1.IE浏览器的设置 2. 网上信息检索 2观看微课 学习 活动 3.小组讨论 4. 练习相关试题 5. 小组互评 ○6. 3.电子邮件的申请 学习 内容 ○4.电子邮件的使用 ○5. ○6.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评价) 1.1问题导入 1.2 1.3 1.4 方法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评价) 3.1 观看微课 3.2 小组讨论 3.3练习相关习题 3.4 小组点评 3.5 4.成就阶段(结束、评价) 4.1总结本节知识点 4.2点评练习情况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阶段(主体、评价) 2.1要求观看微课,学习相关内容 2.2布置微课任务单 2.3 2.4 2.5 学习 评价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6.3 Internet应用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5分钟)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启发法) 问:你们利用Internet这一工具做了哪些事情呢? 显然大家的应用都是娱乐方面的,那么想一想还有其他的吗?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陈述阶段(10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法) 1、 IE浏览器的设置 1)设置默认主页 2)清空浏览记录 3)添加收藏 4)设置临时文件夹 学生活动 老师提出的问题 1-2名回答 此部分由老师陈述,说明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指明重点和难点。 2、网上信息浏览【重点】 1)搜索引擎网站 2)搜索信息 3)保存搜索信息 3、E-mail的申请及邮件的收发【重点】 三、成就阶段:(30分钟) 教学方法:(视频教学法、讨论法、个案练习法、探究学习法) 1、观看微课 微课:IE浏览器的基本设置。 微课:信息检索。 微课:E-mail申请及使用。 2、小组讨论 小组内部对微课知识点进行交流学习。 3、练习 1) 练习:“IE设置”作业 2) 练习:“IE设置”作业 学生观看微课 学生讨论 学生练习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3) 练习:“信息检索”作业 4) 练习:“邮箱应用”作业 5) 2015年河北省模拟系统网络模块测试 4、小组点评 (1)小组内部讨论,给出正确结果。 (2)小组互评。 指导学生练习 班长汇总每组评价结果 填写小组作业评价单 学生观看演示 四、成就阶段(5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 1、点评 老师根据小组评价,演示错误点。 2、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练习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 结,强调重点和学生操作中的普遍错误. 鼓励学生总结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主题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于案例 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河北省一级考试系统——综合模块练习 学习 目标 2. 完成网络和WORD的结合应用 3. 完成网络和 EXCEL的结合应用 ○1. 对所学的word、excel、ppt、网络进行复习 2. 综合模块练习 学习 内容 ○3. ○4.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案例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点评学生作业 4.2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简要说明案例中的知识点 2.2 2.3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河北省一级考试系统——综合模块练习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老师抛出的问观看2015年河北省计算机一级考试新增模块——综合模块,找学生指出该文档内的相关知识点,继而进入今天要完成的作业。 二、陈述阶段:(讲解法 新课教学(总计6分钟) 1、提示该模块的难度所在,及相关的知识点 题 2、下发模拟系统 三、训练阶段:(任务驱动、个案研究、练习法) 学生按试题要求完成作业(40分钟) 四、成就阶段: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提交作业 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做题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 计算机基础 》课程

教 案 首 页

教师 姓名 授课 对象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授课 地点 计算机基础 ○教室实训室 ○企业 总学时 主题 第7章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或任务 学习 理念 掌握多媒体技术,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1.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有关概念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了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向 3. 了解多媒体的数字化技术 ○1.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等概念 2.各种媒体的数字化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1.观看老师演示 ○2. 记笔记 学习 目标 学习 内容 ○3.各种媒体的文件格式 ○4. ○5. ○6. 学习 活动 3. 小组讨论 4. 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 5. 小组评价 ○6. 填写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 ○小组讨论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 ○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案例导入 1.2 1.3 1.4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交流、讨论 3.2 练习“第七章”作业 3.3 小组互评 3.4 填写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程序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等概念 2.2讲解各种媒体的数字化 2.3讲解各种媒体的文件格式 2.4 2.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 课堂作业 ○学习活动 ○短文写作 ○行为表现 ○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理分享

完美WORD格式

教学过程:

第七章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昨天有个学生找我,让我帮助她完成一段视频的制作,其实就把一些图片和一段声音合成,我当时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合成小软件就完成了,我演示一下具体过程。 这些应用越来越广泛了,再想一下,我们看到的电影是不是也经过了后期处理,那想过这里面的技术吗?这也就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多媒体技术。今天我们学习的只是多媒体技术的理论知识,后续课程会学习相关软件。 二、陈述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17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多媒体的技术的概述 1)定义2)特征3)分类4)关键技术 5)应用 2、多媒体计算机系统【重点】 1)M特点 2)组成 3)光盘 4)声卡 5)多媒体工具举例 3、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重点】 1)音频数字化 2)图像数字化 3)视频数字化 4、多媒体数据的压缩 1)压缩和解压缩2)可行性 3)压缩方法 4)压缩标准 三、训练阶段(25分钟)(任务驱动法) 练习作业“第七章 作业” 学生活动 通过案例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解,同时学生也配合着老师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学生听讲,笔记 学生做练习 四、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理论知识讲解完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一些软件,完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整理分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