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被膏 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模式 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孙华君 (烟台汽车工业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5500)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针对高职会计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改革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谈谈教学体会.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手段 高职会计教育作为会计教育的一种新的层次类型,其人才 注重理论知识,也要注重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有必要为 培养目标已在整个高职会计教育界形成共识,这就需要从事高 学生提供一个高度仿真性的模拟情景和背景资料,组织案例分 职会计教育的教工作者打破传统的会计教育教学模式,以会计 析与讨论并亲自进行全环节的模拟操作。从凭证的填制、审核、 职业能力所需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来组织教育教学,主动从教育 汇总、装订、登账、编制报表,依次完成整个会计核算程序,再根 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转 据实践操作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在学生模拟实验过程中,教 变和创新。因此,尝试结合教学实践,探索高职会计教育模式和 师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生的模拟资料为案例,将其展示出 教学手段改革的问题。以教学方式的创新,创立学生参与、能力 来,让学生对自己操作的结果找出问题,这比教师单纯地指出 主导的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一点看法和体会。 问题更能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得到实际训练, 一、根据课程类型,科学实行分类教学 有利于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使学生毕业后就基本能顶岗工作。 对于专业主干课(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 在这里重点谈到的是在高职会计教育中应重视加强会计 理等),可实行大课时、能力主导、理论教学与实训双元强化;对 案例教学,以期提高高职会计专业的职业分析判断能力。案例 于选修课和部分基本素质课,可采用“自学辅导式”教学方式, 教学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剖析具体会计案例,帮助学生熟悉各种 实行由发给教学大纲、教师精要辅导、学生自学、考前答疑、参 实际问题,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选择这种实践 加统考等五个环节构成的“自学辅导”教学方式;对于外语、计 教学方法要根据课程内容特点,比如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 算机等课程,可采用“强化训练式”教学方式,尽可能地减少课 学等课程,有较多典型的实务案例资料,配合案例分析更容易 堂讲授的比重,采用以强化训练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根据目 帮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通常采用引入引导案例, 标需要,实行“双元目标、分流教学”:对于专业基础课和部分文 课堂讨论案例,课后分析案例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思维从理论 化素质课。可采用“精讲实践式’墩学方式,教师精讲,保证学生 转向实际,增强感性认识,讨论时充分发挥创新意识,提出解决 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实践。 问题的见解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 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积极构建互动式课堂 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的学习兴趣。再经教师对学生 高职会计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彻底转变以“教师、课 分析结论给出恰如其分的评判,联系案例的背景讨论采用这些 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维,积极构建和实践“主动探究 办法的结果,点出案例重点反映的问题所在,不断积累经验,提 式”、“课题开放式”、“质疑批判式”等新型教学模式,营造师生 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职业分析判断能力。 互动良性课堂生态平衡:视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强调教学 三、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系统培养实务操作技能 最佳境界是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发现中学会发现, 1.建立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是指在会计模拟 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尊重学 实验室(包括手工实验室、电算化实验室),选取仿真或企业实 生个性差异,激励学生不断探索会计专业问题,在课堂教学中 际业务资料,按实务工作的流程和要求,让学生进行实际动手 真正落实职业判断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构建互动式课堂的 操作的教学形式。可分为三个实验阶段:(1)手工实验阶段:除 指导思想是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在教学方法的整体结构上强 穿插在理论教学当中的章节实验项目外,可配合各门理论课程 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可 之后开设基础会计实验、财务会计实验、成本会计实验、纳税申 采用启发式提问、研讨式、案例分析、模拟实验、情景式教学、信 报等集中的阶段实验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实验资料 息分析等教学方法。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和专业,必须注 的认真思考、分析,学生可以使用会计工作模拟器材,对科目的 重应用能力、运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注重模拟、实训、实 设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纳税申 践等环节的教学,培养好用、顶用、耐用的,面向一线的兼用型 报、编织报表等会计循环环节的工作都动手实际操作,在操作 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特色决定了在教学环节中既要 过程中体会、归纳手工会计工作的特点。