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培养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
作者:卢毅
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10期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本文基于思维培养来具体分析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情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关键词:思维培养;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 0引言
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关注重点,英语作为核心素养的关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得体出也明确了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注重强调了英语课程要从语法和词汇的教学中释放出来,将课程核心任务聚焦在指导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情,与英语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将自身的语言学习和知识增长以及表达能力融为一体。如何才能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始终,写作是一项高阶思维活动,高质量完成课本上的任务,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的快速提升。因此,要想高质量完成一个单元话题的思维能力培养,教师必须要潜心研究如何有效地设计任务板块教学,培养高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1.思维活动的设计 1.1激发低阶思维
语言活动的任何成果都离不开从语言输入到知识技能的内化进而迁移运用的过程,任务前的铺垫以及完成任务的过程往往比获得成果更重要。因此,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了以低阶思维为開端,通过热身活动引入新知识这一环节。由少到多、由易到难,逐步加大难度,与学生展开对话,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熟悉掌握本单元所学的重点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也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扫除语言障碍,为语言的输出做好铺垫。语言知识不能只靠教师简单的传授,而是需要学生在不断的激励和指导下习得。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尝试,参与其中。 1.2小组合作
在日常教学中,为了便于管理,教师经常把班里的学生按其学习成绩均衡组合,并基于其不同的性格特征,分成多个小组,每组的整体水平相当,每组均由组长负责。在平时的学习与活动中组内可以互助学习,而组与组之间却形成了较为平等的竞争关系,在竞争中激发思维。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每位组员常常会开动脑筋,使出浑身解数为小组争光,集体荣誉成为学
生学习的动力。教师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使思维在激烈的碰撞中产生火花。 1.3创设情境
学生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基础。因此情境的设置,目的在于使学生运用自己已学的词句,由浅入深,在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的基础上,串联语段形成完整语篇的表达,培养学生在看待问题时,能够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串联式完成语篇。在完成语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让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在组织语言时得到加强和完善。 2.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创新 2.1迁移创新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身情况,重点描述自己的运动爱好及明星。在环节设置上,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迁移创新,从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独创性。打个比方,教师可以先让一名学生用第一人称完成自述,然后让另一名学生用第三者的口吻复述以上内容。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口述内容,当堂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能正确地自述,并能在转述他人时在方式、人称上灵活同人称的句式需要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且是由口语表述到书面呈现,让学生来不得半点马虎,词汇的使用必须非常精确。很明显,这一环节的设置,也让教师对学情有了较为真实的了解。因为初学者对一般现在时使用中的难点,即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是最容易混淆或遗漏的,这也可以说是初学者的硬伤。在这一环节的训练中,多位学生成文时的口误不经意间自行暴露,但在教师多次提供的纠错机会或在组员的提醒下得以更正。这样,在写作的过程中,这些问题自然而然会引起大家的注意,一般学生都能自行改正并完善。每位学生口述的语篇,也由不熟练、不完整,到一气呵成、自然成文,学生的思维与写作能力达到了理想的高度,从而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一效果的取得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2.2 拓展思维空间
课程标准提倡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开展英语实践活动,培养思维能力,提升核心素养。学生对新学习的知识需要在新的情境下迁移与创新,因此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做一份手抄报。首先向学生介绍活动的流程,即先通过小组讨论,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然后进行资料收集,再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集体制作,最后在班上进行小组之间的评比。接下来,教师将活动的内容要求交代清楚,要求学生用本单元所学词汇、句型、语法介绍自己的体育爱好和最喜欢的一名运动员,并制作成手抄报;报纸版面不小于8开纸;语言通俗易懂、画面鲜活、内容丰富。本次活动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负责确定内容、组织讨论。根据组员特长实行组内分工,组员按照自己的任务利用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
料,供组内挑选讨论。组员根据自己的分工,各负其责,精心设计,统筹规划,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好手抄报。开展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每组挑出最有代表性的两件作品供教师进行展评。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分别给获奖的各组加分。由于手抄报的主题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因此这样的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激发了学生的强烈兴趣,学生的参与热情不言而喻。 3.结语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思维品质的提升,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有意识的培养。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课程理念,通过写作教学的思维训练设计,帮助学生抓住每一个思维环节的锻炼机会,使写作教学过程成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婷.课堂设计理论及其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11期.
[2]周群.从微课视角分析高职英语翻转课堂的设计[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年23期. [3]陈园园.微课在高职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实践[J].文教资料,2019年33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