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中国近代经济

来源:榕意旅游网
经济方面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

1.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时间:鸦片战争之后; 原因:外国商品的冲击 2.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1895) 领导人: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原因:a统治危机,b西方科技影响;

成果:1861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第一个官办) 1865上海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官办)

1881李鸿章—开平煤矿(第一个机器开采) 1872上海李鸿章—轮船招商局(近代中国航运业起步)

评价:(1)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口号;(2)对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有一定作用;

(3)对中国早期近代化起到推动作用;(4)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二)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

1.发展历程:

2.(1)产生 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背景:洋务运动和外资企业的影响,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2)初步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背景:

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b.1903年后清政府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c.实业救国热潮; d.群众性爱国运动兴起

(3)黄金 时间:民国建立—抗战之前 原因:

a.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 b.政府施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c.提倡国货;

d.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入减少,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主要原因); e.反帝爱国斗争;

f.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表现:轻工业迅速发展,化学工业得到发展

(4)破坏 时间: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

原因:日人对华侵略:a.政策:适地适产主义;b.实质: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战时经济体系之中;

c.目的:经济掠夺,以占养战;

d.表现:军事管理,夺取物资,物资管制,垄断金融和海外贸易,掠夺劳动力 3.民族资本主义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软弱性、妥协性) 4.三座大山:外国资本,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5.启示:要想实现民族工业发展,首先要实现国家独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