(2)电算化实验阶段: 222企业导报2011年1月(下) ..-职业教育 课堂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屈小静 (孝感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摘要】从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重视学生质疑三方面入手探讨课堂氛围对大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的意义,通过案例式的教学方法、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沙龙式的教学方法及进行团队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探讨课堂教学方 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应用. 【关键词】课堂氛围;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突 堂,改变观念,重新理顺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这样教师才能更好 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为目标,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 的利用好课堂,真正做到在传播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实现学 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课 一、从课堂氛围入手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堂教学抓起,因为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只有从现代教 (一)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育教学的理念来理解课堂,才能更好的通过课堂培养大学生的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是学 创新能力。学者们指出“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 科教学非常重要的职能,但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培养大学 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是引导 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大学生 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 的这个年龄阶段可塑性强,教师需要从传统的局限于课堂传授 知识的空间场所。,,所以只有在现代教学理念中重新认识了课 知识的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 对高职层次会计专业学生的要求就是在把握会计手工工作流 需要,实现知识技能与具体岗位的对接。 . 程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常用的会计软件进行各模块的操作与 3.尝试培养订单式技能型人才。在社会用人单位提出对 维护,利用电算化技术,处理企业的日常会计业务。通常于第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用人需要情况下,高职会计教育也可尝试 四、第五学期,开设一至两门的电算化课程,不仅介绍会计电算 “订单式’ 才培养模式。在分析用人单位行业特点、业务特殊 化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上机操作,掌握企业通用的 性、所需会计相关岗位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之后,确定订单 财务软件的实务操作处理。(3)综合实验阶段:通常安排在最后 式高职会计人才的具体培养目标,学校对着兴趣意向选择该培 一个学期。搜集整理一套企业完整、真实的日常业务资料;营造 养模式的学生,除了大专层次会计专业必需的理论、技能知识 一个立体交互的“社会”氛围,设置包括银行、税务、保险、业务 外,还应以该岗位基本理论、必须能力需求为出发点,聘请专业 单位等与企业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外部环境:由若干名学生组成 技能能手参与订单式人才的培养工作,指导实践与操作,强化 一个职责分工明确的企业财务部门,按岗位分工,各司其职,强 岗位操作技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即完成具体岗位的岗前培 调互相监督,互相协调配合;进行手工与电算化双轨的综合业 训,上岗后直接上手,操作到位。 务处理。各岗位定期轮换,以达到全面实践的目的。通过综合实 四、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建设,不断推动教学改革 验阶段的训练,可以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举办高职会计职业教育,经常会遇到实力和条件不具备的 2.进行校企合作,实现技能与岗位零对接。高职会计人才 时候。当资源不足时,可通过网络、计算机等手段把优质的资源 的培养必须打破企业不直接参与职业教育的局面,打破以学校 吸收进来,实现双赢策略。用信息化来集聚无限的知识,来改变 为中心的封闭技能训练模式,争取校企多方合作结合,聘请各 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手段。在理念、培养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 行业理财专家、会计实践工作能手走进课堂,以真实的会计资 多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把国外、国内其他省市的优质 料、实务处理方法,指导学生技能训练,并灌输给学生实际工作 的会计职业教育资源引进来,把他们的特色引进来,从而建立 对职业道德素养方面要求的知识,尽量缩短高职会计教学与职 多渠道的获取式教学方式,建立全方位的“大教学体系”。 业岗位需求的距离。选择不同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建立校外实 参考文献 训基地。定期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观察体会会计实际工作 [1]赵丽生.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C].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的行业特点,充分感受工作中各环节的衔接,各方面关系的处 方案研讨与交流会.2009(5) 理,增加必要的学习就业压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 [2]崔红敏.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和实施[J].唐山 过校企合作的双向努力方式,使学生尽快适应实际会计岗位的 职业学院学报.2009(3) 企业导报2011年1月(下)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