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卫生保健知识与健康基础知识

来源:榕意旅游网


卫生保健知识与健康基础知识

第一章 健康基本理论

1、什么叫健康?

健康就是保持人们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2、健康的10项标准是什么?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起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大事小事都乐于做,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抵抗各种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虫牙”(龋齿),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3、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1)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吸烟、酗酒、吸毒、饮食习惯、风俗、运动、精神紧张、劳动与交通行为等。

(2)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生物因素:包括遗传、生长发育、衰老。

(4)卫生服务因素:指社会有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卫生保健系统,有必要的药物供应,有健全的疫苗供应与冷链系统等。

第二章 健康基本知识

1、成人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质?

食物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的种籽(粮食)和果实(大豆、花生)以及动物的肉、脏腑、蛋和乳。

一个人需要多少蛋白质,要根据年龄、性别、劳动条件和健康情况而定,并因食物来

源而有所不同。例如,一个体重65千克的健康成年男子,根据其体力劳动强度的不同,每天约需蛋白质75—100克(1.5—2两)。一般成年女子略为少些。

2、人体需要的维生素有哪些?

人体需要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这些维生素对人体代谢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3、饮酒为什么要适量?

饮少许低度酒,如啤酒、果酒等,能刺激胃液分泌,有助消化。同时,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通经活络,对中枢神经起到一点兴奋作用。但饮过量烈性酒,如白酒则会抑制高级神经中枢,轻者胡言乱语,重者昏迷不醒,对人体危害很大。

饮酒也要有学问。首先,少饮或不饮烈性酒,以饮各种果子酒和啤酒为好。其次,饮酒时,要慢慢饮,要有节制,不可猛喝,喝酒前,最好先吃点东西,空腹饮酒易醉。必须注意,有肝脏病、高血压、胃溃疡及糖尿病的人应忌酒。

4、为什么要吃碘盐?

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是通过饮食来获得碘的。当饮食中的碘不能满足人体需要时,特别是在青春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就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民间管它叫“大脖子病”。严重缺碘的孕妇,所生的下一代会发生“呆小病”(又叫“克汀病”),患儿生长迟缓、发育不全、智力不全、聋哑痴呆。

防止出现碘缺乏病和克汀病发生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在食盐中加碘,从而有效地控

制碘缺乏病,并使不再出现新的病人。

5、为什么发芽土豆食用后会使人中毒?

土豆里含有一种有毒物质,叫龙葵素。当土豆发芽、皮肉变青绿时,龙葵素含量就会急剧增多,并主要集中在土豆发芽和青绿的皮、肉部分,能溶解红血球并使人中毒。龙葵素遇酸和高温时可部分破坏,加醋烧熟食用,可以防止食物中毒。最好切除发芽部分,再烹食。

6、睡眠应注意哪些卫生问题?

睡前要洗脸、洗脚、刷牙;要有安静的环境,保持卧室空气新鲜、流通;不要蒙头睡觉;注意睡眠姿势;要经常洗、晒被褥。

7、赌博对健康有什么危害?

俗话说:“十赌九病,久赌成疾”。赌博本身是一种刺激,常常一赢一输便上了瘾。赌博时,其神经高度紧张,可以引起体内的一系列变化,如激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心跳加速,长期下去,对人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害的。

一旦赌博上了瘾,常常是夜以继日,甚至通宵达旦地赌,这样就打乱了人的正常生物节律。所以,经常赌博的人常常萎靡不振。久而久之,容易发生神经衰弱或其他身心疾病。大脑极度紧张,时间久了就出现头昏眼花、肢体麻木、反应迟钝,睡眠、食欲不好等症状,医学上叫“赌博综合症”。长时间的食欲不好,进食减少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及其他疾病。

赌博者久坐不动,臀部肌肉长时间受到挤压可出现腰酸背痛,又可引起下肢血液循环

不通畅,容易诱发或加重痔疮发作。凡赌博就必有输赢,赢者欣喜若狂,输者产生愤怒、想翻本的情绪和心理。一输再输,债台高筑,就会铤而走险,打架斗殴,偷盗抢劫,走上犯罪的道路。

因此,赌博与其说是赌徒用钱财作输赢,倒不如说是在拿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作赌注。它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思想,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有百害无一利。

8、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少岁?

