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景观指数 作用

来源:榕意旅游网


景观指数的应用

一、景观指数的概念

景观指数是指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

二、景观指数分类

景观指数大致分为以下两类:(1)景观要素特征指数(斑块大小指数、斑块周长、斑块数量)

(2)景观异质性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镶嵌度指数、距离指数)

三、景观指数介绍

1.斑块形状指数

是通过计算某一斑块形状与相同面积的圆或正方形之间的偏离程度来测量起形状复杂程度的。常见的斑块形状指数S有两种形式:

(以圆为参照几何形状)

(以正方形为参照几何形状)

其中,P是斑块周长,A是斑块面积。

2. 景观丰富度指数

景观丰富度指数R是指景观中斑块类型的总数,即: R=m(m为景观中斑块类型的数目) 在比较不同景观时,相对丰富度和丰富度密度更为适宜.

其中,Rr,Rd分别表示相对丰富度和丰富度密度,Mmax是景观中斑块类型数的最大值,A是景观面积。

3. Simpson多样性指数

式中,Pk是斑块类型k在景观中出现的频率,n是景观中斑块类型的总数

4. 景观均匀度指数 ( landscape evenness index )

均匀度指数E反映景观中各斑块在面积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通常以多样性指数和其最大值的比来表示。以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例,均匀度可表达为:

其中,H是Shannon多样性指数,Hmax是其最大值。

5. 景观优势度指数

优势度指数D是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与实际计算值之差。其表达式为:

其中,Hmax是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Pk是斑块类型k在景观中出现的概率,m是景观中斑块类型的总数

6. 景观形状指数

景观形状指数LSI与斑块形状指数相似,只是将计算尺度从单个斑块上升到整个景观而已。其表达式如下:

其中,E为景观中所有斑块边界的总长度,A为景观总面积。

四、景观指数应用

(一)景观指数在景观规划中的作用

景观指数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交通规划、水利规划、城市资源的配置等。

景观规划常用的指数有:斑块平均面积、景观相似性指数、最大斑块指数、斑块数、斑块密度、斑块丰富度、斑块周长、斑块形状指数等。

景观规划中景观指数的作用:1)景观指数的计算与获取是景观规划重要的信息来源,是景观规划对区域环境进行统筹分析的必要参考。

2)景观指数较为系统的描述了景观格局,从而为景观规划提供了依据。

3)景观规划具有一定的原则,景观指数可以检验规划中是否遵循了这些原则与规律。

(二)景观指数用于景观的对比

通过确立两种不同景观的景观指数,可以具体的比较两者的不同与区别。景观指数反映经景观格局,比较不同的景观指数,可以研究景观分布的规律以及不同格局的指数大小。

可选取指数:缀块数、缀块密度、景观分维度、聚集度、景观形状指数。

(三)定量描述和监测景观的结构特征随时间的变化

对一定区域不同时段的景观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观察其间的景观变化,预测环境变化趋势,及早预防。也有助于分析变化的原因,找到环境治理的方法。为描述景观格局变化、建立景观结构演变模型提供依据。

选取指数:斑块密度、边界密度、平均斑块面积、最大斑块面积、景观形状指数、正方像元指数、双对数分维数、景观聚集度指数、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斑块丰富度。

例: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地区1912—1995年间的景观格局

从上面几图可以很清晰的比较,这一时间段各指数的变化。结合各指数变化的趋势就

可以描述出景观变化与时间的关系,了解景观变化的特征。

此外,景观指数在土地利用评价、环境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等也有重要作用,在此不再赘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