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韩愈论文2

韩愈论文2

来源:榕意旅游网
韩愈论文(2)

韩愈论文

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 吊屈原亦自吊也。

后回棹长沙,再次咏叹:静思屈原沉,远忆贾谊贬。 椒兰争妒忌,绛灌共谗诌。 谁令悲生肠,坐使泪盈脸。 郡城朝解缆,江岸暮依村。 二女竹上泪,孤臣水底魂。

并写了《感春》、《井》等诗,借凭吊屈原、贾谊,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平。

张署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御史,因直言敢谏,与韩愈同上天旱人饥状,为幸臣所谗,被贬为临武令。

韩愈与张署同行至临武,然后分手自至阳山。

韩愈对张署被谪,寄与深切的同情,迁谪期间韩愈赠、和张署的诗达百首之多,现存13首。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忆昔与君同贬官,夜渡洞庭看斗柄。 岂料生还得一处,引袖拭泪悲且庆。 各肓生死两追随,直置心亲无貌敬。

韩愈与张署同病相怜,视张为知音,经常以诗相互赠答,相互安慰,相互劝勉,迁谪中两人结下深厚友谊。

后张署病逝,韩愈特为之写祭文和墓志铭,赞扬张署方质有气,形貌魁硕,长于文词,守法争议,棘棘不阿。

并说:愈前与君为御史被谗,俱为县令南方者也,最为知君。 为失去好友和知己深感哀伤。

监察御史裴度于元和初上密疏论权幸干政事,语切忤旨,被贬为河南府功曹。

河南府属河南道,唐代亦是贬谪官吏之地。

裴度因直言朝弊被谪,韩愈感同身受,寄诗相慰:御史坐言事,作吏府中尘。

遂令河南治,今古无俦伦。 持竿洛水侧,孤坐屡穷辰。 多才自劳苦,无用只因循。 辞免期匪远,行行及山春。

韩愈后与裴度建立深交,荣辱同进退。

韩愈与柳宗元是一对文学上的好友,虽然政治观点有所不同,但能相互理解,韩柳的友情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

元和十四年(819)韩愈被贬潮州,时柳宗元已谪居柳州,有个叫元集虚的道士到桂林,秉桂管经略使裴行立之命,以书及药物前往潮州看望韩愈。

元集虚路过柳州,又受柳宗元之托,与韩愈在赴潮途中相遇。

韩愈写了《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中有吾友柳子厚,其人艺且贤;寄书龙城守(指柳宗元),君骥何时秣句,表达了对老友人品才学的赞赏和厚望,为柳宗元远谪僻地,不能施展抱负而鸣不平,希望他有朝一日能重返长安再作一番事业。

后又写了《答柳柳州食虾蟆》:我弃愁海滨,恒愿眠不觉。 猎较务同俗,全身斯为孝。 哀哉思虑深,未见许回棹。

阐发了同被贬谪的心情及希望柳宗元东山再起的愿望。

不久,柳宗元病逝,韩愈写了《祭柳子厚文》、《柳州罗池庙碑》、《柳子厚墓志铭》等系列纪念文章,极力推祟柳宗元的品节为人和在文学方面的杰出贡

献,称其文章必传于后无疑,颂扬柳宗元为官的政绩及百姓对他的爱戴,寄托对亡友的思念和敬仰。

韩愈为友人鸣不平的迁谪诗还有一些。

韩愈为前贤、为友人鸣不平,固然是身有同感,但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韩愈鸣不平不仅限于自身的遭遇,还是对不公平的现实的一种批判,具有进步意义。

三、作于湖南的迁谪诗

韩愈被贬阳山时,于贞元二十年(804)春进入湖南,经湘水,至郴州西南的九疑山,陪张署到临武,然后独自南行,二月抵达阳山。

永贞元年(805)二月,大赦令下,韩愈量移郴州待命。 夏,离开阳山,住郴3个月。

八月,顺宗即位,大赦天下,韩愈移江陵法曹参军,与张署结伴同行,委舟湘流,往观南岳,经衡阳、潭州、岳阳往江陵,冬初抵江陵。

韩愈贬阳山,两过湖南,在湖南逗留约半年之久。

湖南风景优美,文化内涵特别深厚,这里有我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之一的南岳衡山、有苍茫浩渺的洞庭湖和名胜岳阳楼、有世人理想去处桃花源、有千秋万载为人所崇敬的大诗人屈原投身殉国的湘水、有含冤被谪的少年才子贾谊住的长沙……这里的山光水色对韩愈有特别的吸引力,