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25—28岁。

9、小儿预防接种分别在什么时间?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①,一月龄乙肝疫苗②,二月龄脊灰疫苗①,三月龄脊灰疫苗②,百白破三联①,四月龄脊灰疫苗③,百白破三联②,五月龄百白破三联③,六月龄乙肝疫苗③,A群流脑疫苗,八月龄麻疹疫苗;1.5-2岁麻疹疫苗、百白破三联、乙脑疫苗;3岁A+C流脑疫苗;4岁脊灰疫苗;6岁白破二联,A群流脑疫苗。

第三章 疾病预防知识

1、如何预防冠心病?

主要是通过控制易感因素,从而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采取措施如下:

①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肥胖和超重。

②保持血压正常。

③参加一定量的体育锻炼,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消耗过多的脂肪,防止肥胖。

④戒烟。

⑤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

2、何谓病毒性肝炎?分哪几型?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传染病。根据病毒类型不同,可分为甲、乙、丙、丁和戌等型,常见的有甲、乙型两种。

3、性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性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不洁性接触。也有通过其他途径感染性病的,如接触病人的衣物、浴盆,或使用被感染的血液及其制品、未消毒的针头、注射器等。

4、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很多。①呼吸道传播:带毒鼠的排泄物污染尘埃后,通过呼吸道传播;②消化道传播:进食被带毒老鼠排泄污染的食物可经消化道传播;③直接性传播:被老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鼠的血液和排泄物导致感染的接触性传播;④母婴及虫媒传播:经胎盘传播和由鼠身上的革螨造成的虫媒传播。

5、怎样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多因素引起的,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

(1)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不吸烟,少饮酒,合理营养,经常锻炼。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劳逸结合。

(3)保持心情舒畅,精神开朗。

(4)及早治疗各类炎症以及病毒感染。

第四章 文明健康行为

1、送您一把金钥匙,健康行为提醒您:

少烟多茶,少酒多水,少盐多醋,少油多奶;少肉多菜,少糖多果,少精多粗,少食多嚼;少衣多浴,少药多炼,少车多步,少停多动;少言多行,少烦多眠,少欲多施,少怒多笑。

2、个体健康行为:

(1)饭前便后洗手,一人一巾。(2)每天早晚刷牙,一人一刷。(3)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4)服装整洁。(5)勤晒被褥。(6)讲卫生、讲公德,如不乱扔乱倒、不随地吐痰等。(7)不吸烟、不酗酒。(8)每天进行一次锻炼。(9)按时让孩子参加计划免疫。(10)主动学习卫生知识。(11)三管六不:管口(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管手(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管脚(不践踏草坪、不乱穿公路)。

3、群体健康行为:

(1)室内整洁,无蚊、蝇、老鼠、蟑螂等。(2)室内无异味、空气新鲜。(3)办公室内有禁止吸烟标志或劝阻吸烟的宣传品。(4)厨房灶具干净、碗筷干净、生熟食品分开。(5)厨房通风良好。(6)厕所无臭、无蝇、便池无尿碱。(7)厕所地面、门窗、墙壁、灯具、洗手盆池整洁。(8)阳台封闭规范。(9)遵守交通规则、避免意外事故。(10)积极组织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

4、如何自觉维护城市环境卫生?

一是不随地吐痰;二是不乱扔杂物;三是杜绝影响城市观瞻的行为;四是注意环境保护。

第五章 卫生知识应知应会30题

农村居民卫生知识应知应会30题

1、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在正常情况下,成人的体温是36-37℃.

2、 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不吃病死禽兽肉。

(2)不吃腐烂变质食物。

(3)不吃被农药污染的食品。

(4)不吃发芽的土豆。

(5)切熟食前要洗净刀案,或切生熟的刀案要分开。

3、吃盐过多对健康有什么影响?成人每天适宜的食盐量是多少?

吃盐过多易引起高血压、心脏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 ,还可以使心脏病的病情加重。成人每天适宜食盐5克以下。

4、厕所、粪便应离开水源多远?

30米以外。

5、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高温堆肥和发酵。

6、饲养家禽家畜怎样才能符合卫生要求?

(1)圈养。(2)畜圈与住房、水源保持一定距离。

(3)勤除圈、垫圈。(4)病禽畜要隔离或宰杀。

7、为什么不要随地大小便?

(1)污染环境及水源。(2)造成苍蝇生长繁殖的条件。

(3)易造成疾病传播。(4)伤风败俗。

8、随地吐痰有什么坏处?

痰液里的细菌和病毒会随尘土飞扬,传播疾病,污染环境。

9、酗酒有什么害处?

(1)酒精中毒。(2)醉酒易发生意外伤害。(3)诱发胃炎、肝炎、肝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等。

10、“四害”指什么?“四害”能传播什么疾病?

“四害”指老鼠、蚊子、苍蝇、蟑螂。苍蝇、蟑螂能传播消化道疾病(痢疾、伤寒、肠炎、肝炎等)。蚊子能传播乙脑和疟病。老鼠能传播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

11、灭鼠的方法有哪些?

(1)堵洞。(2)放鼠夹和其他灭鼠工具。(3)投鼠药。

12、计划免疫(预防注射)可预防哪些疾病?

百日破混合制剂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糖丸可预防小儿麻痹;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新生儿乙肝疫苗可预防乙肝;乙脑疫苗可预防乙脑;流脑

疫苗可预防流脑。

13、个人应养成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

①勤剪指甲。②及时理发,勤洗澡。③每天洗脸,一人一巾。④每天刷牙,一人一刷。⑤不喝生水。⑥不吃不洁食物。⑦不随地吐痰。⑧不随地大小便。⑨不吸烟。⑩不酗酒。

14、怎样预防小儿佝偻病?

①母乳喂养;②及时添加辅食;③多晒太阳。

15、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好处?

①母乳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吸收、温度适宜。②母乳含有抗体,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③经济、方便、清洁。

16、为什么要作产前检查?

为了及时了解母亲的身体状态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胎位是否正常,羊水多少,早期发现和治疗妇女在怀孕期间的一些疾病,保护母婴健康。

17、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饮食治疗原则是什么?

(1)限制脂肪摄入量。(2)增加碳水化合物。

(3)增加蛋白质。(4)减轻体重。

18、怎样预防细菌性痢疾?

①消灭苍蝇。②饭前便后要洗手。③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④不吃不洁食物。⑤不用病人的食具,不吃病人吃剩的食物。⑥粪便要无害化处理。

19、怎样预防农药中毒?

①妥善保管农药,避免误食。②安全使用农药(喷洒时戴口罩,穿工作服,不迎风喷洒农药等)。③不使用装过农药的容器装食物。④食用农药喷洒过的蔬菜瓜果要洗净。

20、怎样预防病毒性肝炎?

①注意饮食、饮水卫生。②不吃不洁食品。③饭前便后要洗手。④消灭苍蝇。⑤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甲肝疫苗。

21、怎样预防高血压?

①不吃高盐饮食。②不吸烟、少饮酒。③坚持体育锻炼。④保持情绪稳定,保证足够的睡眠。

22、共用洗脸毛巾有什么害处?

容易相互传染疾病(如沙眼、红眼病、皮肤病等)。

23、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

预防肠道传染病(如痢疾、肝炎、伤寒等)和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等)。

24、为什么要晒被褥?

可以杀菌,还可以使棉絮膨松保暖。

25、吸烟对健康有什么害处?

烟中含有有害物质,易引起气管炎、肺癌等。

26、手足口病个人怎样预防?

①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②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③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④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⑤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27、狗咬伤后怎么办?

①及时到卫生院或医院治疗。②注射狂犬病疫苗。

28、典型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通常说的“三多一少”,即多吃、多喝、多尿及体重减少。

29、我国营养学会提出膳食指南中的合理膳食原则是什么?

(1)食物要多样。(2)食盐要限量。(3)饥饱要适当。

(4)甜食要少吃。(5)油脂要适量。(6)饮酒要节制。

(7)粗细要搭配。(8)三餐要合理。

30、家庭卫生应达到哪些要求?

①居室整洁通风好。②卧具干净勤洗晒。③碗筷灶具干净,生熟食具分开。④家庭成员有良好的卫生习惯。⑤无四害。⑥讲究饮食卫生。⑦家庭主要成员懂得卫生防病知识。⑧家禽畜圈养,禽畜舍干净。⑨柴草、粪土、煤堆整齐,庭院清洁。⑩厕所符合卫生要求。

小学生卫生知识应知应会30题

1、小学生应养成哪些个人卫生习惯?(至少回答5条)

①早晚洗脸;②早晚刷牙;③饭前便后要洗手;④睡前洗脚;⑤勤洗头;⑥勤洗澡;⑦勤剪指甲;⑧生吃瓜果要洗净;⑨不喝生水;⑩不躺着看书。

2、什么情况下应洗手?(至少回答3条)

①饭前便后应洗手;②吃东西前应洗手;③劳动(干活)后应洗手;④玩游戏后应洗

手;⑤触摸脏东西后应洗手;⑥触摸传染病人的东西后应洗手;⑦到公共场所回来后应洗手;⑧拿碗筷前应洗手。

3、书写、阅读时,眼和书本的距离应是多少?