他负罪被贬,更有一番感慨,写下30首诗,抒发自己心中不平的情怀。 韩愈初至湖南,经湘水,过屈原所自沉渊,想见其为人,写下《湘中》诗,寄托哀思。

九疑山下张署赋诗:九疑峰畔二江前,恋阙思归Et抵年。 白简趋朝曾并命,苍梧在宦亦联翩。

韩愈答诗日: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心虽悲苦,仍不忘朝廷。

韩愈遇赦,离开阳山到郴州待命3个月,后量移江陵。

此时已不象初赴阳山那样在湖南境内匆匆而过,而有较长时间欣赏湖南的山山水水,况且遇赦量移,罪已减轻,心境自然好些。

韩诗中不少名篇成就于此时。

如《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以与张署答歌的方式,写出迁谪者的悲苦遭遇:洞庭连天九疑高,蚊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槌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坷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棰楚尘埃间。 同时流辈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这首诗不仅写二人被迁谪,而且遇赦后仍被当政者压制不得返京的坎坷遭遇,如泣如诉,料峭悲凉,感动人心。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写南岳的峰奇险怪,峻峭壮观。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抒受压郁愤之苦,正直豪迈之怀,浩然之气,溢于言表。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写作者北赴江陵,在洞庭湖南岸遇暴风雨,阻隔数Et,路绝粮断的凄苦心情: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

苍茫洞庭岸,与于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

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刻画天气、环境和心情极形象逼真。 《岳阳楼别窦司直》展示洞庭湖雄伟壮阔和气吞宇宙之景象,予人以惊天动地之感,意境极为博大: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状。

自古澄不清,环混无归向。 炎风Et搜搅,幽怪多冗长。 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及叙写无辜遭贬,挽转回旋,笔力雄健,胸中郁闷为之一抒:追思南渡时,鱼腹甘所葬。

严程迫风帆,劈箭入高浪。

颠沉在须臾,忠鲠谁复谅?生还真可喜,克己白惩创。 庶从今日后,粗识得与丧。 事多改前好,趣有获新尚。 誓耕十亩田,不取万乘相。

韩愈在湖南作的迁谪诗除以上几首较有名外,还有《杂诗四首》,以蚊蝇喻韦执谊等小人,言其虽得志,但得时能几时?《谴疟鬼》讥刺当权者不修德行,行迹恶劣。

《湘中赠张十一功曹》、《郴口又赠二首》皆写与张署在湘中泛舟赴江陵之所见所思。

《潭州泊船呈诸公》、《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晚泊江口》再写悲屈原之志,悼屈原之不幸。

《永贞行》抨击王叔文、韩泰等,但对在革新失败后被贬谪的柳宗元、刘禹锡却寄予深切的同情。

韩愈幼时随长兄韩会贬谪韶州,对谪地的痛苦深有体会。

后仕途受挫,两次迁谪岭外,忠言获罪,心中充满了愤懑和怨恨。 因此,他的迁谪诗反复阐述自己仕途失意,不断地发泄个人的牢骚,甚至回到长安后,还时不时提起被谪之事。

但韩愈的迁谪诗反映的怨恨消极情绪只是一部分,和此交织在一起的是反映谪地及途中的山光水色,所见所闻的民间疾苦,揭露中唐以后的政治黑暗,从思想内容来看,总体是健康的。

他的迁谪诗比他刻意雕琢、卖弄渊博的应景、应酬诗来得通畅浅白,感情真挚,较少险峻怪僻之弊,是韩愈纵恣豪放、浑茫雄博诗风的代表,因此迁谪诗既是韩诗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韩诗的精华所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