30-35厘米或一尺左右。

4、为什么要及时理发和经常洗头?

理发和洗头能够清除头发和头皮上的污垢、头屑、病菌,预防头癣、皮肤病,防止生头虱。

5、为什么不能喝生水?

生水中含有细菌、虫卵,可引起肠道传染病(肠炎、痢疾、伤寒等)和肠道寄生虫病(蛔虫病等)。

6、为什么不能吃腐败变质食物?

腐败变质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和毒素,吃后会发生食物中毒、肠炎、痢疾,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7、挑食和偏食有什么害处?

挑食和偏食会造成营养素的缺乏,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

8、为什么饭后不宜马上进行剧烈活动?

刚吃过饭,胃里充满了食物,剧烈运动后影响胃肠正常消化,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时间久了还可引起消化不良和胃病。

9、看书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姿势正确,光线适宜,眼与书本保持一尺左右距离,时间不可过久,走路乘车时不看书。

10、做眼保健操有什么好处?

消除眼睛疲劳,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眼。

11、每天应该刷几次牙?什么时间刷?

每天应该刷两次牙,早晚各一次。

12、怎样保护牙齿?

①吃东西后漱口;②早晚刷牙;③不咬过硬东西;④不吃过冷过热的东西;⑤睡前不吃东西;⑥患牙病及时治疗。

13、为什么不能咬笔头和手指?

①笔头、手指不干净(有细菌、虫卵、尘土等),可引起疾病;②影响牙齿和手指发育。

14、怎样预防农药中毒?

①不玩盛过农药的药瓶、口袋和农药喷雾器;②避免口腔、鼻腔吸入农药;③防止农药沾染皮肤,如果皮肤沾染农药要及时冲洗净;④瓜果蔬菜要洗净。

15、为什么不能随意挖耳朵?

挖耳朵是一种不卫生的习惯,易损伤外耳道,引起发炎或长疖子;还可能损伤耳膜,引起中耳炎,使听力下降,甚至造成耳聋。

16、怎样预防蛔虫病?

①饭前便后洗手;②不喝生水;③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④不咬手指及笔头。

17、怎样预防沙眼?

①每人一条洗脸毛巾;②不用脏手揉眼睛;③保持手帕、毛巾、脸盆清洁;④有条件的最好每人一个专用脸盆。

18、随地吐痰有什么害处?

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行为。痰液中含有病菌,随地吐痰会污染环境,传播疾病。

19、\"四害\"指的是什么?

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20、被狗咬伤后怎么办?

立即去医院或卫生院治疗,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21、小学生每天应至少保持多长时间的睡眠?

10小时。

22、苍蝇、蚊子能传播什么病?

苍蝇传播肠炎、痢疾、伤寒。蚊子传播乙脑、疟疾。

23、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甲型肝炎主要是通过病人粪便污染水源、食物传播。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

24、为什么不能随地大小便?

①污染环境;②传播疾病;③不文明。

25、为什么刷牙时要每人一把牙刷?

防止互相传染疾病。

26、怎样预防感冒?

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②经常开窗通风换气;③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④不去病家串门;⑤感冒流行时不去公共场所。

27、家里有了肝炎病人怎么办?

①及时治疗;②隔离消毒(用开水煮病人用过的碗筷、毛巾、衣物,用消毒剂擦拭病人用过的家具等);③接触病人后要洗手;④不吃病人吃剩的东西。

28、怎样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

①每天扫地,扫地前先洒水;②常擦桌椅和门窗;③不乱扔纸屑果皮;④不随地吐痰;⑤桌椅摆放整齐;⑥注意通风换气。

29、维护公共卫生应做到哪些?

①清扫室内外环境;②不随地吐痰;③不乱丢纸屑果皮;④不随地大小便;⑤不在墙壁桌椅上乱画。

30、吸烟有什么害处?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能损害呼吸系统,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癌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